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
作品数: 77被引量:360H指数:10
  • 所属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新疆 乌鲁木齐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潘存德
作品数:275被引量:1,861H指数:23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核桃 天山云杉 喀纳斯 温185 塔里木河下游
董玉芝
作品数:57被引量:377H指数:11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核桃 白花柽柳 野核桃 渗透胁迫 雪岭云杉
朱小虎
作品数:42被引量:275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核桃 种子萌发 塔里木河下游 间作 休眠
王世伟
作品数:65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核桃 轮台白杏 温185 间作 冬小麦
胡渊
作品数:9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核桃 温185 种子 可溶性糖 种子发育
降尘对阿克苏地区主栽果树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讨长期叶面降尘对阿克苏地区主栽果树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于6—8月以苹果(Malus pumila)、核桃(Juglans regia)、枣(Ziziphus jujube)3种果树为试验材料,分别选择自然状态下接受降尘影响的样树5株为降尘处理,以每7 d用清水冲洗一次叶片的样树5株为对照处理,对比分析叶片滞尘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果树叶片滞尘能力为苹果>枣>核桃。3种果树降尘处理植株的叶片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植株,胞间CO_(2)浓度(C_(i))则显著(P<0.05)高于对照植株,并且降尘处理时间越久,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越大。此外,3种果树降尘处理植株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低于对照植株,最小荧光(F_(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P<0.05)高于对照植株。3种果树滞尘量与叶片P_(n)、Chl、F_(v)/F_(m)之间呈显著(P<0.05)负相关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降尘处理下限制3种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因素。降尘使果树叶片PSⅡ反应中心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或可逆性失活,降低了果树叶片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研究结果可为阿克苏地区主栽果树的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孙守霞陈虹吕威朴涵琪周光辉王贺松张述斌郝金莲
关键词:降尘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
转金属硫蛋白基因(MT_1)烟草抗Cd^(2+)胁迫的生理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将柽柳(Tamarixsp.)金属硫蛋白基因(MT1,GenBank登录号:AB298390)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取代花椰菜病毒35S启动子下游的gus基因,利用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MT1导入烟草(Nicotiana tobacum)基因组。对具有卡那霉素抗性,且经PCR-Southern检测和Northern杂交表现阳性的转基因株系进行抗Cd2+分析表明,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过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抗Cd2+能力,在含200μmol L-1和400μmol L-1Cd2+的MS培养基上,转基因植株的株高和鲜重均明显优于非转基因株系;在生理性状上表现为转基因植株MDA含量及POD活性明显低于非转基因株系,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比非转基因株系明显增加。
姜廷波陈虹唐鑫华丁宝建王玉成李凤娟李绍臣
关键词:烟草柽柳金属硫蛋白镉离子
赤霉素对灰枣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坐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以灰枣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灰枣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对灰枣叶片光合特性及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g/L赤霉素处理可明显提高冬枣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除20 mg/L赤霉素处理外,10、30 mg/L赤霉素处理均减弱了“光合午休”现象;20 mg/L赤霉素处理极显著提高了灰枣坐果率,与对照相比提高6.04百分点左右。综合来看,盛花期喷施20 mg/L赤霉素有助于提高灰枣光合作用和坐果率。
宋亚伟陈虹胡安鸿龙建春
关键词:灰枣盛花期赤霉素坐果率
核桃种子油体发育及不同品种种子子叶油体特征差异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核桃品种种子油体发育过程,分析其成熟期子叶油体特征,旨在寻找核桃种子油体合成的起始时间及发生位置,了解不同品种种子在子叶油体特征上的差异及其与含油率间的关系,加深对新疆早实核桃品种种子细胞超微结构的认识。【方法】以新疆早实核桃品种‘温185’和‘新新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索式脂肪测定仪检测核桃种子脂肪含量,并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种子发育进程中细胞器的发育消解及油体发育过程。【结果】花后30 d,核桃种子胚中开始存在单独的细胞,各细胞壁之间界限清晰;单独细胞中开始形成各种细胞器。花后50 d,细胞内的细胞器更为丰富,同时内质网数量不断增多,且以条状为主。花后60d,内质网两端开始膨胀增厚,零星出现油体,随后种子胚中的油体数量不断增加直至成熟。细胞中的内质网数量于花后90 d开始减少,其余各种细胞器于花后110 d开始消解。花后120 d,细胞被油体和蛋白体填满。子叶细胞中的油体积累滞后于胚中的油体积累,花后60 d才开始形成单独细胞且细胞内已出现各种细胞器,同时子叶细胞中的内质网已开始膨胀增厚。至花后80 d,内质网才开始分泌小泡,形成油体,晚于胚20 d。成熟期核桃种子子叶细胞完全被油体和少量蛋白体充实,油体呈椭球体或不规则多面体,较少为球体,且油体个体间的形态与大小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种子含油率相对较高的‘温185’子叶贮藏细胞内油体数量较种子含油率相对较低的‘新新2号’少,但其直径和截面积之和却较大,且在两个品种间分别存在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差异。【结论】核桃种子胚和子叶中的油体主要发生于内质网,在花后60 d开始积累,且子叶中油体的积累滞后于胚,二者不具有同步性。成熟后种子子叶贮藏细胞内油体直径大小和截面积之和是导
陈虹潘存德王蓓肖真真胡渊胡国俊
关键词:核桃种子子叶
不同坐果时间骏枣商品果率和果实品质的比较被引量:1
2019年
为提高枣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以阿克苏骏枣为试验材料,对6月10日(Ⅰ)、6月20日(Ⅱ)、6月30日(Ⅲ)、7月10日(Ⅳ)、7月20日(Ⅴ)5个坐果时间骏枣的商品果率和果实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坐果骏枣的商品果率、外观品质、制干品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品级和商品果率随坐果时间延后逐渐降低,等外果率逐渐上升,各坐果时间按照商品果率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Ⅰ、Ⅱ、Ⅲ、Ⅳ、Ⅴ。随坐果时间延后,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果肉质量逐渐减小,果实干物质量、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制干率逐渐降低。坐果时间Ⅰ和Ⅱ的果实香气浓、色泽好,且果实饱满,品质优于Ⅲ、Ⅳ和Ⅴ。坐果时间Ⅰ和Ⅱ的果实制干品质优于Ⅲ、Ⅳ、Ⅴ。坐果时间Ⅱ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他时期的含量,之后逐渐降低。因此,在生产上采用人工调控措施增加坐果时间Ⅰ期和Ⅱ期果的产量,可提高骏枣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
宋亚伟陈虹胡安鸿
关键词:骏枣坐果期商品果率
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环境解释与自然火干扰被引量:10
2018年
以新疆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未受人为干扰的泰加林火成演替森林群落为对象,基于160个样方及其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和火烈度的调查,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喀纳斯泰加林群落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受环境因子海拔、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温度和火干扰因子火烈度的影响较大;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受海拔、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受环境因子海拔、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和火干扰因子火烈度的影响较大。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除受环境因子海拔、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火干扰因子火烈度的影响较大,草本和乔木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起了决定性作用。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是由以海拔为主的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崔倩潘存德李贵华余戈壁陈虹刘景杨玉萍刘博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环境因子
不同含油率核桃品种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时节动态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含油率核桃(Juglans regia)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种仁粗脂肪、粗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随时节推移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了解其与种仁含油率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核桃种仁油脂合成代谢的认识。【方法】以种仁高含油率核桃品种新丰(J.regia‘Xinfeng’)、温185(J.regia‘Wen185’)和低含油率核桃品种新早丰(J.regia‘Xinzaofeng’)、扎343(J.regia‘Zha 343’)、新新2号(J.regia‘Xinxin2’)为研究对象,采样测定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时节其种仁粗脂肪、粗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种仁中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结果】花后120~150 d,种仁粗脂肪含量在供试的核桃品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后60 d,高含油率品种其种仁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花后120~150 d,显著低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种仁粗蛋白含量在高、低含油率品种之间无规律性差异;花后30~60 d,高含油率品种其种仁中AI和NI活性显著低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花后120~150 d,高含油率品种其种仁中SPS活性显著高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种仁中SS活性在高、低含油率品种之间无规律性差异。【结论】核桃种仁油脂合成既不依赖于种仁前期积累的糖类物质,也不依赖于种仁中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但果实生长发育前期种仁中低活性的AI、NI和后期种仁中高活性的SPS有利于油脂的合成。
张翠芳潘存德陈虹史彦江
关键词:核桃种仁含油率营养物质糖代谢相关酶
‘温185’核桃根施氮磷钾肥的净光合速率效应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检验中等土壤养分条件下‘温185’(Juglans regia‘Wen185’)核桃根施氮(N)、磷(P)、钾(K)肥的净光合速率效应,以期为新疆南疆盆地‘温185’核桃生产园的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试验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温185’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均值(M)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log_(10)M)同N肥的施用量(纯N量)和N肥施用量的自乘(N×N或N2)存在极显著(P<0.001)的线性相关关系,即:log_(10)M=0.724+0.231N-0.084N2+0.153P2。在土壤养分条件处于中等水平(有效P 14.0 mg/kg、速效K 77 mg/kg)的生产园,当N肥施用量(纯N量)小于2.75 kg/株时,对‘温185’核桃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正效应,反之则存在负效应;施用P肥有利于提高‘温185’核桃的净光合速率。
王晓彬潘存德陈虹胡珍珠李星
关键词:核桃钾肥净光合速率
一种野外种子采集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野外种子采集器,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将种子与树叶或杂草隔离的第一滤网,所述平台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风叶,所述平台下方设置有柔性连接装置,所述柔性连接装置下方设置有种子收集仓,所述种子收集仓...
陈虹潘存德王德志赵善超曹定贵
文献传递
核桃种子油脂转化期转录组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索核桃(Juglans regia L.)种子油脂转化时期的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Illumina Hi SeqTM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以新疆早实核桃‘新新2号’(J.regia‘Xinxin2’)品种种子的种仁为材料,对核桃种子油脂转化期3个不同阶段(花后60~70 d,简称G1;花后90~100 d,简称G2;花后120~130 d,简称G3)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结果】组装得到174 545条Unigene,其中G2 vs G1、G3 vs G2和G3 vs G1分别有9 408、8 316、6 398条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和11 916、10 485、5 218条下调表达的差异基因。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3个阶段之间差异基因富集最显著的是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随机挑选8个基因进行荧光定量验证,结果与测序数据一致,表明核桃种子油脂转化期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可信度高。不同时期基因差异表达富集度最高的为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在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上乙酰辅酶A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基因acc A、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基因acc B和生物素羧化酶亚基基因acc C的表达量在G1到G3持续上升,β-酮酰ACP合酶Ⅱ基因fab F、β-酮酰-ACP还原酶基因fab G和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FAB2的表达量在G1到G3也持续上升,并且G2与G1之间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最多。【结论】核桃种子的油脂转化在G2阶段脂肪酸合成最活跃,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与油脂合成有关的accA、accB、accC、fabF、fabG、fabI和FAB2基因均呈上调表达。
杨丽陈虹潘存德尚刘群方淼赵明明
关键词:核桃RNA-SEQ转录组差异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