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龙
作品数: 46被引量:68H指数:5
  • 所属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泽伟
作品数:341被引量:530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小儿 室间隔缺损 儿童
李建华
作品数:364被引量:2,144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小儿 室间隔缺损 漏斗胸
俞建根
作品数:160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儿童 体外循环
朱雄凯
作品数:187被引量:375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小儿 婴幼儿
应力阳
作品数:75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小儿 动脉导管未闭
改良Foker术根治Ⅰ型食管闭锁
目的:长间隙食管闭锁是先天性食管手术治疗的难点之一。总结我院一例内牵引期延长术辅助手术治疗一例8.3cm长间隙Ⅰ型食管闭锁患儿。方法:患儿男性,出生当天入住我院。术前诊断:1、先天型食管闭锁Ⅰ型;2、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
马良龙俞建根李建华张泽伟朱雄凯
文献传递
双心室体外循环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用自体肺氧合的双心室体外循环是否比采用膜肺氧合的常规体外循环对肺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只小猪随机分为双心室体外循环组(实验组)和常规体外循环组(对照组)。双心室体外循环方法是在升主动脉、左右心耳和肺动脉插管后,通过左心耳和升主动脉插管组成左心灌注系统,通过右心耳和肺动脉插管组成右心灌注系统。两组均测定转流前、阻断主动脉60min和转流结束时的肺静态顺应性。测定试验前后两组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检测实验前后灌注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变化。实验结束时取左下肺小块组织测湿干比并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肺静态顺应性、湿干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灌注液中的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和电镜下的肺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双心室体外循环较之常规体外循环对肺组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孔祥黄惠民马良龙范慧敏赵曙光刘中民
关键词: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
McCarthy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大左心室室壁瘤1例
2024年
男,系其母首次怀孕剖宫产下的足月儿,出生体重3.04 kg。胎儿27周时发现左心室室壁瘤,且瘤体随胎龄逐渐增大。出生后不久出现心率一过性降至46~54次/min,经刺激后回升至100~130次/min。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M/2D法)39.4%,EF(Simpsons法)26.3%,予多巴胺5μg·kg^(-1)·min^(-1)维持下,在出生后15 h转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高强马良龙张泽伟俞建根
关键词:左心室室壁瘤射血分数出生体重SIMPSON
小儿纵隔肿块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纵隔肿块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并分析近十年(1998年~2008年)我院共52例纵隔肿块患儿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胸部X线、CT及MRI)、肿瘤部位、病理分类及外科治疗手段。结果52例纵隔肿块均行手术...
应力阳高展马良龙张泽伟李建华俞建根
关键词:纵隔肿块小儿手术
文献传递
中国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外科治疗现状及NorwoodⅠ期+Sano术初探
目的 探讨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行NorwoodⅠ+Sano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2月1日我院对1例43天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患儿行NorwoodⅠ期+Sano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均超声检查及评估.结果 术后ECM...
张泽伟高展林茹马良龙齐建川吴秀静俞劲叶菁菁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肋间超微切口封堵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探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经肋间超微切口封堵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月8月间,81例PmVSD患儿经单纯TEE引导下经肋间超微切口(≤1 cm)行PmVSD封堵术。采用TEE引导及监测封堵全过程,术后定期随访评估封堵效果。结果 81例PmVSD患儿成功封堵80例,手术成功率98.77 %。PmVSD大小(3.72±0.96) mm,封堵器型号(4.88±0.95) mm。术后随访6-24个月。PmVSD膜状瘤中2股及以上分流16例,1例封堵器旁少量分流,随访中自愈。1例术后少量心包积液,随访中消失。80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封堵器变形移位,无瓣膜影响。1例因导丝从右心室经过PmVSD时出现室颤,中转体外循环下PmVSD修补术。结论 TEE引导下经肋间超微切口小儿PmVSD封堵术避免X线辐射,无需切胸骨,安全有效,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俞劲施旭聪张泽伟叶菁菁马良龙齐建川蒋国平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心脏外科手术微创
经食管超声在经左侧肋间小切口封堵小儿高位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 EE)在经左侧胸骨旁肋间小切口(≤1 cm )用偏心封堵器封堵小儿高位(流出道及膜高位)室间隔缺损(VSD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左侧胸骨旁肋间小切口用偏心封堵器封堵小儿高位VSD 48例,手术全过程均在单纯 T EE评估及引导下进行,术前 T EE评估缺损位置、形态、大小,术中定位及引导均完全在超声监测引导下进行,术后即刻给予 T EE全面评估.结果 46例(95 .8%)患儿封堵成功,最大缺损为2 .2~6 .0 (3 .70 ± 0 .90) mm ,偏心封堵器型号4~8 (5 .48 ± 1 .12) mm ,手术时间18~98 (49 .80 ± 16 .71) min .流出道VSD 44例,膜高位VSD 2例. 10例有轻度主动脉瓣膜脱垂,其中5例伴有轻度主动脉瓣反流(AR),术后即刻T EE检查均无AR加重,另1例流出道VSD下缘有隔膜,1例流出道VSD缺损小使用扩张鞘, 1例膜高位VSD更换封堵器,均成功封堵.术后随访6~42个月.术后少量心包积液3例,均在随访中消失,无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在经左侧胸骨旁肋间小切口用偏心封堵器封堵小儿高位VSD中, T EE对缺损评估、术中定位及引导、术后即刻疗效评价均有重要价值,能有效地指导VSD的封堵治疗.
俞劲叶菁菁张泽伟李建华钱晶晶杨秀珍马良龙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室间隔缺损微创外科手术小儿
动脉导管内支架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1例被引量:5
2008年
病婴男,1d。体重3.45k。脐带绕颈一周剖腹产,无产伤及窒息史,阵发性发绀6h。查体:体温36.9℃,心率130次/min,呼吸54次/min,血压59/36ing/mm Hg(mm Hg=0.133kPa)。神智清,反应欠佳,口唇发绀明显,心前区2、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不大。鼻导管吸氧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0.40~0.70。辅助检查:白细胞24.2×10^9/L,淋巴细胞0.16,中性粒细胞0.80,血培养阴性。X线胸部正位片示心影增大成球形(图1)。心脏彩色超声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房间隔缺损(继发孔1.1cm。
张泽伟夏呈森孙柏平马良龙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型内支架治疗动脉导管经皮血氧饱和度鼻导管吸氧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解剖变异及外科处理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解剖变异及相应的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对1981年4月至2010年7月143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分析TAPVC的解剖特征。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心脏超声检查,部分病例经心导管检查、MRI或三维CT重建确诊。手术方法除典型术式,根据不同解剖亚型采用改良Warden术等不同术式的矫治术。结果143例患儿解剖分型结果中:(1)心上型71例,按照TAPVC汇入上腔静脉的路径细分为4个亚型:A型(左行),65例;B型(右行),3例;C型(双行),2例,左右肺静脉分别于上腔静脉的左右侧汇人;D型(后行),1例,肺静脉于无名静脉与上腔静脉汇合部后方入上腔静脉。(2)心内型58例,分3个亚型:A型,冠状静脉窦型(20例)。B型,右心房型(37例)。C型,窦房混合型(1例)。(3)心下型6例。(4)混合型8例,根据Ujjwal分类法分为:对称型5例;不对称型3例。治疗结果:手术治疗135例,治愈127例(94.1%,127/135)。术后院内死亡8例(5.9%,8/135)。死因包括低心排综合征致脱机困难、术后肺高压危象合并低心排综合征、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9例出现术后低心排综合征、肺水肿,经治痊愈出院。8例患儿无法耐受手术,内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TAPVC的解剖亚型并不少见,且变异复杂;正确认识其亚型及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朱雄凯俞建根马良龙石卓张泽伟李建华陈自力
关键词:先天性肺静脉病理状态解剖学
单纯性圆锥动脉干畸形22q11.2微缺失发生率及临床表型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单纯性圆锥动脉干畸形(CTD)染色体22q11.2微缺失发生率及临床表型分析.方法 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对77例0~10岁单纯性CTD患儿进行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筛查,并对阳性样本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验证.采用Fisher精度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用MLPA对77例单纯性CTD患儿进行了22号染色体微缺失筛查,其中55例法乐四联症(TOF),4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8例右室双出口(DORV),10例大动脉转位(TGA).6例(7.8%)患儿存在染色体22q 11.2微缺失,其中4例为TOF,1例为PA-VSD,1例为DORV;10例TGA患儿中均未发现22q11.2缺失.结论 单纯性CTD染色体22q 11.2微缺失发生率约为7.8%.单纯性CTD患儿中,PA-VSD,DORV及TOF比TGA更易发生染色体22q11.2微缺失.应加强对单纯性CTD患儿的遗传筛查及咨询.
张泽伟邓建英高展杨建滨徐玮泽马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