-
王浙东
-

-

- 所属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岩

- 作品数:104被引量:2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癫痫 儿童 患儿血清 疗效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 汤继宏

- 作品数:172被引量:4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癫痫 文献复习 海人酸 脑出血
- 陈旭勤

- 作品数:58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癫痫 电点燃 B7-H3 脑膜炎
- 倪宏

- 作品数:130被引量:257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惊厥 反复惊厥 发育期 干预作用 脑损伤
- 顾琴

- 作品数:89被引量:221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海人酸 孤独症谱系障碍 脑性瘫痪 孤独症谱系
- 家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疗效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疗效影响。方法对首次来院就诊前320例患儿在家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来院就诊后62例患儿仍坚持在家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来院就诊前未进行家庭康复的总有效率为22%,来院就诊前自行家庭康复的总有效率为48.5%,与来院就诊后仍坚持在家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80.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掌握正确规范训练方法的家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简单而又经济有效的方法。
- 顾琴王浙东李岩汤继宏金建华胡斯明
- 关键词:脑性瘫痪家庭康复运动发育指数康复疗效
- 杏仁基底外侧核电点燃癫痫模型的制作及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为了探讨杏仁基底外侧核电点燃癫痫模型的制作及意义,我们把双极电极插入大鼠左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给予慢性电刺激使大鼠达到点燃状态,观察其发作过程、行为改变并记录脑电图.结果发现29只接受刺激的大鼠,达到点燃的有24只,8.29±5.31次刺激出现5级痫样发作,10.87±3.44次刺激达到点燃,没有因抽搐发作而致死的点燃大鼠.脑电图记录到后发放时程在32.05~51.65 s之间.行为观察发现点燃大鼠比对照组易激惹.说明杏仁基底外侧核电点燃大鼠癫痫模型便于从行为、脑电图等多方面进行观察,是研究人类癫痫机制、药物治疗和预防的良好工具.
- 包关水王浙东陈旭勤华颖印其章龚珊
- 关键词:脑电图癫痫病理模型
- 遗传算法优化真菌深层培养过程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提出一种简易的真菌深层培养过程网络模型。输入变量为可在线测量的排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网络权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训练。所获神经网络模型能准确预测培养过程的状态变量(生物量浓度,产物浓度等)。研究表明遗传算法训练此类神经网络系统是可行的。
- 汤忠鎏王浙东
- 关键词: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 发作期SPECT显像对小儿癫痫病灶定位的价值
- 2006年
- 目的评价发作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小儿癫痫灶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4例已行发作间期SPECT检查的癫痫患儿行发作期SPECT检查,并与脑电图(EEG)和核磁共振(MRI)检查结果比较。结果发作期SPECT、发作间期EEG和MRI的异常率分别为91.67%、70.83%和33.33%;发作期高灌注状态病例中以局部和单侧邻近区域性病灶为主(81.82%);EEG与发作期高灌注部位相符达87.5%,但EEG定位范围广泛,常超出高灌注区。结论发作期SPECT脑血流高灌注显像是诊断小儿癫痫病灶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其对致痫灶定位价值大于MRI和EEG,若与发作间期SPECT结合分析,更可提高癫痫定位的特异性。
- 汤继宏王浙东吴锦昌石怡珍
- 关键词:癫痫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儿童
- 遗传算法在医学判别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0年
- 将 2 0例冠心病患者与 2 0名正常人的样本数据 ,运用遗传算法 (GA)建立了线性判别函数 ,并与Fisher判别分析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GA比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 。
- 汤忠鎏王浙东
- 关键词:遗传算法冠心病
- B7同源体3上调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小鼠NSE和S100bmRNA的表达
- 2014年
- 目的探讨B7同源体3(B7H3)对肺炎链球菌(SP)脑膜炎引起的脑损伤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侧脑室注射建立SP脑膜炎动物模型,48只实验动物被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ON组),B7H3蛋白组(B7H3组),SP组,SP+B7H3组。术后18、48、72h,小鼠被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麻醉后颈椎脱臼处死,冰上断头取脑,制备脑组织匀浆,运用实时-PCR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mRNA的表达。结果 B7H3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与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明显低于CON组(P<0.05);SP+B7H3组较SP组更进一步降低(P<0.05)。B7H3组和CON组的NSE、S100b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SP组NSE、S100b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CON组(P<0.05);SP+B7H3组NSE、S100bmRNA相对表达量与SP组比较,各时间点更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B7H3在SP诱导的小鼠脑膜炎中,上调NSE、S100b的基因表达,促进了脑膜炎病情的进展。
- 王延平陈旭勤王浙东张兵兵傅丰庆李岩
- 关键词:肺炎球菌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血催乳素水平变化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测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血中催乳素(PRL)水平,探讨其在ADHD儿童血浆中的变化。方法32例ADHD儿童中混合型(ADHD!C)19例,注意缺陷型(ADHD!I)9例,多动-冲动型(ADHD!HI)4例,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PRL水平,并与1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DHD组PR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3个不同亚型组间PRL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DHD儿童PRL水平降低,提示PRL可能参与ADHD发病,但与ADHD不同亚型无关。
- 范丽萍陆海萍王浙东张学兰
-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催乳素化学发光法
- 纳络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神经肽Y和β-内啡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4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及纳络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4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18例),纳络酮治疗组(16例),以14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纳络酮治疗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络酮治疗,连用3天。HIE患儿组治疗前、治疗3d后各采血收集标本一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PY、β-EP。结果①HIE患儿血浆NPY、β-EP水平为(174.23±18.31)ng/L、(123.36±16.42)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7.19±12.95)ng/L、(63.27±12.65)ng/L(P<0.01)。HIE急性期NPY与β-EP呈正相关(r=0.347,P<0.05)。②HIE常规组、纳络酮组治疗3d后血浆NPY、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HIE纳络酮组NPY、β-E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NPY、β-EP共同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在HIE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纳络酮能显著降低NPY、β-EP水平,减轻脑损伤。
- 周辉王浙东钱镜秋张金莲徐杰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Β-内啡肽纳络酮
- 实验性癫痫发作后早期血清NSE、S-100β、MBP的变化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在癫痫(EP)大鼠痫性发作后各时间点血液中的动态变化,以寻求测定这些生化指标在癫痫诊治中的作用及临床前景。方法海人酸(KA)局部注射雄性大鼠海马部位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在痫性发作后3、6、12、24、48、72h抽取血液,测定血清中NSE、S-100β、MBP含量的变化。结果血清中NSE、S-100β含量在癫痫发作后均逐渐增加,并皆在24h达高峰;MBP在痫样发作后72h达到最高。结论检测血清NSE、S-100β、MBP可为临床癫痫诊治过程中客观评价神经元损伤、神经胶质细胞、神经髓鞘结构损伤程度和预后提供诊断依据。
- 顾琴汤继宏王浙东胡斯明李岩
- 关键词:癫痫S-100Β海人酸
- 托吡酯长期治疗儿童癫癎部分性发作疗效及耐受性的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托吡酯长期治疗儿童癫疒间 部分性发作的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86例癫疒间 部分性发作的患儿给予托吡酯加用或单药治疗 ,起始剂量为 0 5~ 1 0mg/ (kg·d) ,分 2次口服 ,每周增加0 5~ 1 0mg/ (kg·d) ,经过 8周加量期及 18个月稳定期 ,观察其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86例患儿完成加量期后 ,总有效率为 6 1 6 % ,控制率为 37 2 %。稳定期 6、12及 18个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 6 8 6 %、81 9%及86 4 % ,控制率分别为 4 6 5 %、5 9 0 %及 6 0 5 % ,稳定期 12及 18个月时总有效率及控制率与加量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均P <0 0 5 )。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治疗初期 ,为一过性轻~中度嗜睡、厌食等。在稳定期 18个月时仍有 78例 (90 7% )坚持服用托吡酯。结论 托吡酯对儿童癫疒间 部分性发作的长期治疗 。
- 李岩顾琴陈旭勤汤继宏王浙东
- 关键词:托吡酯癫痫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