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爱珍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春燕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 研究主题:编班 幼儿认知 幼儿
- 王异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8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学前儿童 心理理论 情绪理解 情绪
- 混龄编班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的追踪研究
- 2012年
- 研究采用短期追踪(以半年为时间间隔)考察了编班形式对124名中、小班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具体认知指标(空间知觉、形状辨认)和抽象认知指标(特征分类、数概念)上,混龄班幼儿的表现显著好于同龄班;在具体认知指标(形状辨认、植物命名)和抽象认知指标(时间知觉、数概念)上,幼儿在时间点2上的表现显著好于时间点1;在具体认知指标(形状辨认、动物认知和植物命名)和抽象认知指标(数概念)上,中班幼儿的表现显著好于小班.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混龄编班对幼儿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刘爱珍徐春燕王异芳
- 混龄编班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的追踪研究
- 3-5岁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关键年龄。编班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同伴。为了考察编班形式是否对幼儿认知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半年追踪124名中班和小班幼儿(男68,女56)在《幼儿成长记录册(家园练习册)》中认知指标上的表...
- 刘爱珍
- 关键词:幼儿
- 父母情绪表达和编班方式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 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社会适应性包括内在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外在的社会适应行为两个层面的内容。情绪调节能力是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社会适应性的核心成分和最主要的方面。社会适应行为是外在的社会适应...
- 刘爱珍
- 关键词: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社会适应行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