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晓璐
-

-

- 所属机构:复旦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应建庆

-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复旦学院
-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意识化 阿普尔 弗莱雷 解放教育学
- 许大平

- 作品数:14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日常生活批判 意识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传统工业化道路
- 刘放桐

- 作品数:81被引量:3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现代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 哲学
-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
-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主要的流派之一,也是当代哲学中很有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这个学派所创立的“社会批判理论”到今天仍然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作者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
- 叶晓璐
-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感性意识存在论社会批判理论
- 批判意识与解放教育学——从弗莱雷“意识化”概念看提问式教育的革命力量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从对"灌输式教育"和"提问式教育"的论述入手,着重对弗莱雷的"意识化"概念进行了分析,说明批判意识与人性解放的关系,并指出这一概念在弗莱雷教育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当前我国教育的启示。
- 应建庆叶晓璐
- 关键词:弗莱雷意识化教育学
- 改变需要抑或是改变世界?——读努斯鲍姆《欲望的治疗》
- 2019年
- 本文通过梳理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学派、怀疑论及斯多亚学派对哲学的基本看法,得出他们都把哲学类比为治疗灵魂疾病的医术,认为哲学治疗的是由错误信念所引起的疾病。在伊壁鸠鲁学派那里,通过改变错误信念消除空洞的欲望达到治疗目的;在怀疑论那里,通过否定信念本身来治疗灵魂的疾病;在斯多亚学派那里,通过根除激情来达到灵魂的安宁。通过与亚里士多德的比较,努斯鲍姆指出,希腊化时期的思想家是"通过改变需要来迎合世界",反之,亚里士多德则是"通过改变世界来满足人的需要"。努斯鲍姆认为,改变需要和改变世界同样重要,改变需要意在改变人性,改变世界诉诸制度建设,最好的政治就是改变人性和制度建设同时进行,人性的改变有利于制度的实施,制度建设有利于人性的培养。
- 叶晓璐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学派怀疑论斯多亚学派
- 论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 2002年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及其演进序列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的论著中,对社会形态的演进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表述,一是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简称“五阶段论”,二是三大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从“五阶段论”到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反映了马克思在研究过程中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 叶晓璐许大平
- 纳斯鲍姆的诗性正义论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文首先阐述了纳斯鲍姆对经济学功利主义的批判,指出经济学功利主义借助于工具理性的计算原则,把人看成是'满足的容器',无视人的质性区别及尊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纳斯鲍姆的'诗性正义'论内涵,即它的理论目标是实现对每一个人类个体的尊重;它的理论构架是通过文学想象和情感为中介来重建社会正义的内涵和标准;它的实现途径是通过'诗人裁判'或'文学裁判'来裁定社会正义事务;它的落实措施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想象力和情感。最后阐发了'诗性正义'论本身的意义以及它在纳斯鲍姆整体正义理论中的地位。
- 叶晓璐
- 关键词:诗性正义文学想象
- 好生活与脆弱性——阿伦特和纳斯鲍姆相关思想论述
- 2016年
- "好生活"向来是伦理学探讨的一个主题。阿伦特认为好生活就是在人类事务领域通过行动和言说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卓越性,而纳斯鲍姆认为,好生活是通过行动把潜在的美德实现出来与通过在城邦中过政治生活和与另一个人进入友爱关系来繁荣自己的人性。但是"好生活"又往往与脆弱性相连,在阿伦特那里,这一脆弱性源于行动的三重困难;而在纳斯鲍姆那里,则是由于受到运气的影响。两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源于她们对理性主义最深沉动机的批判。而她们的思想,在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弥漫的当今社会无疑具有巨大的启发和激励意义。
- 叶晓璐
- 关键词:阿伦特脆弱性运气
- 葛兰西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及其存在论基础被引量:2
- 2005年
- 本文叙述了葛兰西对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手册》一书中思想的批判,揭示了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机械决定论的理解,这一理解使马克思辩证法所蕴含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消失殆尽。葛兰西通过对“内在论哲学”的分析来阐释他的实践哲学的思想,并试图通过“实践一元论”和“历史的集团”来克服庸俗马克思主义和克罗齐哲学各执一端的错误。但作者以为,葛兰西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却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葛兰西哲学在存在论根基处还从属于黑格尔哲学的解释定向。
- 叶晓璐
- 关键词:克罗齐实践一元论二元论
- 纳斯鲍姆可行能力理论研究——兼与阿马蒂亚·森的比较被引量:5
- 2019年
- 纳斯鲍姆提出可行能力理论的内在理论理路有两条:一是诗性正义论的进一步发展,它承诺了诗性正义论的理论旨趣,同时又让其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安排层面,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社会正义理论;二是回应罗尔斯契约论的正义理论无法解决的三个正义问题,即残障人的正义、跨国正义和物种成员之间的正义,指出其原因在于社会契约论的正义理论假定了契约订立者是理性的成年人。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与阿马蒂亚·森的比较,得出森版本的可行能力理论与纳斯鲍姆版本的可行能力理论都注重对实质自由的追求,森的'实质自由'指的是一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功能性活动的组合,纳斯鲍姆的'实质自由'指的是内在的可行能力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之下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出来的途径和机会。而森与纳斯鲍姆的可行能力理论的区别在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是一种生活品质的比较理论,因而他不愿意提出一个具体的能力清单;纳斯鲍姆的可行能力理论侧重于建构一种最低限度的正义理论,因而认为能力清单至关重要。最后通过对纳斯鲍姆十种核心的可行能力清单的分析,阐发纳斯鲍姆版本的可行能力理论的具体内涵,即有尊严的人类生活和正义的社会,能够在最低限度上保障和实现十种核心可行能力。
- 叶晓璐
- 关键词:诗性正义罗尔斯尊严
- 我的哲学研究之路:探索、沟通和超越——刘放桐教授访谈录
- 2011年
- 叶晓璐(以下简称“叶”):刘老师,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的访谈。首先,您能不能先跟我们谈谈您的求学经历?
- 刘放桐叶晓璐
- 关键词:哲学研究访谈录求学经历
-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技术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和芬伯格技术理论的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马尔库塞和芬伯格技术理论的阐述,厘清了两者理论的渊源关系以及芬伯格对马尔库塞技术理论的发展。这个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从技术统治论到技术政治学,这一发展为马尔库塞的技术理论找到了一条现实的出路;其二是从技术实体论到技术整体论,这一发展从理论上分析了马尔库塞技术理论走向无出路状态的原因。通过本文的论述,表明了法兰克福学派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 叶晓璐
- 关键词: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统治论技术批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