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国
作品数: 88被引量:477H指数:12
  • 所属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春辉
作品数:25被引量:115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阿米卡星 ALI/ARDS 重度脓毒症
吴春荣
作品数:20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ALI/ARDS 重度脓毒症 白色念珠菌 降钙素原
徐丹
作品数:14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阿米卡星 ALI/ARDS 重度脓毒症 机械通气
谢娟
作品数:48被引量:408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清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急性脑梗死
张羽
作品数:24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清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脑梗死 肺疾病
重组人活化蛋白C与脓毒症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近年来,对脓毒症(sepsis)、重度脓毒症(severe sepsis)、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乃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病理生理学发展的理解和认识愈来愈深^[1],ICU内抗生素治疗、血液动力学及呼吸系统支持等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展^[2]。尽管如此,在危重患者中,
唐建国诸杜明
关键词:重度脓毒症抗生素治疗重组人活化蛋白C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脓毒性休克
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湿热内蕴证)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对湿热内蕴型脓毒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且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型患者160例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各8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7日、第14日的急性胃肠损伤分级(AGI)、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D-乳酸、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前白蛋白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AGI、APACHEⅡ、中医症状评分、MTL、GAS、D-乳酸、IgG、IgA、CD3+、CD4+/CD8+、前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日、第14日,两组GAS、D-乳酸、AGI分级、APACHEⅡ、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MTL、IgG、IgA、CD3+、CD4+/CD8+、前白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与西医治疗组比,中西医结合组GAS、D-乳酸、AGI分级、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MTL、IgG、IgA、CD3+、CD4+/CD8+、前白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死亡案例,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可明显改善湿热内蕴型脓毒症患者急性肠道损伤的中医症状,可能与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降低改善胃肠功能、增强免疫、改善营养状态有关。
王泽田王丹吴春荣徐丹齐越孙科远王余民唐建国
关键词:脓毒症薏苡附子败酱散湿热内蕴型
蛛网膜下腔穿刺无脑脊液流出二例被引量:9
2005年
在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时,操作者常会遇到解剖层次清晰或能够较肯定地认为穿刺针针尖已进入蛛网膜下腔,然而针尾并无脑脊液流出或抽不出脑脊液,此时,难以确定穿刺是否成功.本院近年来对两例此种患者行影像学诊断,均发现有腰椎管狭窄症存在,并认为其可能是蛛网膜下腔阻滞无脑脊液流出的原因之一,现将两例报道如下:
唐建国董有海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穿刺蛛网膜下腔阻滞腰椎管狭窄症影像学诊断穿刺针操作者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色念珠菌深部侵袭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色念珠菌体内播散变化及机制。方法:大鼠分为5组:空白加假手术组、白色念珠菌感染加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白色念珠菌感染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头孢哌酮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5、24、48、72、96 h检测血液中白色念珠菌载量变化,并在96 h处死大鼠,检测肠壁、肠系膜淋巴结、肺、肾部位的白色念珠菌载量。同时检测白色念珠菌体内播散前后基因SAP1、SAP4表达变化。结果:①白色念珠菌感染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血液中白色念珠菌载量在术后24 h达到最高峰(8.56×10~9 CFU/L),随后逐渐下降,但术后48 h又逐渐升高。白色念珠菌感染加假手术组在术后5 h即可检测到白色念珠菌,其载量随着术后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其余各对照组术后血液中几乎检测不到白色念珠菌。②术后96 h白色念珠菌感染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各器官处白色念珠菌载量为:肺(1.60±0.32)×10^(8 )CFU/g,肾(1.22±0.29)×10~6 CFU/g,肠系膜淋巴结(8.41±1.44)×10~8 CFU/g,肠(1.13±0.37)×10^(11 )CFU/g。白色念珠菌感染加假手术组大鼠各器官处白色念珠菌载量为:肠系膜淋巴结(4.25±1.56)×10~8 CFU/g,小肠(6.23±1.58)×10~8 CFU/g,肺、肾部位均未检测到白色念珠菌。头孢哌酮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仅能在小肠检测到白色念珠菌的存在:(2.73±0.48)×10^(4 )CFU/g,其余部位未检测到白色念珠菌。其他组各器官部位均未检测到白色念珠菌。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侵袭血流的白色念珠菌表达基因SAP4增加。相反,在白色念珠菌突破肠黏膜屏障时基因SAP1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腔内大量定植的白色念珠菌易突破肠黏膜屏障侵袭入血引起念珠菌血症和系统性念珠菌病。基因SAP4在白色念珠菌体内播散时发挥重要作用。
严蕾吴春荣王晨杨春辉唐建国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白色念珠菌肠黏膜屏障炎症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V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雾化治疗组(雾化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8例),比较雾化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临床治愈率、细菌学反应、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雾化组患者7 d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3%vs 52.6%,P<0.05)。以敏感菌株进行分层,雾化组患者的7 d和28 d临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雾化组患者细菌载量在治疗过程中迅速降低,对照组患者细菌载量在治疗前3 d内有明显降低,但后期未见明显下降。2组患者的病死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及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尤其是对阿米卡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VAP,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但对患者病死率、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影响。
李虎杨春辉薛杨勇徐丹崔宇慧唐建国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雾化疗法机械通气铜绿假单胞菌
NLRP3炎性小体在白念珠菌脓毒症小鼠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及作用
2021年
目的:研究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白念珠菌脓毒症小鼠重要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NLRP3炎性小体在白念珠菌脓毒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成对照组、脓毒症组(24 h, 48 h),经尾静脉注射白念珠菌建立白念珠菌脓毒症感染模型,在感染后的24 h、48 h处死小鼠并检测相关指标。取各组血液、肝、肺和肾组织匀浆在血平板上培养后检测其计数,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以及IL-18含量;qRT-PCR检测各组织匀浆中NLRP3、ASC、caspase-1中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监测各组织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白念珠菌菌液(2.5*108 CFU/mL, 1 ml/10g)可导致小鼠发生白念珠菌脓毒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中的小鼠3种组织匀浆及血清中IL-1β、IL-18表达水平升高;与24 h组相比,3种组织匀浆中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量在感染48 h后显著升高,并且肝脏和肾脏中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在感染后24 h就显著升高;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可见NLRP3、ASC、pro-casepase-1和caspase-1 p20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不同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的表达量随感染时间而增加。与24 h组相比,在48 h组中,NLRP3蛋白在肝、肾、肺组织表达量显著升高(p β和IL-18的释放而发挥促炎作用。
王泽田刘建军唐建国
关键词:白念珠菌脓毒症
念珠菌黏附相关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细胞壁蛋白研究进展
念珠菌是人体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可导致浅表或深部组织感染,甚至致血流引起念珠菌血症和播散性念珠菌病.黏附是念珠菌引起机会性感染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受黏附蛋白的精确调控.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细胞壁蛋白(GPI-CWP)家族中...
唐建国严蕾
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描述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结果①2016年—2020年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共2557例,符合研究条件的共130例,真菌性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1%。②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其发生与性别、年龄、导尿管留置时间有关,与年份无关。③尿病原体培养以白念珠菌为主(42.5%),其次为光滑念珠菌(31.3%),热带念珠菌(19.4%),近平滑念珠菌(4.5%),其他念珠菌(2.2%)。④对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原发疾病脑卒中、抗生素种类、感染前血白细胞计数,感染前灌肠5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中,结果提示糖尿病(P<0.001,OR=5.488)、原发疾病脑卒中(P=0.009,OR=2.782)、感染前血白细胞计数(P=0.014,OR=3.515)、感染前灌肠(P=0.001,OR=3.567)是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ICU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治疗原发疾病及基础疾病,同时应警惕灌肠后所致的肠源性污染。
朱俊峰周子阳胡万超唐建国
关键词:真菌尿路感染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的浓度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糖肽类抗菌药)的浓度。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3.2)=6.5∶8.5∶85,流量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6nm;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为内标。结果血清万古霉素在1~100mg·mL-1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24.09x-0.08(n=7,γ=0.999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10%。结论该测定方法可靠,可用于临床血清万古霉素的浓度监测。
季闽春薛杨勇唐建国杨春辉杨耀芳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
双下肢屈曲挤压CPR与标准CPR的比较:一项前瞻陛多中心试验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BPLE-CPR)与标准心肺复苏(S-CPR)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华东地区7家医院急诊科(院前)和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院内)收治的成人心脏停搏(C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用BPLE-CPR或S-CPR进行CPR。数据登记采用Utstein模式。主要观察指标为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次要观察指标为出院存活率,ROSC患者CPR持续时间、复苏期间血压、≤24 h和〉24 h的存活率、出院患者脑功能评分(CPC)等。结果共有279例完成数据登记,BPLE-CPR 142例,S-CPR 137例。BPLE-CPR组ROSC率、〉24 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均显著高于S-CPR组〔ROSC率:63.4%(90/142)比29.2%(40/137),〉24 h存活率:56.7%(51/90)比45.0%(18/40),出院存活率:43.0%(61/142)比20.4%(28/137),均P〈0.01〕。BPLE-CPR组ROSC患者CPR持续时间明显短于S-CPR组〔min:10(5,15)比20(11,30),P〈0.01〕,CPR期间收缩压明显高于S-CPR组〔mmHg (1 mmHg=0.133 kPa):92.0(80.0,110.0)比73.5(65.5,80.0),P〈0.01〕。存活出院患者中,BPLE-CPR组CPC 1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S-CPR组〔24.6%(15/61)比10.7%(3/28),P〈0.01〕。结论BPLE-CPR在ROSC率和出院存活率等方面均优于S-CPR,且操作简单,易于向普通民众推广。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TRC-13003150。
李向刘建军田锐唐建国王瑞兰汪六运周同好黄慧
关键词:心脏停搏自主循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