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忠伟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瑞成

- 作品数:84被引量:48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
- 研究主题:细胞凋亡 哇巴因 蟾蜍灵 白血病 鲨鱼软骨制剂
- 涂悦

- 作品数:208被引量:906H指数:15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颅脑创伤 亚低温 颅脑创伤后 重型颅脑创伤 创伤性脑损伤
- 程世翔

- 作品数:122被引量:4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 研究主题:亚低温 颅脑创伤 创伤性脑损伤 颅脑创伤后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 张赛

- 作品数:565被引量:4,838H指数:28
-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 研究主题:颅脑创伤 亚低温 重型颅脑创伤 颅脑损伤 颅脑创伤后
- 陈小义

- 作品数:113被引量:51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
- 研究主题:细胞凋亡 蟾蜍灵 哇巴因 鲨鱼软骨制剂 细胞增殖
- 数字全息显微镜观察哇巴因对人胶质瘤U87-MG细胞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应用数字全息显微镜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人胶质瘤U87-MG细胞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ouabain(0.05、0.5、2.5、25μM)干预U87-MG细胞,24 h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数字全息显微镜观察ouabain作用后细胞的动态变化和运动能力改变。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uabain明显减低细胞活力[0.05μM(75.92±3.21)%,0.5μM(49.61±3.95)%,2.5μM(42.74±3.21)%,25μM(32.86±2.00)%vs.Control(100±0.01)%;P<0.01],减少细胞数量[0.05μM(170.7±4.7),0.5μM(162.3±4.4),2.5μM(142.0±2.6),25μM(110.3±1.2)vs.Control(193.7±2.6);P<0.05或P<0.01],并降低细胞运动能力[0.05μM(809.0±19.8)μm,0.5μM(626.9±23.5)μm,2.5μM(476.7±22.9)μm,25μM(386.5±19.6)μm vs.Control(959.7±18.9)μm;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ouabain可抑制人胶质瘤U87-MG细胞的生长、降低肿瘤细胞运动能力并最终引起细胞死亡,数字全息显微镜可起到良好的评价作用。
- 杨小飒余东堃衣泰龙徐忠伟李杰涂悦程世翔
- 关键词:哇巴因
- 哇巴因通过阻遏激光激酶信号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机制探索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钠钾ATP酶抑制剂哇巴因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分裂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哇巴因作用HepG2细胞24 h,以HepG2细胞为对照组,通过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哇巴因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ICC法)检测细胞染色体分离状态,Western印迹检测极光激酶A(AURKA)、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ERK蛋白表达。结果0.1、1、10μmol/L哇巴因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50±4.57)%、(49.80±5.32)%和(72.10±5.6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制效果呈现浓度依赖性(F=32.8,均P<0.05);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显示,1μmol/L哇巴因作用细胞24 h后,染色体分离发生障碍。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细胞纺锤体直径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8,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1μmol/L哇巴因作用HepG2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AURKA、p-mTOR、p-ERK表达较低(F=16.26,8.32,33.59;P<0.05),哇巴因可阻抑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F=370.20,P<0.05)。结论哇巴因通过阻遏激光激酶信号途径,诱发肝癌HepG2细胞染色体分裂障碍、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 付丽娜徐忠伟徐瑞成方涛王凤梅
- 关键词:哇巴因细胞分裂
- 过表达RIPK3对SH-SY5Y细胞CX3CL1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建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过表达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模型,筛选表达水平受到RIPK3影响的基因,以探讨RIPK3在神经系统中可能具有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分子克隆的方式在实验组SH-SY5Y细胞内上调RIPK3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FP蛋白的表达情况确认转染结果;以Western blotting确认RIPK3表达变化。通过MTT实验中细胞增值活性的改变确认外源性RIPK3在细胞内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从m RNA水平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通过生物医学分析研发软件暨资料库(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对RNAseq数据进行分析,获得重要的下游效应分子及相关信号通路,并对其相关作用分子表达发生的改变进行统计。采用Western blotting对部分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RIPK3表达水平上调后,实验组SH-SY5Y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IPA分析结果显示:CX3CL1的表达水平出现明显上调;与其相关的部分信号分子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后Western blotting结果从蛋白水平验证了CX3CL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论】RIPK3能够在m RNA及蛋白水平上调节CX3CL1表达,并对其相关分子产生影响,进而在神经系统各种生理与病理条件下发挥重要的作用。
- 张国禄程世翔徐忠伟衣泰龙廖吉连涂悦张赛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 哇巴因诱发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机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哇巴因抑制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分析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高内涵筛选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Akt、m TOR等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MTT显示哇巴因抑制U251细胞24 h的IC50值为3.3μmol/L;流式细胞术显示哇巴因作用U251细胞出现S期阻滞;高内涵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哇巴因通过下调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中HIF-1α、Akt、m TOR和p-m TOR表达,同时上调p-Akt和Nrf2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结论】哇巴因可抑制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可能将成为一类新的化学治疗神经系统肿瘤的天然产物。
- 李杰徐忠伟程世翔张文彬徐瑞成
- 关键词:哇巴因钠钾ATP酶细胞周期
-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正>目前对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人脐血源性MSCs研究较少,由于人脐血具有来源丰富,获取简便,肿瘤和微生物污染机会少等优点,作为M...
- 扎拉嘎胡陈小义陈莉徐瑞成买霞徐忠伟
- 文献传递
- 哇巴因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U87-MG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哇巴因(ouabain)对人胶质瘤U87-MG细胞死亡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将培养的U87-MG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和ouabain组,分别加入常规培养基和不同浓度ouabain(0.05、0.5、2.5、25μmol/L)干预24 h,光学显微镜观察ouabain干预后24 h细胞的形态改变,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m TOR和p-m TOR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uabain显著降低U87-MG细胞活力(均P<0.01),且呈现浓度依赖性;高浓度ouabain(2.5、25μmol/L)与Control组相比能够降低U87-MG细胞中p-Akt、m TOR和p-m TOR的表达(均P<0.01)。结论高浓度ouabain可能通过抑制胞内Akt/m TOR信号通路,降低肿瘤细胞活力并最终引起细胞死亡。
- 杨小飒李培炎李杰衣泰龙徐忠伟涂悦程世翔
- 关键词:哇巴因胶质瘤
- 神经突触核蛋白-γ降低U87-MG裸鼠皮下荷瘤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体内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神经突触核蛋白-γ(synuclein-γ,SNCG)对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移植瘤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双侧皮下荷U87/SNCG、U87/neo人脑胶质瘤模型,并给予紫杉醇(PTX,12 mg/kg)治疗,每5 d测量肿瘤体积以评估其对PTX的药物敏感性。治疗5周后处死动物并剥离肿瘤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变化;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移植瘤中细胞核增殖抗原(nuclear-associated antigen Ki-67,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变化,评价SNCG对胶质瘤增殖、凋亡及对PTX敏感性的影响。【结果】PTX干预后U87/SNCG移植瘤体积显著高于U87/neo组[(236.4±24.3)mm3对比(93.5±16.1)mm3,P<0.01]。TUNEL结果表明,PTX干预后U87/SNCG瘤体中凋亡细胞率(12.4±2.3)%明显低于U87/neo瘤体(32.5±4.1)%(P<0.05)。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U87/SNCG瘤体中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相关蛋白Cyclin D1、EGFR、Ki-67表达明显上升,细胞有丝分裂期标志性周期蛋白Cyclin B1表达下降(P<0.05)。【结论】SNCG可降低裸鼠皮下胶质瘤移植瘤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 程世翔衣泰龙孙洪涛徐忠伟涂悦张赛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紫杉醇耐药
- 亚低温干预对颅脑创伤大鼠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表达以及亚低温干预对AP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常温组[(37.0±0.5)℃]和TBI亚低温组[(32.0±O.5)℃],每组10只。用液压冲击致伤法建立中度TBI动物模型,常温或亚低温干预6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区APPmRNA表达,组织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PP、β-淀粉样蛋白(A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常温组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分)明显降低(26.08±1.23比35.00±0.00),脑海马组织存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APP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APP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APPmRNA:1.491±0.122比0.711±0.082,APP蛋白:1.782±0.034比0.763±0.023,Aβ蛋白:1.321±0.240比0.092±0.002,均P〈0.05)。与TBI常温组比较,TBI亚低温干预能显著提高大鼠TBI后神经功能行为评分(32.29±1.31比26.08±1.23),增加脑海马区存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APP阳性神经元细胞数,APPmRNA及其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APPmRNA:0.733±0.084比1.491±0.122,APP蛋白:0.653±0.026比1.782±0.034,Aβ蛋白:0.123±0.003比1.321±0.240,均P〈0.05)。结论大鼠TBI后的APP蓄积可能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SBI)的机制之一,亚低温可通过减少APP的生成来减轻SBI的程度,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令狐海瑞程世翔涂悦孙洪涛徐忠伟魏向阳张赛
- 关键词:颅脑创伤亚低温
- 哇巴因抑制钠泵β1亚单位和VE-cadherin减弱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功能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钠泵抑制剂哇巴因对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靶细胞,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法观察哇巴因作用后细胞凋亡或坏死特征,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应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钠泵α1亚单位、β1亚单位、VE-cadherin和SnailmRNA的表达。结果0.1μmol.L-1哇巴因作用HUVECs24~48h,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10μmol·L-1哇巴因作用24h,引起细胞坏死;对照组细胞间的细胞连接数量多,结构清晰,而经哇巴因作用后,细胞连接丧失,细胞脱落。哇巴因作用HUVECs后,钠泵α1亚单位和Snail表达上调,β1亚单位和VE-cadherin表达下降,其改变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哇巴因通过下调血管内皮细胞钠泵β1亚单位和VE-cadherin的表达使细胞连接功能减弱。
- 徐瑞成王娜徐忠伟陈雪芬呼文亮
- 关键词:哇巴因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连接钠泵VE-CADHERINSNAIL
- 蟾酥活性成分协调索拉非尼通过下调Akt/NF-κB信号途径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蟾酥活性成分蟾蜍灵和华蟾毒配基协调索拉非尼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HepG2细胞经药物作用12、24、48 h后的增殖活性;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Ser473)、IκB、NF-κB、p-NF-κB p65、Bcl-2、Bax、cyclin A、PC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蟾蜍灵、华蟾毒配基和索拉非尼作用组均能抑制HepG 2细胞增殖,且药物联合作用组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药物作用组,呈时间依赖性,用金氏公式得出在24 h具有协同作用(P<0.01);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epG 2细胞经药物处理24 h后,细胞呈现出核染色质凝集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索拉非尼作用组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1),蟾蜍灵、华蟾毒配基作用组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P<0.01),药物联合作用组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蟾蜍灵、华蟾毒配基和索拉非尼单独药物作用组和联合作用组Akt、NF-κB总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Akt(Ser473)、p-NF-κB p65、Bcl-2、cyclin A、PCNA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联合作用组比单独药物作用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IκB、Bax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联合作用组比单独药物作用组升高更加明显(P<0.01)。结论蟾酥活性成分蟾蜍灵和华蟾毒配基协调索拉非尼通过下调Akt/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肝癌HepG 2细胞增殖。
- 王志美徐忠伟王佳宝代二庆徐瑞成
- 关键词:索拉非尼蟾酥蟾蜍灵HEP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