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裕
作品数: 40被引量:88H指数:4
  • 所属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温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陈镇国
作品数:58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轴 学龄期儿童
陈嘉玮
作品数:15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屈光 儿童 胰岛素强化治疗 眼轴
蔡剑秋
作品数:84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角膜地形图 ORBSCAN 深低温保存 角膜移植 眼表疾病
林思思
作品数:15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频域OCT 短期随访 儿童
施明光
作品数:207被引量:461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角膜 儿童 角膜地形图 散光 婴幼儿
青光眼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方法横断面研究。应用中文版国家眼科研究所-视功能调查问卷-25对54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4~6个月(下文简称为"术后")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量表调查,选择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青光眼患者术后QOL总分(59.12±20.12)比对照组总分(87.55±5.96)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1,P=0.000);除色觉外,其他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眼部疼痛"、"社会功能"、"色觉"领域得分较高,均>70分。分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t=0.750,P=0.456)、不同青光眼类型(t=0.750,P=0.457)、不同青光眼持续时间(t=1.594,P=0.117)QOL得分差异无统计意义;术后停止药物治疗组QOL得分(67.49±19.30)高于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组(52.89±1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04);按就诊时病情严重程度分3级分析显示不同组间QOL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4,P=0.000);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对青光眼患者术后QOL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F=1.427,P=0.250;后者F=1.605,P=0.211)。结论青光眼手术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人明显偏低,其中就诊时病情程度轻、术后无需药物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张亚辉王若洁张加裕蔡剑秋
关键词:青光眼生活质量
胰岛素强化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比敏感度与眩光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对比敏感度与眩光敏感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4例(108眼),利用Takagi CGT-1000自动GS检查仪对所有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进行6个月随访.随访时间点分别为强化治疗前和强化治疗后3个月、6个月。采用重复设计的方差分析和LSD法两两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变化。结果强化治疗后3个月对比敏感度在6.3°、2.5°、1.6°、1.0°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1、3.298、2.808、3.275,P均〈0.05);治疗后6个月,对比敏感度在2.5。和1.0。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6、2.059,P均〈0.05)。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个月各频段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强化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眩光敏感度各频率段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布于1.092-3.046,P值均〉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短期内能一定程度改善视功能,延缓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损害的进展。
陈镇国陈嘉玮林思思钟洪亮张加裕田蓓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眩光
Medpor填充联合钛网植入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整复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Medpor填充联合钛网在眼眶爆裂性骨折中疗效。方法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20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钛网修复,Medpor材料填充,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眼球内陷、复视、眼球运动、视力等变化,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5个月。结果随访期内没有出现Medpor和钛网脱出和排斥现象。所有患眼手术前后视力无下降。术后所有患者眼球内陷症状均得到矫止,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相差均〈2mm。各方向眼球运动基本到位。18例复视消失,治愈率为90%,1例复视改善但仍存在,1例复视无改善。结论Medpor联合钛网植入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整复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韩晓晖张加裕蔡剑秋施明光
关键词:MEDPOR钛网眼眶爆裂性骨折
学龄期儿童屈光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眼生物学参数、身高、体重等因素对学龄期儿童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眼科门诊7~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共计1656例(1656只眼)。测量每位儿童身高、体重,采用IOL...
张加裕陈镇国
关键词:屈光状态前房深度学龄期儿童
文献传递
洞头县老年居民翼状胬肉患病情况分析
2010年
目的调查温州市洞头县55岁以上居民翼状胬肉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洞头县乡镇随机选择9个调查点,受检总人数为1750人。采用手持式裂隙灯行眼部检查,明确翼状胬肉诊断及分期、分级。结果洞头县老年居民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为33.4%,男性患病率(38.7%)高于女性(28.5%),病变部位以鼻侧多见占93.4%,Ⅲ、Ⅳ级翼状胬肉多见,分别占41%和36%。结论洞头县老年居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翼状胬肉患病率存在差异。翼状胬肉患病率较高可能与长期沿海户外劳动、接受长时间高强度紫外线照射和海风侵袭有密切关系。
冯旺强苏小夏王爱君张加裕
关键词:翼状胬肉患病率渔民
Medpor填充联合钛网植入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整复中的疗效评价
韩晓晖蔡剑秋张加裕施明光
随机点立体视图点大小和密度对弱视儿童立体视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间距视力表对经治疗后的弱视儿童视力的影响,应用计算机立体视检查系统研究随机点大小和密度对经治疗后的弱视儿童立体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研究对象为13例弱视儿童患者。用单个视标、1/4倍、1/2倍、1倍、2倍间距拥挤视力表分别检查13例弱视儿童的视力,比较使用5种视标间距视力表所得检查差异。应用计算机立体视检查系统对13例儿童进行立体视检查,分别按3种不同密度和4种不同随机点大小的检查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不同间距视力表检查弱视儿童平均视力分别为(0.577±0.039)、(0.412±0.033)、(0.469±0.033)、(0.515±0.039)、(0.554±0.045),成对比较显示不同组别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当随机点的大小固定时,密度不同随机点对儿童立体视锐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随机点密度相同时,大小不同随机点对儿童立体视锐度影响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弱视儿童有拥挤现象,拥挤现象没有影响其随机点立体视锐度的检查,提示随机点立体视图视差信息的机制和视觉对精细视标的分辨机制不同。
王强张加裕徐进陈镇国
关键词:弱视立体视视力
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发育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7~14岁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发育情况。探索其与屈光度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眼科门诊7~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共计521例(1042只眼)。采用IOLMaster人工晶状体生物测量仪测量各屈光参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散瞳后验光测得静态屈光度。分析前房深度发育情况及不同屈光状态的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发育情况。结果(1)随着年龄的增长,7~14岁学龄期的儿童前房深度随之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年龄段儿童的左右眼之间的均值相近,且生长发育趋势相近(均P〉0.05)。(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前房深度均逐渐增大,同一年龄段男性前房深度大于女性前房深度(均P〈0.01)。(3)儿童前房深度与身高正相关(P〈0.01)。(4)前房深度随近视度数增高而增大,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的前房深度的发育受到身高、性别及屈光度数的影响,与身高呈正相关,同一年龄段,男性前房深度大于女性。双眼前房深度发育同步。低中度近视的儿童前房深度增大。
陈嘉玮林思思张加裕王强钟洪亮蔡达秋陈镇国
关键词: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
短期随访胰岛素强化治疗黄斑区视功能和形态变化
陈镇国卢纯洁张加裕林思思陈嘉玮钟洪亮田蓓魏文斌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CT
鼻腔泪囊吻合术中植入硅胶管疗效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鼻腔泪囊吻合手术中植入硅胶管与无植管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植入硅胶管与无植管术后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
张加裕冯一帆蔡剑秋查屹
关键词:鼻腔泪囊吻合术硅胶管META分析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