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姗姗
-

-

- 所属机构:吉林大学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晓林

- 作品数:49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唐律 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 罪刑关系 考辨
- 陈雷

-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律适用 法律方法 工会 集体合同 团结权
- 冯学伟

-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吉祥语 契约文书 社会秩序 中国古代契约 存疑
- 吕丽

- 作品数:50被引量:188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慎刑 法律史 清代 唐律 处理器
- 刘彤

- 作品数:85被引量:53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 中国共产党 协商民主 政治文明 政治文化
- 中国古代契约的互惠性与互助性及其文化解读被引量:6
- 2011年
- 虽然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契约的互惠性予以认可,但基于儒家传统文化及封建统治的需要,官方主流文化极力宣扬契约的互惠性让位于互助性。而就契约本身而言,互惠性始终是人们进行经济交往的主要追求目标。故官方与民间对于契约互惠性与互助性的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古代契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契约的互惠性与互助性在不同层面所体现的密不可分而又互相博弈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契约文化所特有的面貌之一。
- 张姗姗
- 关键词:契约互惠性
- 中国古代契约主体资格的限制及其文化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古代契约主体资格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对官员及其家人,以及对同居卑幼契约主体资格的限制等两方面。这种限制与吏治文化、家族一体观念等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同时,对契约主体资格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古代契约自由与平等的实现。
- 张姗姗
- 关键词:官员吏治
- 中国古代对“两不和同”的法律规制:以买卖契约为例
- 2011年
- 中国古代契约实践对当事人"和同"意志的强调由来已久。法律对"两不和同"行为也进行了严格规制,禁止买卖契约中的"较固取"、"更出开闭"与"参市"等行为,这体现了对契约当事人自由意愿的尊重,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契约自由。
- 张姗姗刘彤
- 关键词:法律规制契约自由
- 中国法律史学发展30年理论创新回顾被引量:4
- 2009年
- 吕丽张姗姗刘晓林冯学伟
- 关键词:中国法律史学史学发展开拓进取精神学术进步
- 传统契约文化中的官民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被引量:2
- 2008年
- 传统契约文化中的官民关系能够成为一种比较融洽的社会关系,其关键在于传统法律制度尤其是传统契约法律制度以恰当的方式审时度势地处理了这种官民关系。在当代中国,这对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 张姗姗
- 关键词:官民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试论契约自由及其在我国合同法中的地位被引量:1
- 2009年
- 毫无疑问,罗马法应该被视为研究契约自由的起点。正是在罗马法中,契约制度首次得到了全面规定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正是罗马法孕育了契约自由的观念和思想。契约自由从思想到原则的转变是在法国民法典中实现的,而人类进入20世纪之后,契约自由逐步受到限制。在我国合同法中,契约自由也得到了确立,它不仅是我国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且也是我国合同法的最高原则。
- 张姗姗
- 关键词:契约自由合同法
- 唐宋时期买卖契约与借贷契约中的人保制度探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唐宋时期买卖契约与借贷契约在人保与物保的选择上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倾向。在买卖契约中,由于双方当事人的交易多为即时性交易,故人保条款并不是每契必具。在不动产买卖契约中,保人身份固定化,保证责任主要是卖方所有权瑕疵担保,关注的不是物的瑕疵,保证责任具有单一性与单向性。在动产买卖契约中,保人身份较为多样化,保证责任除了所有权瑕疵担保之外,还有履行保证。而对于借贷契约而言,虽然在一些契约中出现了物保条款,但囿于可供选择作为物保的标的物的缺乏以及物保本身对债务人使用物的限制,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人保。对比买卖契约与借贷契约,人保在借贷契约中的地位与作用更为重要,这与借贷契约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履行特点相关。
- 张姗姗陈雷
- 关键词:人保
- 浅析“私契”在官府视野中的不同法律地位
- “私契”一词在古代中国老百姓的契约生活中频繁出现,它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契约称谓。由于契约具体类型的不同,“私契”在官府视野中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本文分析了“私契”在官府视野中具有不同法律地位的原因。
- 张姗姗
- 关键词:中国法律史法律地位合同法
- 文献传递
- 古中国的契约观念——以唐、宋为中心被引量:2
- 2008年
- 对于古中国而言,刑事法律制度的发达程度要远远高于民事法律制度。但人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一个人可以一生与刑事法律关系没有交点,但他不可能一生与民事法律关系没有联系。而对于民事法律制度而言,契约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折射着人类文明进步之光的概念。古中国契约法律制度和契约实践中,契约观念表现为契约自由、同情弱者以及对契约的认可和重视。
- 张姗姗
- 关键词:契约观念契约自由
- 古代中国的“契约自由”:文本与实践的考察
- 尽管古代中国没有“契约自由”这一概念,但保存下来的大量史料表明,不论是在法律制度中,还是在民间的契约实践及司法实践中,并不缺少对“契约自由”的表达与实践。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基于古代中国社会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官...
- 张姗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