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
作品数: 193被引量:733H指数:17
  • 所属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听宽
作品数:394被引量:1,474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传热 传热特性 两相流 内螺纹管 锅炉
毕勤成
作品数:250被引量:668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传热特性 传热 两相流 超临界压力 内螺纹管
罗毓珊
作品数:158被引量:733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传热特性 传热 两相流 内螺纹管 数值模拟
李斌
作品数:421被引量:3,439H指数:31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电力系统 离散单元法 继电保护 并联电抗器
彭挺
作品数:46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研究主题:无人驾驶车辆 传感器组 主控系统 沥青路面 车流
一种蒸发器通用水动力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一种蒸发器通用水动力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S1,将蒸发器换热管划分为多个回路,在每个回路中划分出多个管段;S2,计算每个回路和管段的水平环带热负荷、局部热负荷及尖峰热负荷;S3,将蒸发器换热管简化为流...
牛田田毕凌峰杨浩昱卿浩聂超杨冬
文献传递
大容量高参数褐煤锅炉研制及产业化
张彦军那希志于龙吴少华杨冬陈寅彪张殿军于泽忠刘恒宇夏良伟李世魁王风君崔凯于强黄莺
中国褐煤储量丰富,已探明储量达1300亿吨。褐煤具有水分和灰分高、发热值低、易结渣等特点。褐煤燃烧技术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国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优质烟煤供应不足。开发适于燃用褐煤的大容量、高效、低污染物排放的...
关键词:
关键词:褐煤锅炉制粉系统电站锅炉
低质量流速光管内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研究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和超临界水冷堆堆芯子通道中工质水的流动传热规律和机理,在压力为21~32 MPa、质量流速为410~760kg·m-2·s-1、热流密度为150~430kW·m-2的参数范围内,对Φ30mm×5.5mm垂直上升光管中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无量纲参数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比热容比、浮升力以及热加速效应对超超临界水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无量纲参数与换热系数不存在很强的单值性关系,当采用这些参数预测超临界流体传热时需要补充其他相关参数。数值模拟采用SSTk-ω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度较高,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并且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发生传热强化和传热恶化的物理机理,证实了边界层内的大比热容工质份额和浮升力作用分别是导致传热强化和传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曲默丰梁梓宇赵云杰万李杨冬
关键词:传热特性浮升力
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汽水膨胀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建立了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汽水膨胀的计算模型,并用试验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哈尔滨锅炉厂开发设计的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冷态、热态启动过程的汽水膨胀,为锅炉启动系统设计及拟定启动曲线提供了依据。
杨冬陈听宽侯书海毕勤成杨仲明李永兴
关键词: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锅炉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并联管流动不稳定性计算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时域分析方法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均匀加热并联管系统的流动不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在程序验证的基础上,对流体在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水冷壁中的非线性动态特征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管道进出口的质量流量脉动趋势呈反相分布。在并联系统任意一个管道上施加热扰动,双管进出口质量流量均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这说明超超临界CFB锅炉在正常满负荷工况下可以保持流动稳定。在强加热通道上施加扰动时,并联双管的进口质量流量峰值都较在弱加热通道上施加热扰动更大。此外,强加热管比弱加热管在热扰动下展现出更显著的动态特性。通过对不同进口温度和进口质量流量的工况进行计算,得到了基于无量纲数的流动不稳定边界,并对系统参数对不稳定边界的影响作出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当进口温度较低时,提高进口质量流量将大大增加系统的流动稳定性;当进口温度较高时,进口质量流量对不稳定边界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高琴肖峰许秀启罗勇军黄建荣欧阳诗洁杨冬
关键词:超超临界CFB锅炉水冷壁并联管
具有弧形过渡截面肋片的宽负荷锅炉水冷壁内螺纹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弧形过渡截面肋片的宽负荷锅炉水冷壁内螺纹管,包括管体,及在管体内壁面呈螺旋状布置的内螺纹肋片,所述内螺纹肋片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其侧面与肋片顶面和管体的连接面为弧形截面;所述内螺纹管可以用于设计...
杨冬王思洋蒋慧卿黄宏伟张世宏李凯
文献传递
锅炉对流受热面非线性动态过程的数字仿真被引量:7
2003年
根据直流锅炉对流受热面管内介质及管外烟气流动传热所遵循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及金属蓄热方程,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考虑喷水及蒸汽冷凝等情况的过热器、再热器及省煤器动态过程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计算包括参数变化幅度大、锅炉启停与事故状态下的对流受热面动态特性。作为一个例子,计算了石洞口第二电厂1993年7月6日冷态启动过程锅炉主蒸汽压力与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及省煤器压力与出口温度等参数随燃料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测量值比较一致,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可靠的。
杨冬李斌陈听宽
关键词:对流受热面动态过程数学模型数字仿真
超临界压力水在倾斜上升管内传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在压力为23-28 MPa、质量流速为600-1 200 kg/(m2.s)、热流密度为200~400 kW/m2的试验条件下,对内径为26 mm、倾角为22°的倾斜上升管内高温高压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倾斜管壁温沿管壁周向非均匀分布,顶部壁温最高,底部壁温最低,两者温差随压力和质量流速的升高而减小,随热流密度升高而增大.浮升力引起的自然对流使低密度的热流体聚集在倾斜管顶部,导致顶部传热条件恶化,壁温高于底部.Petukhov准则给出了浮升力与顶部和底部温差的关系,Jackson准则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二者均可判定倾斜管内浮升力效应.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出了超临界水强制对流传热的关联式,由此可预测倾斜上升管的对流换热系数.
吴刚毕勤成王汉杨振东朱晓静胡志宏杨冬
关键词:超临界水传热特性浮升力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屏式受热面水动力及吸热量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针对高参数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高温受热面热偏差特性直接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问题,根据超临界CFB锅炉炉膛内屏式过热器建立的复杂流动网络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吸热量模型,对某600 MW超临界CFB锅炉满负荷以及100 MW负荷2种不同运行工况下压降、质量流速分布、出口汽温分布以及沿工质流动方向壁温分布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一步计算得到受热面吸热量分布。结果表明:屏式受热面在600 MW以及100 MW负荷下质量流速偏差分别为12.71%和13.96%,全屏出口汽温偏差分别为33 K和58.4 K,偏差均在安全范围内。600 MW负荷下,最高外壁温度为616.5℃,在材料允许范围内,吸热量分布呈靠近侧墙水冷壁及炉膛中心线处低、受热面中间处高的分布趋势。
辛胜伟牛田田张伟强王虎杨冬谢国威顾从阳杜佳军
关键词:超临界CFB锅炉吸热量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屏竖直集箱流量分配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2013年
针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屏的结构,建立了竖直集箱内空气-水两相流动试验平台.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补充方程,建立了水冷屏竖直集箱内流量分配的数学计算模型,进行了35%额定负荷时不同干度试验工况下竖直集箱内流量分配的计算,得到了各支管内质量流量不均匀系数、最大质量流量偏差系数、体积流量含气率不均匀系数和最大体积流量含气率偏差系数,并将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单一工况,从第1根支管到第4根支管,质量流量逐渐增加,质量流量偏差系数从负数增大为正数,体积流量含气率逐渐减小,体积流量含气率不均匀系数从正数减小为负数;计算所得数据的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且随着干度的增大,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偏差逐渐减小.
张冬青杨冬刘计武肖峰
关键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相流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