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枫
作品数: 92被引量:296H指数:8
  • 所属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杨纯正
作品数:276被引量:1,13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药耐药 单克隆抗体 肿瘤 抗CD3 抗CD20
熊冬生
作品数:177被引量:35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抗CD3 抗CD20 CD20 PGP
许元富
作品数:121被引量:37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抗CD3 双功能抗体 CD20 多药耐药
范冬梅
作品数:97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抗CD20 双功能抗体 CD20 抗CD3
彭晖
作品数:75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抗CD3 CD3 CD20 双功能抗体 单克隆抗体
抗人乳腺癌细胞膜表面角蛋白CK8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建立针对多药耐药人乳腺癌细胞膜表面差异抗原的抗体库,并鉴定抗角蛋白CK8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细胞免疫和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库,经免疫沉淀得到抗原-抗体复合物,SDS-PAGE分离目的抗原,质谱测序,Western blot验证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抗原分子的细胞膜定位。结果:成功筛选到稳定分泌抗CK8分子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7F9)。结论:文中所研制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与乳腺癌细胞膜表面CK8分子特异结合的活性,在上皮来源肿瘤标志物CK8的临床检测及CK8相关生物学活性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刘芳邵晓枫王金宏范冬梅许元富杨铭杨纯正熊冬生
关键词:膜蛋白单克隆抗体
抗Pgp基因工程抗体ScFv的构建、表达及其活性测定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构建表达抗PgpScFv,进行体外活性的测定。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 ,克隆抗Pgp杂交瘤细胞PHMAO2的重链可变区基因 (VH) ,轻链可变区基因 (VL) ,拼接为单链抗体 (ScFv) ,再克隆到具有强启动子的PET2 8a(+)载体上进行表达 ,并进行了表达产物体外活性的测定。结果 :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 8a(+) ScFvPGP。表达产物可与表达Pgp抗原的K5 6 2 A0 2细胞特异性结合 ,并不抑制Pgp外排泵的功能。结论 :构建表达的抗PgpScFv只有针对Pgp抗原的识别功能 ,并无抑制作用 ,因此应用于人体后不会干扰正常细胞的排泄分泌功能 ,无论是作为靶向诊断治疗的载体还是作为双功能抗体的一臂 ,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瀛岱熊冬生彭晖许元富邵晓枫范冬梅杨纯正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SCFVP糖蛋白
抗P-g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7
1999年
mdr1基因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P170,Pgp)作为一种外排泵,在ATP的参与下,可将细胞内的药物运到细胞外,从而使细胞产生多药耐药(MDR)。我们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一株抗Pgp单抗,并初步探讨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材料和方法1细胞系HL...
熊冬生杨纯正邵晓枫许元富许立忠许立忠栾凤君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的构建和表达被引量:19
2003年
构建和表达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 ,并测定该微型双功能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采用PCR和overlapPCR方法构建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 ,并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DNA序列 ;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 ,并用Westernblot和分子排阻层析鉴定纯化产物 ;采用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鉴定纯化产物与靶细胞的结合活性。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已构建成功 ,表达可溶性产物的产量达 2mg L以上 ,纯化产物中二聚体的比例达 90 % ,具有与Jurkat(CD3 + )和K5 62 A0 2细胞 (Pgp+ )结合的活性 ,与抗CD3ScFv及抗PgpScFv的亲合常数相当。成功地构建了抗CD3 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 ,并获得高效表达 。
高瀛岱熊冬生许元富彭晖邵晓枫杨纯正朱祯平
关键词:抗CD3双功能抗体肿瘤免疫疗法
蛋白激酶C在K562/AO2细胞多药耐药中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蛋白激酶C在K562/AO2细胞多药耐药中作用的初步研究赵春亭杨纯正邵晓枫熊冬生许元富齐静杨天楹多药耐药(MDR)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有关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是否在MDR中起作用国内未见报道,国外尚存在争议,PKC分布...
赵春亭杨纯正邵晓枫熊冬生许元富齐静杨天楹
关键词:白血病多药抗药蛋白激酶C
人4-1BBL胞外区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用RTPCR方法从人单核THP1细胞系克隆人41BBL胞外区基因,将其重组到pAYZ表达载体中,构建成人41BBL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16C9,获得稳定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性状态存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显示,其分子量约为22kD,与预期结果一致。这是首次在大肠杆菌中获得41BBL胞外区可溶性表达。生物学活性检测显示41BBL对于维持T淋巴细胞系因子释放非常有益,同时PI单染表明它能抑制Jurkat细胞的凋亡。这将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姜文国熊冬生邵晓枫王金宏许元富刘芳郭红星朱祯平杨纯正
关键词:4-1BBL协同刺激分子原核表达
二硫键稳定的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制备及体内外活性研究
目的:我们实验室已经构建并表达了抗CD3/抗Pgp(P-glycoprotein)微型双功能抗体(Diabody),体内外实验均证实对耐药肿瘤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动物实验发现抗CD3/抗Pgp Diabody...
刘娟妮高瀛岱王金宏邵晓枫范冬梅纪庆熊冬生杨纯正周圆
文献传递
PHⅡ—7增强阿霉素杀伤HL-60/ADR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PHⅡ-7增强阿霉素杀伤HL-60/ADR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阿霉素、PHⅡ-7单独及联合用药对阿霉素杀伤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ADR)及其亲代细胞系(HL-60)作用的,IC50值,提取不同浓度PHⅡ-7处理不同时间后HL-60和HL-60/ADR细胞的RNA,RT—PCR法分析PHⅡ-7对MRP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PHⅡ-7处理前后HL-60和HL-60/ADR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改变。结果PHⅡ-7本身具有抗肿瘤活性,对HL-60和HL-60/ADR的,IC50值分别为(0.83±0.08)μmol/L,(1.74±0.56)μmoL/L。PHⅡ-7还能协同提高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HL-60组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值为0.7,HL-60/ADR组CDI值为0.43,其对耐药细胞的协同作用更为显著。随PHⅡ-7作用时间延长及剂量增加,细胞MRP基因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细胞内阿霉素浓度逐渐提高,可达敏感细胞的55%。结论PHⅡ-7是有效的肿瘤细胞化疗药物,还具有下调MRP耐药基因表达的作用,从而有效逆转HL-60/ADR细胞的耐药现象,协同增强化疗药物对细胞的杀伤作用。
张砚君王锐邵晓枫范冬梅许元富周圆刘芳刘芳苏晔
关键词:多药MRP基因阿霉素HL-60细胞
基于抗体结构的抗肿瘤小分子模拟物研究
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单克隆抗体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和诊断,由于单克隆抗体多为鼠源性抗体,在人体内易产生免疫反应,因此作为治疗剂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且单克隆抗体的分子量较大,肿瘤穿透能力较
赖增祖熊冬生许元富彭辉范冬梅邵晓枫
文献传递
抗CD3和抗CD20双功能抗体的研制
杨纯正朱祯平熊冬生许元富彭晖刘汉芝邵晓枫范冬梅
主要内容:克隆了抗CD3和抗CD20单抗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完成了抗CD3 DNA序列改造。构建了抗CD3和抗CD20单链抗体ScFv和Fab’抗体片段以及抗CD3和抗CD20双功能基因工程抗体,并获得高效可溶性表达,...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工程药基因构建抗体双功能抗体抗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