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作品数: 287被引量:977H指数:14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恒湘
作品数:219被引量:571H指数:11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相合
薛梅
作品数:155被引量:382H指数:10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移植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后
朱玲
作品数:266被引量:87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白血病 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体检人群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丁丽
作品数:99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单倍体相合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纪树荃
作品数:140被引量:27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道培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移植 白血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骨髓移植 移植后
改良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500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改进大鼠肝移植的方法,缩短无肝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总结大鼠原位肝移植经验.方法:正式实验分组:(1)预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2)同期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对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3)术后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4)预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对肝硬化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5)预输注供者凋亡的血液淋巴细胞对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3小组),每小组各10只大鼠.观察手术时间以及大鼠肝移植2d和1wk存活率.结果:在正式实验大鼠肝移植中,供体手术时间30±5min,供肝热缺血时间2±0.5min,袖套准备及肝脏修整时间10±2min,受体手术时间51±10min;无肝期16±4min.冷缺血时间61±5min.正式实验大鼠肝移植2d存活率96.8%(184/190),1wk存活率95.3%(181/190).结论:改进显露方法及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法后,手术简化,同时并发症减少,生存率提高.
刘静陈福陈达丰刘旋杨爱国汪爽孙尔维
关键词: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双袖套法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磁共振成像在细菌性脑脓肿及脓毒性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1)建立并优化一种基于细菌细胞自身的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信号的,新型的,无创的,特异性的“细菌核磁检测技术”,用来有效的区分脑脓肿和脑肿瘤,并监测脑脓肿的细菌对抗生素治疗的反应。(2)研究在小鼠模型中...
刘静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疗效评价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临床中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围手术期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效果观察。结果: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后治愈或好转患者达到90%,较对照组提高2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明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刘静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血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肉苁蓉延缓衰老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5年
刘静
关键词:肉苁蓉抗衰老
骨髓联合外周血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被引量:11
2009年
本研究探讨(G-CSF)动员骨髓加外周血联合进行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iBM+PBSCT)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及疗效。125例白血病患者接受了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供者应用G-CSF5μg/(kg.d),皮下注射,连用7天。实验组(A组)29例患者在供者动员的第7、8天分别接受1次hiBMT+PBSCT移植;对照组(B组)96例仅接受1次单倍体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iBMT)。对两组患者应用相同的免疫抑制剂预防急性GVHD,观察临床的移植效果。结果表明:除hiBMT组有1例慢性髓系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移植失败外,其余全部患者移植后经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hiBM+PBSCT组和hiBMT组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10-23)天和19(11-26)天;血小板数>20×109/L时间分别为18(9-33)天和23(13-35)天。hiBM+PBSCT组和hiBMT组急性Ⅱ-Ⅳ度aGVHD的累计发生率分别是31.03%和1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急性Ⅲ-Ⅳ度aGVHD的发生率分别是13.79%和10.41%(p>0.05)、aGVHD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45%和5.21%(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骨髓联合外周血移植组和单纯骨髓移植组慢性GVHD的累计发生率分别是48.2%和35.4%(p>0.05),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广泛型慢性GVHD发生率两组分别为23.3%和15.6%(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髓联合外周血移植组和单纯骨髓移植组疾病复发率分别是6.8%(2/29)和18.7%(18/96)(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G-CSF动员骨髓联合外周血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更快,急性Ⅲ-Ⅳ度GVHD发生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增加,高危白血病的复发率下降,可以有效安全应用于临床。
闫洪敏薛梅王志东朱玲刘静丁丽潘世平段连宁王恒湘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诺卡尔菌感染
2009年
为了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诺卡尔菌病的诊治及疗效,回顾分析了2例移植后发生诺卡尔菌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征、治疗经过及结局。结果发现,2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170、15天出现发热、胸痛,胸部CT片提示双肺结节影,经痰培养、肺泡灌洗液(BAL)及脓液培养确诊为诺卡尔菌病。给予复方新诺明(TMP-SMZ)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半年,2例均获治愈。结论:诺卡尔菌病是allo-HSCT后少见并发症,主要累及肺部,严重者危及生命;BAL培养有助于诊断;复方新诺明为主的方案联合治疗有较好疗效。
刘静薛梅阎洪敏王志东朱玲丁丽王恒湘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
供者使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后供髓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受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观察供者使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后供髓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受者造血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发生的影响。方法 用HLA相合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阴性的供者骨髓 ,给受者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在预处理方案、GVHD的预防及支持治疗方法相同的条件下 ,比较研究组 30例供者应用G CSF 3~ 4μg·kg-1·d-1,连用 7d后采髓和对照组 15例供者常规采髓对受者异基因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和GVHD发生的作用。结果 在类同采髓量中研究组所获单核细胞(MN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U GM )及CD34数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0 1)。研究组受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 >0 .5× 10 9/L与血小板 >2 0× 10 9/L时间分别为 (16 .7± 3.2 )d与 (18.4± 3.0 )d ,对照组为 (2 2 .5± 5 .1)d与 (2 6 .3± 5 .90 )d ,P <0 .0 1,研究组造血重建加速。研究组受者急性Ⅱ Ⅳ度GVHD发生 1例 (发生率 3 .3% ) ,对照组发生率 2 6 .7% (P <0 .0 5 )。慢性GVH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输入的T淋巴细胞总数无明显改变 ,通过比较 ,研究组受者CD4减少 ,CD8增加 (P <0 .0 1)。结论 HL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 ,使用经G CSF动员的供者骨髓 ,可使受者造血重建加快 ,尤其减轻重度急性GVHD 。
纪树荃陈惠仁王恒湘朱玲薛梅刘静琚新生
关键词:异基因骨髓移植G-CSF造血重建
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6例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刘静郑硕云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并发症肝内胆管癌
肝中静脉属支与胆囊床关系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肝中静脉属支与胆囊床的关系。方法解剖观测137例成人肝脏标本中突入胆囊床的肝中静脉属支直径、长度、走行及距胆囊床较近肝中静脉的属支与胆囊壁的最短距离。结果突入胆囊床肝中静脉属支与胆囊壁的最短距离为(0.26±0.20)cm;突入胆囊床肝中静脉属支直径、长度分别为(0.31±0.04)cm、(2.85±1.55)cm。突入胆囊床的肝中静脉属支走行方向是由右前下向左后上。结论(1)突入胆囊床的肝中静脉属支破裂是引起胆囊切除时胆囊床大出血的重要原因;(2)在胆囊床由左前下向右后上方缝合肝组织是对突入胆囊床肝中静脉属支破裂出血的有效预防方法。
刘静杨爱国郭华李冉冉李忠华郑树森钟世镇
关键词:肝中静脉胆囊床出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 8例SAA患者接受allo-HSCT,其中1例接受亲缘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allo-HSCT,4例接受单倍体相合allo-HSCT,3例接受非血缘全相合allo-HSCT。预处理方案:非亲缘及亲缘全相合移植采用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TX)+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单倍体相合移植采用FLU+CTX+马利兰(BU)+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亲缘全相合移植采用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方法预防,环孢素A(CSA)+短程氨甲蝶呤(MTX),单倍体相合及非亲缘全相合除以上药物外,加用CD25单克隆抗体和霉酚酸酯(MMF)。结果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为10~17 d,中位时间为12.5 d;血小板≥20×109/L的时间为9~25 d,中位时间为13.8 d,植入证据检测证明为完全供者造血。5例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血症,3例合并出血性膀胱炎,2例发生急性和慢性Ⅰ~Ⅲ度GVHD,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纯红再障。8例全部存活,存活时间为9~38个月,中位存活时间为20个月。结论亲缘、非亲缘全相合及单倍型相合的allo-HSCT均是治愈SAA的有效方法,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生存的机会。
朱玲薛梅王志东闫洪敏刘静丁丽王恒湘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