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艳
-

-

- 所属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
相关作者
- 孙晓光

- 作品数:39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 验案 名医经验
- 宋佳

- 作品数:66被引量:4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经方 明代 量效关系 汤剂 明代医家
- 彭建中

- 作品数:82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病 辨治 肾病 验案
- 沙建平

- 作品数:86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INS-1细胞 糖尿病足 波动性高糖 丹参
- 祝彼得

- 作品数:182被引量:1,333H指数:23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小鼠 骨髓抑制 贫血小鼠 内皮细胞 造血
- 清代名医费伯雄家系及生平事略考被引量:3
- 2012年
- 费伯雄(1800~1879)为清代医学家,孟河医派奠基人,生于世医之家,以擅长治疗虚劳而驰誉江南,主要存世医著有《医醇賸义》、《医方论》、《费氏食养三种》等,今详考其家族世系及伯雄生平大事,以全面展示其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个性气质、医事活动等。
- 赵艳
- 关键词:清代费伯雄家系生平
- 养妤身体的后天之本
- 2019年
- 常看中医的人,对于“药引子”并不陌生。“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发挥“向导”作用。最早提出“引药归经”学说的、对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进行深入认识和探讨的就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元素先生。
- 赵艳
- 关键词:后天之本身体著名医家升降浮沉药引子张元素
- 影响明代方剂学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 明代方剂学研究在金元时期的基础上继有发展,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然而,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方剂学的发展必然受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故本文从政治经济环境、科学技术进步、哲学文化思想三个方面对明代方剂学...
- 赵艳段晓华
- 关键词:明代方剂学政治经济环境
- 文献传递
- 宣明往范 昭示来学——论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被引量:3
- 2020年
- 中医各家学说是一门阐发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学流派及名医思想的课程。该课程以历代名医为主线,渗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推陈破旧的创新精神与济世救人的仁医情怀。这些具有中医特色的思政元素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医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宋佳赵艳汤巧玲孙晓光吴宇峰杨必安王东坡
- 关键词:中医各家学说思政教育教学
- 明代的方剂分类
- 2013年
- 方剂分类肇始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发挥而渐趋成熟。明代方剂数量快速增长,方剂学不断发展,方剂分类亦日趋完善。首先简要回顾明以前的方剂分类方法,继而从以病(证)类方、以临床各科类方、以治法类方、以组成类方、以剂型类方、综合分类法等几方面对明代方剂分类加以论述,认为明代除继承前代的方剂分类法外,出现了按剂型及组成对方剂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发展了功用分类法。此外,针对单独使用一种分类方法难以囊括众多方剂的情况,明代医家将病因、病证、病位、剂型、功用等分类法加以综合对方剂进行分类,反映了明代医家已经开始注重从方剂内部的特性出发来分类方剂,为清代及以后方剂分类法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思路。
- 赵艳
- 关键词:明代方剂
- 益活清胰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 研究益活清胰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45 只SD大鼠建立SAP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正常组,测定6、12、24 h血淀粉酶(AMY)、脂肪酶(CIP)、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6(IL- 6)、心肌肌钙蛋白(CTn1)。[结果] 术后6 h大鼠心电图T波、ST段均有异常改变,血AMY、CIP、CK MB、TNF -α、IL -6、CTn1 呈进行性升高。治疗组用药后ECG T波、ST段下移,与对照组相比P<0.01;血AMY、LIP、CK MB、TNF -α、IL 6、CTn1 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 TNF -α、IL- 6可能是介导SAP心脏功能障碍的重要递质,监测TNF- α、IL -6、CTn1 可能有预防SAP心肌损伤的作用,益活清胰汤能降低TNF -α、IL- 6的表达,是治疗SAP心肌损伤较为理想的药物。
- 沙建平陈炫祝彼得赵艳冯本华刘啸胡蓉邓翠东
- 关键词:胰腺炎心肌损伤
- 孙思邈的针灸学说及其学术贡献
- 孙思邈,自号孙真人,唐初著名医学家,总结唐以前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著《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孙氏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他的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如重视医德与医术相结合,将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重视对药学和方剂学的...
- 赵艳
- 关键词:针灸学说学术贡献
- 养肾“三字经”
- 2016年
- 肾为人的先天之本,要想益寿延年,养肾是第一位的。《内经》里说,年过四十,肾气自半,可见,40岁以上的人更需要学习养肾的常识。养肾的秘诀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以下"三字经"。护好脚肾经起始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袜子最好包住脚腕,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 赵艳
- 关键词:先天之本黑色食物按揉作息习惯肾俞穴
- Graves病患者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易发情绪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
- 目的:Graves病是典型情志病证之一,该病发病与情绪失常有关,而不同个性特征、应对方式更易产生某种或某几种情绪而诱发或加重病情。本文在对Graves病现况调研基础上,调查该病患者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易发情绪的关联程度,...
- 赵艳
- 关键词:GRAVES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文献传递
- 民国时期本草类书籍出版特征
- 2022年
- 目的:分析民国时期本草类书籍的出版特点,进而探讨民国中医出版业的发展特点。方法: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为蓝本,采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民国时期本草类书籍的出版特点。结果与结论:民国时期本草类书籍的出版具有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1912—1927年是本草类书籍出版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书籍出版以翻印前代著作为主,出版内容缺乏原创性;1928—1937年是本草类书籍出版的繁荣发展阶段,此时出版数量最多,原创书籍比例大幅度提升,出现了实验类本草著作、大部头丛书及教科书,是中医出版业发展的"黄金十年";1938—1949年书籍出版数量受到战争的影响,波动较大,是中医出版业发展的不稳定阶段。出版中心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是出版数量最多的地区。此外,浙江、北京、四川、广东等地出版数量相对较多。出版主力为中小书局,大型书局在出版印刷成本较高的影印本著作和大部头本草著作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版类型以印刷成本较低的铅印本、石印本为主。
- 赵燕赵艳
- 关键词: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