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创
-

-

- 所属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毛炜

- 作品数:128被引量:64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脏病 肾康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中药
- 徐鹏

- 作品数:48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衰竭 雷公藤内酯 三醇 水通道蛋白
- 刘旭生

- 作品数:306被引量:2,905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中医 慢性肾衰竭 黄春林教授 中医药疗法
- 田瑞敏

- 作品数:22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包被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髓 雷公藤内酯 免疫
- 赵代鑫

- 作品数:41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通脉口服液 血液透析 中药复方 益气活血
- 益母草碱激活p62/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8
- 2023年
- 为探讨益母草碱(leonurine,Leo)对erastin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在体外构建erastin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模型,检测Leo对铁死亡细胞活力、细胞状态、铁死亡相关指标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首先,体外培养HK-2细胞,CCK-8法检测10、20、40、60、80、100μmol·L^(-1)的Leo对正常HK-2细胞活性的影响,以此确定Leo的安全给药剂量范围;用铁死亡经典诱导剂erastin诱导铁死亡细胞模型并筛选出合适的造模浓度;CCK-8法检测Leo(20、40、80μmol·L^(-1))及阳性药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1、2μmol·L^(-1))对铁死亡模型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其次,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入核激活情况,并筛选后续机制研究的最佳浓度;进一步用透射电镜观察铁死亡发生的特征性显微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变化,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测定试剂盒检测GSH含量。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各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通路蛋白p62及Nrf2下游蛋白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表达,探讨Leo对HK-2铁死亡调控作用的具体机制。结果显示,Leo在浓度为10~100μmol·L^(-1)时对正常HK-2细胞活性无影响,表明该浓度范围的药物对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HK-2细胞活性随着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浓度的增高而降低,5μmol·L^(-1) erastin能够显著诱导HK-2细胞发生铁死亡;与模型组相比,20、40、80μmol·L^(-1)的Leo呈剂量依赖性提高HK-2细胞活性,并且能有效改善细胞形态;80μmol·L^(-1) Leo能显著上调HK-2细胞核中Nrf2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Leo可以显著改善erastin造成的铁死亡特征性显微结构损伤,抑制细胞内ROS的释放,升高GSH含�
- 吴爱君吴爱君黄丽华陈乃清王晓婉黄丽华毛炜黄清明徐鹏黎创
- 关键词:益母草碱肾小管上皮细胞P62
- 从水通道蛋白角度探讨活血利水法治疗急性肾损伤的内在机制被引量:12
- 2022年
-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以肾功能快速恶化及代谢废物蓄积为特征的严重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水、湿、瘀、毒”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应用活血利水法清除互结之水湿、瘀血、浊毒是中医治疗AKI的重要原则。水通道蛋白(AQPs)是肾脏水液代谢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同时也深度参与了AKI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与AKI的预后密切相关。AQPs是大量活血利水方药的关键作用靶点之一。从AQPs与AKI核心病机“水、湿、瘀、毒”的内在关系出发,探讨活血利水治疗AKI的现代科学内涵,为临床防治AKI提供思路。
- 陆智昇徐鹏胡天祥黎创黎创黄丽华王晓婉黄丽华田瑞敏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水通道蛋白活血利水法
- 荞麦壳药包
- 1.省略其他视图;;2.本外观设计产品设计名称:荞麦壳药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是:用于医疗;;4.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5.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是:立体图。
- 毛炜邹川赵代鑫刘惠梁晖黎创苏镜旭蔡寸卢富华谢小宁吴翠翠李绮文黄春林刘旭生
- 文献传递
- 人参总皂苷与三七总皂苷对高糖刺激下腹膜间皮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与三七总皂苷对高糖刺激下腹膜间皮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建立稳定的细胞培养模型,加入2.5%腹膜透析液作用3h,吸弃后加入终浓度为100μg/mL的人参总皂苷与三七总皂苷,分别于24h、48h后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GF-β1和FN的水平。结果:高糖腹透液刺激后,在24h、48h腹膜间皮细胞分泌FN及TGF-β1均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高糖刺激后的腹膜间皮细胞培养24h,与高糖组比较,三七总皂苷能抑制FN分泌(P<0.01);人参总皂苷培养24h、48h均能降低FN的水平(P<0.01)。人参总皂苷培养24h能减少高糖刺激后腹膜间皮细胞分泌TGF-β1(P<0.01),三七总皂苷培养24h、48h均能降低TGF-β1的水平(P<0.05,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及人参总皂苷对高糖培养24h的腹膜间皮细胞分泌FN、TGF-β1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人参总皂苷对FN分泌的抑制持续时间更长,三七总皂苷对TGF-β1分泌的抑制持续时间更长。
- 赵代鑫黎创韩凌
- 关键词:人参总皂苷三七总皂苷间皮细胞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机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有效成分、潜在靶点及通路,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传统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建立益肾化湿颗粒有效成分与靶点数据库。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MIM)、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 GKB)、治疗靶标数据库(TTD)和药物作用靶点数据库(DrugBank),筛选慢性肾小球肾炎相关基因及靶点。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筛选蛋白互作(PPI)网络得到核心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活性成分-核心靶基因”网络。最后,利用基因本体(GO)数据库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258个中药活性成分靶基因,2143个慢性肾小球肾炎靶基因,132个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益肾化湿颗粒活性成分靶基因。其中,核心靶基因分别是原癌基因FO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8、MAPK3、MAPK14、MAPK1)、原癌基因JUN等。177个益肾化湿颗粒有效活性成分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相关。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益肾化湿颗粒主要参与11种分子功能、10项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涉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7(IL-17)、低氧诱导因子-1(HIF-1)、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可通过槲皮素、柚皮素、山奈酚、黄芩素等有效成分,调节原癌基因等靶点,介导FOS、MAPK、AGE-RAGE、HIF-1等相关通路,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过程,发挥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作用。益肾化湿颗粒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性调节作用和潜在目标,为今后深入探寻机制与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 胡天祥黄贵锐毛炜毛炜徐鹏黎创谢晨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网络药理学靶点
-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一体化治疗方案浅析
- 慢性肾衰竭(CRF)是进展性的疾病,病理损伤形成后很难逆转,需要终身治疗与调理;单一的治疗方法只能解决某方面的问题,故需要多种疗法的综合与互补.因此,我们提出CRF在治疗上应该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 徐鹏黎创毛炜刘旭生
-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的研制
- 2024年
- 目的 构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为中医湿证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明确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涉及的概念及其内涵,构建理论框架,建立中医湿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维度。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纳入的动物实验类文献,构建湿证动物模型评价宏观条目池,筛选并提取核心条目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基于文献研究结果形成专家重要性评分问卷,分析各条目得分的重要程度分布、重要性均值、变异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综合文献分析、专家重要性评分及专家具体意见,删除不能满足“重要性评分均值≥2.04”“变异系数≤30%”“文献评价中出现频率≥2%”三个条件中至少一个的条目,初步构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结果 以神态形态、自主活动状态、体表特征、饮食、二便、舌象、运动行为学评估作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的7个维度。经过筛选共纳入文献348篇,形成包含72个条目的饱和条目池,筛选优化后获得38个核心条目,因子分析抽取16个公因子,进一步聚类分析成2类,分别命名为“湿从热化证”和“湿从寒化证”。专家重要性评分结果表明,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59 (P<0.05),提示专家整体意见趋于一致,协调程度高,结果可靠。其中,至少50%专家认为“非常重要”的条目为舌苔厚腻、肛周污秽、大便溏薄、懒动、大便不成形、神态萎靡6条,所有条目重要性评分均值的中位数为2.04 (1.73,2.37)分。变异系数范围为19.73%~53.38%。经过专家评价,最终形成了包含33个条目的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及相应的评判湿证成模标准。结论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信度及可操作性,经实测数据考评其特性
- 黎创黎创田瑞敏徐鹏刘铭家田瑞敏卢钊宇蓝涛华王晓婉张蕾
- 关键词:湿证动物模型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文献系统性评价
- 2008年
- 目的:对2002~2006年国内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文献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检索、筛选得出文献222篇并制定量表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1)方法学方面:206篇(92.7%)文献没有具体随机方法设计的描述;217篇(97.7%)没有提及盲法设计;仅4篇(1.8%)分析了退出、失访及脱落病例;91篇(41.0%)未能事先确定疗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仅有12篇(5.4%)能完全以疗效指标的统计结果为依据推断结论,22篇(10.0%)能结合样本的代表性进行推广性的结果讨论。(2)专业研究方面: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仅有58篇(26.1%)文献设立了中医辨病辨证标准,133篇(59.9%)未设立纳入标准,159篇(71.6%)未设立排除标准;在治疗措施上,固定处方的有172篇(77.5%),固定剂量的有135篇(60.8%);疗效判定指标设计上,有116篇(52.3%)只采用自拟标准,49篇(22.1%)未能明确区分主要终点指标和次要终点指标;不良事件的描述上,有197篇(88.7%)未提及。结论:所纳入文献不论从方法学方面还是专业研究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只有提高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水平,才能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文献的质量,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 吴一帆刘旭生于晓瑜黎创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文献计量学
- “去宛陈莝”理论视角下膜性肾病湿瘀证的辨治阐释被引量:7
- 2021年
-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瘀血为标。本文以膜性肾病的“湿证”、“瘀证”为切入点,基于“去宛陈莝”理论探讨膜性肾病以“通”为则的治疗原则,进而提出膜性肾病在治疗的早期就应积极祛除体内郁积之水湿、化除体内郁久之积血,使气血津液流通如常,促进膜性肾病的早期缓解。
- 刘娟徐鹏徐鹏梁星黎创包崑
- 关键词:膜性肾病湿证瘀证
- 肾科饮食配餐转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肾科饮食配餐转盘,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表面覆盖有可与底盘中心轴同轴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开有多个窗口以供底盘的表面外露。本实用新型利用可旋转的转盘与底盘配合,使得转盘上的窗口位置成为一个可以读取到底盘...
- 刘旭生毛炜吴一帆卢富华黎创张蕾邓丽丽刘惠傅立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