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桢
-

-

- 所属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曾晓锋

- 作品数:82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甲基苯丙胺 法医病理学 神经毒性 法医学鉴定 中毒
- 瞿勇强

- 作品数:70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扫描电镜观察 扫描电镜 死后 法医学鉴定
- 赵永和

- 作品数:52被引量:149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 研究主题:海洛因成瘾者 甲基苯丙胺 超微病理 海洛因成瘾 PGM
- 徐静

- 作品数:17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法医学院
-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甲基苯丙胺 猝死 法医学 法医学分析
- 王尚文

- 作品数:48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法医病理 小鼠 芳烃 电化学分析
- 法医病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及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精品课程建设在高等医学教学评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法医病理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实际出发,对我院法医病理学课程的地位及办学特色、我院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认识、作好建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 李桢李利华瞿勇强于建云雷普平赵永和和映藻
-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法医病理学
- 苯丙胺类药物依赖与中枢胆碱能系统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可致强烈精神依赖,引起精神分裂症以及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认为中枢神经胆碱能系统参与药物依赖的调控,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后导致了部分脑区乙酰胆碱释放水平、囊泡转运蛋白、胆碱能受体表达以及受体功能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并与依赖行为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关系;部分胆碱能受体抑制剂可干预依赖行为的表达。目前尚未有研究证实苯丙胺类兴奋剂对胆碱能神经元有直接损害作用。本文对苯丙胺类药物依赖与中枢胆碱能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万佳洪仕君李利华邢豫明李桢李玉华
- 关键词:苯丙胺类兴奋剂药物依赖中枢胆碱能系统
- 甲基苯丙胺中毒mG1uR5的表达(英文)
- 2011年
- 目的:研究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mG1uR5)在甲基苯丙胺中毒的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设立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20 mg/kg,10 mg/kg腹腔注射MA;对照组分别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末次注射后24 h内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后用4%多聚甲醛灌注、取脑后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计数mG1uR5在不同脑区的表达。结果:实验组mG1uR5在大脑纹状体、海马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mG1uR5参与了甲基苯丙胺中毒的损伤机制。
- 张晶张浩曾晓锋王尚文赵永和李桢
-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中毒
- 我国法医伦理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在法医教学、科研和法医学鉴定工作中,往往会涉及活体或尸体的法医学检验程序,这时往往会牵涉到不同身份与地位的被鉴定人员及相关人员,涉及大量的医学伦理学问题。随着法医学鉴定工作的广泛开展,目前我国法医伦理学不断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我国法医伦理学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旨在探讨法医工作、科研和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和道德规范,为法医学实践提供医学伦理学应用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 何永旺曾晓锋李桢
- HIV-Tat蛋白诱导神经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HIV-Tat蛋白是由HIV-1病毒感染细胞后分泌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在HIV感染神经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引起艾滋病相关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自噬即自我吞噬,主要作用是供给机体营养,但异常自噬则引起细胞死亡。HIV-Tat蛋白可以诱导神经细胞自噬,从而使细胞死亡,但引起自噬的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不清楚。本文主要从HIV-Tat蛋白诱导神经细胞自噬的机制、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HIV-Tat蛋白与细胞自噬的关系及寻找新的治疗药物靶点提供参考。
- 李娟杨根梦仝品芬李桢曾晓锋代解杰
- 关键词:细胞自噬信号转导通路HIV
- 毒品滥用神经毒性机制及禁毒领域中的应用
- 李桢李利华曾晓锋路钢邢豫明瞿勇强尹建华金涛王旭曾柏瑞张云龙
- 毒品滥用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的公共卫生问题,毒品神经毒性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研究成果依托六项国家级、省级计划项目,以细胞培养、动物实验及人体检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免疫双标、共...
- 关键词:
- 关键词:禁毒毒品滥用
- 指甲同一认定的实验观察
- <正>测定指甲血型,一定程度上可排除受嫌者.但当血型相同时.将造成个人认定的困难。某些研究表明,指甲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其甲纹的特征性可用于同一认定。作者在对指甲形态特征初步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和观察间隔时间,...
- 瞿勇强李桢
- 文献传递
- 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12例法医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发生猝死的病因及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昆明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尸检证实是由肺动脉血栓引发猝死的12例患者的临床及法医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动脉血栓诱发因素有很多,其中外伤和手术及心肺疾病等都可引发肺动脉血栓猝死,猝死者多为老年人,且栓塞部位主要出现在肺动脉主干及作用肺动脉分支处和双侧肺动脉处。结论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认识,全面综合分析临床资料,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王尚文贺睿李桢
-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
-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法医工作者的角色探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和挑战。在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法医工作者被社会和国家赋予了重要的义务和责任[1]。本文对法医工作者在解决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阐明法医工作者在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现在和未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趋势,对法医工作者在应对和处置这些事件中的角色作用提出了展望,并对法医工作者如何来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和素质,以便更好地来扮演好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
- 陈军李桢
-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角色
- 性窒息诱发冠心病猝死1例
- 2008年
- 1案例
葛某,男,64岁,退休工人。某日中午邻居告知其子女,葛某屋内白天持续亮着灯且近期一直未见其人。其子女打开反锁的大门,发现葛某死于家中,遂报警。据其子女反映,葛某平素性格孤僻,与子女来往甚少.其妻死后长期独居,平素有“露阴癖”,偶与其他异性交往。
- 徐静张浩杨恒李明周志全李桢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猝死心脏冠状动脉硬化性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