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健
-

-

- 所属机构:石家庄市中医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石家庄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田李军

- 作品数:24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卵巢早衰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
- 白杰

- 作品数:12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 名医经验 化湿 清毒
- 李亚敏

- 作品数:10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针刺治疗 名医经验 从脾论治
- 尤瑞红

- 作品数:9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化湿 清毒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针药结合治疗 名医经验
- 杜惠兰

- 作品数:407被引量:2,020H指数:22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补肾调经方 逍遥丸 月经病 生殖激素 补肾法
- 温经散寒法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N0、ET、E_2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法(加减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从治疗角度探讨寒凝血瘀型痛经与血管舒缩功能及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5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加减温经汤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并设56例正常对照组,测定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及雌二醇(E2)的变化。结果近期临床治愈22例(39.3%),有效26例(46.0%),无效8例(14.3%)。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血浆N0、E2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血浆N0、E2含量较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ET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温经散寒法在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同时,有改善生殖激素、扩张血管的作用。
- 杨叁平苏健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
- 田淑霄教授透壁促氲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苏健李亚敏王强张素杰毕亚菊尤瑞红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特别是伴有肥胖的患者,很大程度上导致了PCOS妇女的生育障碍。该项目通过观察透壁促氲中药组、补肾化痰中药+针刺组和运动组,三组治疗前后患者体...
- 关键词: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药治疗针刺治疗
- 从脾论治子宫腺肌病继发痛经的临床研究
- 苏健李亚敏毕亚菊田李军尤瑞红杨洁焦惠霞
- 该研究根据名老中医田淑霄教授的理论“脾虚血瘀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机之一”,从脾论治,采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法口服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继发痛经,观察患者痛经改善情况及对血管舒缩因子(NO、ET、TXB2、6-keto-PG...
- 关键词: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中药治疗
- 月经病寒凝血瘀证与ET、NO的关系及加减温经汤对其影响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月经病寒凝血瘀证与血浆及经血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关系及加减温经汤对其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月经病寒凝血瘀证患者运用加减温经汤治疗后外周血浆及经血中ET、NO、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变化,并设3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结果:(1)患者组与正常组血浆相比,ET、NO、P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血浆E2明显降低(P<0.05)。患者组治疗后血浆ET、NO、P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血浆E2明显升高(P<0.05)。(2)与正常组经血相比,患者组经血ET升高、NO降低、E2明显降低(P<0.05),经血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经血ET降低、NO增高、E2增高(P<0.05),治疗后经血P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3)患者组经血ET与E2呈负相关关系(r=-0.54,P<0.05),NO与E2呈正相关关系(r=0.61,P<0.05)。结论:月经病寒凝血瘀证的发生与血管舒缩因子ET、NO表达失衡有密切关系。
- 苏健杜惠兰
- 关键词:月经病寒凝血瘀证内皮素雌二醇孕酮
- 针药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继发痛经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继发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继发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继发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尤瑞红白杰苏健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中医药疗法针刺疗法
- 田淑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验案1则
- 2014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育龄期妇女内分泌疾病,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的内分泌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性无排卵和胰岛素抵抗,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肥胖、多毛、痤疮、黑棘皮症等,妇科彩超表现为每侧卵巢可见直径2~9mm,卵泡≥10个。
- 苏健申军莲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性无排卵妇科临床内分泌疾病
- 水蛭通络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2例被引量:5
- 2007年
- 徐勇苏健曹焕敏
- 关键词:水蛭胶囊剂子宫内膜异位症
- 针药结合治疗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肾化痰通络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和单纯针刺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瘦素(Leptin)、血糖(FPG)、胰岛素(FINS)的变化,评估胰岛素抵抗(IR)。结果: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82.5%;针刺组总有效率52.5%。两组T、BMI、Leptin、FINS、IR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LH、LH/FSH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针药结合组LH、LH/FSH、T、BMI、Leptin、FINS、IR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补肾化痰通络中药加针刺结合治疗肥胖型PCOS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针刺治疗,并且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 苏健白杰尤瑞红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型针药结合瘦素胰岛素抵抗
- 月经病寒凝血瘀证与血管舒缩因子的关系及加减温经汤对其的影响
- 苏健杨叁平蔡银素牛敬宪田李军杨慧耿永红王莉
- 月经病寒凝血瘀证是临床较为多见的病证之一。该项目通过研究经血、血清中N0、ET、TXB2、6-keto-PGF1a及E2、P与月经病寒凝血瘀证的关系,探讨月经病寒凝血瘀证与血管舒缩因子的关系,并从温经汤药物治疗方面反证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加减温经汤血管舒缩因子发病机制
- 皮内针联合苍附导痰丸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肪因子、血脂、性激素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探究皮内针联合苍附导痰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疗效及对脂肪因子、血脂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妇科门诊脾虚痰湿肥胖型PCOS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39例)采用达英-35治疗,皮内针组(39例)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皮内针治疗,针药联合组(39例)在皮内针组的基础上联合苍附导痰丸治疗;比较3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性激素及血脂水平、脂肪因子、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针药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皮内针组、西药组(P<0.05),皮内针组较西药组疗效显著(P<0.05);治疗后,除促卵泡生长激素(FSH)外,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针药联合组WHR、BMI、睾酮(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PN)、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皮内针组及西药组(P<0.05)。皮内针组与西药组相比,BMI、T、TG、LEP水平显著降低(P<0.05),APN升高(P<0.05),WHR、LDL-C、HDL-C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FSH、促黄体生成素(LH)、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皮内针联合苍附导痰丸治疗脾虚痰湿肥胖型PCOS能够降低BMI及WHR,降低T,调节脂代谢、脂肪因子水平,改善肥胖状态,临床疗效显著,无疼痛感。
- 张也赵佳宁苏健
- 关键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苍附导痰丸皮内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