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丛林
-

-

- 所属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
相关作者
- 吴忠义

- 作品数:163被引量:74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玉米 转录因子 拟南芥
- 张秀海

- 作品数:166被引量:7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百合 菊花 玉米 植物 花粉管通道法
- 程曦

- 作品数:50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菊花 万寿菊 甘菊 转基因玉米 玉米
- 陈东亮

- 作品数:50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菊花 番茄斑萎病毒 甘菊 RPA 反转录
- 罗昌

- 作品数:36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菊花 RPA 反转录 精油 凝胶电泳检测
- 叶绿体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叶绿体转基因工程与核转基因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包括: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基因的原核表达形式,无位置效应和基因沉默现象,环境安全性好。目前已经有许多作物品种通过叶绿体基因工程获得了抗除草剂、抗虫、抗病、耐盐耐旱的特性。叶绿体转基因植物是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理想系统。但是叶绿体转基因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转化效率低、单子叶植物再生系统的确立与筛选以及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获得。
- 罗昌黄丛林张秀海吴忠义
- 关键词:叶绿体生物反应器
- 原生质体技术与观赏植物育种被引量:4
- 2007年
- 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在观赏植物育种中起重要作用。原生质体的来源、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方法等,都对原生质体的培养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观赏植物原生质体在细胞融合、遗传转化上有了一定发展,为创造观赏植物新种质提供了新途径和方法。
- 王蔚林张秀海黄丛林王永勤吴忠义
- 关键词:原生质体培养观赏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植株再生
- 植物抗旱基因筛选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 曹鸣庆黄丛林吴忠义李春华张秀海贾文锁
- ABA不仅可以作为长距离信号调控植株整体的水分关系,而且还可以作为细胞信号介导一系列基因的协同表达,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因此 ABA信号的起源问题即水分亏缺诱导ABA积累的分子机制问题是ABA信号传递的核心问题,也是提...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旱基因功能基因组学
- 蔷薇属植物资源评价方法
- 本发明属于蔷薇属植物种植应用领域,提供了蔷薇属植物资源评价方法,包括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根据构建的层次分析模型和资源评价目标构建判断矩阵,根据构建的判断矩阵计算排序权重值,根据计算得到的排序权重值计算加权排序权重值,根据层...
- 程曦黄丛林罗昌陈东亮刘华芦瑶冯焱苏国辉黄敦辉陈菲
- 文献传递
- 一种菊花转基因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菊花转基因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菊花转基因方法,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化外源DNA,将结合有待转入基因的纳米磁珠与花粉在花粉培养液中进行转染,所述花粉培养液包括:KNO<Sub>3<...
- 刘华黄丛林陈筱溪陈海霞郭双罗昌陈东亮
- 文献传递
- 甘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甘菊再生体系,并确定卡那霉素和草丁膦的筛选压。[方法]以甘菊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AA和6-BA建立了甘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结果]在5种芽诱导培养基中,MS3(MS+NAA 0.1 mg/L+6-BA 0.1 mg/L)的再生频率最高,可达98%,其不定芽生根率可达100%。培养35 d后,添加5和10 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甘菊再生率为11.3%和1.0%,添加15和20 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没有芽的分化;添加0.5 mg/L草丁膦的培养基上甘菊再生率为8.7%,添加1 mg/L草丁膦的培养基上没有芽的再生,添加1.5和2.0 mg/L草丁膦的培养基上没有芽的分化。卡那霉素和草丁膦在甘菊遗传转化中的筛选浓度分别为8.0和0.8 mg/L。[结论]该研究为进行甘菊转基因试验打下了基础。
- 刘占磊黄丛林张秀海于荣吴忠义
- 关键词:甘菊叶盘
- 北京菊花白色锈病初报被引量:4
- 2009年
-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日光温室菊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经鉴定为菊花白色锈病。该病孢子最低萌发温度为4℃,最高萌发温度为29℃;超过30℃,孢子不能萌发;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对16个菊花品种的温室自然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对白色锈病抗性不同,香白梨和瑶台玉凤抗性最强,秋、黄秀风、秀雄和秀芳白抗性最差。
- 王永勤黄丛林吴忠义张秀海李春华梁宏霞
- 关键词:菊花
- 一种菊花B病毒的RPA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花B病毒的RPA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处理:从待测植物样品中提取总RNA,然后将其反转录成cDNA;(2)RPA扩增:以cDNA为模板,使用菊花B病毒检测的RPA特异性引物对进行RPA扩增;(...
- 陈东亮王森黄丛林罗昌刘华程曦
- 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被引量:15
- 2011年
- 类黄酮是一类重要的多酚类次生代谢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具有抗菌、抗氧化等重要功能。围绕类黄酮生物合成,概述了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重要基因以及生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从分子角度为提高类黄酮合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郭欣慰黄丛林吴忠义张秀海罗昌程曦
- 关键词:类黄酮生物合成分子调控
- 拟南芥抗旱转录因子CBF4基因区域的核苷酸多样性及其分子进化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以生长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 17个拟南芥核心生态型为材料 ,分析了它们的抗旱转录因子CBF4基因区域的序列多态性。结果表明 :拟南芥CBF4基因区域具有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和插入缺失 (Indel) ,多态性频率为每 35 8bp一个SNP ,每 14 3bp一个Indel,基因非编码区的多态性是编码区的 4倍 ;在编码区 ,SNP的频率为每 96 4bp一个SNP ,其中发现 2 5av、2 0 3av和 2 4 4av 3个生态型CBF4基因区域 10 34位 (以GenBank登录号AB0 15 4 78序列第 196 96位的核苷酸为 1)碱基变化 :G T ,引起第 2 0 5位氨基酸变化 :gly val。核苷酸多样性统计分析显示 ,该基因内部大范围内存在连锁不平衡 (linkagedisequilibrium ,LD) ,5′端非编码区有一个重组。与拟南芥等的研究结果类似 ,选择压力对不同的区域作用不同。 3′端非编码区核苷酸多样性程度最高 ,是平衡性选择的结果 ,编码区核苷酸变化符合中性突变假说 ,而
- 郝岗平郝岗平吴忠义曹鸣庆Dominique Brunel黄丛林黄丛林
- 关键词:拟南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