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时
作品数: 97被引量:404H指数:11
  • 所属机构:吉林大学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赵晴
作品数:96被引量:518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血管性痴呆大鼠
韩冬梅
作品数:35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水肿 干扰素 溶栓治疗 护理教育 乳腺癌术后
刘卓
作品数:63被引量:360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淋巴水肿 经脾 双介入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李耀先
作品数:124被引量:497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油剂 改性硅油 衍生物 纳米纤维 碳纤维原丝
杨清彪
作品数:75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改性硅油 油剂 纳米纤维 电纺丝 三羟甲基丙烷
丹参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动物肢体缺血模型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建立兔左后肢无主干及分支动脉供血的缺血模型 ,并观察丹参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对兔后肢缺血模型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方法 :通过手术方法在兔后肢大腿段建立一个无主干及分支动脉供血的严重缺血模型。动物随机分为 5组 :未治疗组、丹参组、VEGF组、丹参加VEGF组及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在解剖及生理水平上观察各组动物缺血肢体缺血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结果 :术后第 1天未治疗组动物左 /右小腿血压比为 0 ;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只有髂外动脉中段以上显影、以下主干及分支均未显影。对侧后肢主干及分支动脉显影良好 ,即左侧毛细血管密度( 4 9.8± 1 7.6)个 /mm2 ,右侧为 ( 385 .7± 36.7)个 /mm2 ,P<0 .0 0 1 ;毛细血管数 /肌束数比值 :左侧( 0 .2 1± 0 .0 7) ,右侧 ( 0 .98± 0 .0 5 ) ,P<0 .0 0 1。治疗结束时 ,丹参加 VEGF组动物小腿血压比最高( 0 .74± 0 .1 7) ,它显著高于对照组、丹参组和 VEGF组 ;毛细血管密度与毛细血管数 /肌束数比值亦以丹参加 VEGF组为最高 ;动脉造影显示 ,丹参加 VEGF组中缺血组织处具有治疗意义的粗大的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丹参与
杜建时孙大军
关键词:疾病模型局部缺血丹参内皮生长因子
水通道蛋白亚型AQP1-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mRNA的表达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明确 AQP1 - 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分布与表达。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检测 AQP1 - 9在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不同器官的表达。结果 :在成年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中 ,有多种水通道的表达 ,睾丸中有 AQP3、5、 7、 8、 9表达 ;附睾头中有 AQP3、 6、 8表达 ;附睾尾有 AQP3、 5、 6、 7、 8表达 ;输精管中有 AQP1、 2、 3、4、 5、 6、 7的表达。结论 :小鼠生殖系统中多种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提示
赵丹杜建时杨柯杨宝学赵雪俭
基于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的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硬脂酸、花生四烯酸、总饱和脂肪酸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急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老年人,其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和预防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脑梗死病因诊断非常重要。TOAST分型为目前国际最为广泛应用的病因分型。目前已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与动脉硬化明显相关[1],血清游离脂肪酸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疾病有关。血清游离脂肪酸与LDL存在一定相关性[2],但血游离脂肪酸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尚未明确。目前仅有少量关于血清游离脂肪酸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游离脂肪酸对脑梗死的影响不同[3]。本研究通过分析血LDL、硬脂酸、花生四烯酸、总饱和脂肪酸在不同类型的脑梗死中的差异表达,以期对不同类型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马阳阳李松涛陈文鸿王军杜建时赵晴
关键词:血清游离脂肪酸脑动脉粥样硬化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心源性栓塞
丹参与VEGF联合应用在动物肢体缺血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选择40只纯种新西兰白兔制成肢体缺血模型。通过丹参、VEGF、丹参与VEGF联合在兔肢体缺血模型中的应用,在解剖和生理水平上观察丹参、VEGF、丹参与VEGF联合对缺血模型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旨在为病变广泛的肢体缺...
孙大军杜建时王征臧广生刘卓
文献传递
电纺丝技术——一种高效低耗的纳米纤维制备方法被引量:17
2005年
电纺丝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耗的纳米纤维制备方法。电纺丝技术的基本装置由高压直流电源、带有细小喷丝头的样品管和收集板三部分组成。描述了使用该技术将高分子制备成纳米纤维的基本原理。对11种处于发展和完善中的电纺丝装置进行了简要介绍。
王永芝杨清彪杜建时王书刚李耀先王策
关键词:纳米纤维电纺丝技术
尿激酶及干扰素联合治疗对老年肿瘤病人放疗后纤维化的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放疗后皮肤下皮下组织纤维化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1〕。部分患者会发生进展性纤维化,反复出现皮肤感染〔2〕;部分可因纤维化导致皮肤、皮下组织的淋巴液及组织间液滞留,出现淋巴水肿,尤其是明显降低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观察尿激酶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放疗后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化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疗效后纤维化病人36例,年龄60~75岁,平均66.3岁,男19例,女17例。
韩冬梅杜建时马鹰王剑峰郭尔平刘大海
关键词:尿激酶干扰素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的静脉急性阻塞性疾病,好发于下肢。早期并发肺栓塞死亡率极高,后遗症期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生命质量。我院从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
臧广生孙大军杜建时刘卓李荣娜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静脉血流溶栓效果静脉推注中西医结合治疗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缺血性肢端坏疽
慢性动脉功能不全发病越来越多,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超过2000万人,每年还以20%比例增加,是肢体致残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社会劳动力健康和生命质量,肢体末端坏疽是本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对其抢救和治疗,挽救肢体,降低伤残率...
孙大军臧广生杜建时刘卓
关键词:肢端坏疽缺血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文献传递
全身应用尿激酶溶栓结合经皮经脾双介入门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中老年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刘卓杜建时刘俊志兰明阳张静菊
关键词:溶栓
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线粒体COX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组织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依达拉奉治疗组(皮下注射,每日1次,3 mg/kg体重),甲磺酸阿米三嗪(都可喜,灌胃,每日1次,20 mg/kg体重)组和模型组,另取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自手术7 d起给药,共20 d后,各组分别取1及2个月为时间点,处死取脑,测定大鼠海马组织COX活性及基因表达并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提取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线粒体后,COX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2个月依达拉奉治疗组COX活性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P<0.05),并有高于都可喜组趋势。依达拉奉治疗组COX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与都可喜组无差异。依达拉奉组COX基因新出现3处基因突变,比正常组少3个突变位点,与模型组比新出现3处基因突变,少3处突变位点。COX基因依达拉奉组没有模型组的突变位点,也没有对照组突变位点,都可喜组突变频率较高既有正常对照组的突变位点,也有模型组的突变位点。结论依达拉奉可以使VD大鼠海马组织COX活性升高,COX基因突变率减少,提示依达拉奉可以减轻自由基对mtDNA的氧化损伤,保护VD大鼠的神经功能。
赵晴杜建时徐忠信李新颖王海燕赵明明马明王宇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依达拉奉细胞色素C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