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盛基
-

-

- 所属机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吕康银

- 作品数:106被引量:50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人力资本 经济学分析 减贫 区域经济
- 朱金霞

- 作品数:18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贫富差距 收入差距 财产 绩效 人力资源管理
- 金喜在

- 作品数:111被引量:4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灵活就业 就业 劳动就业 体面劳动 劳动力
- 徐雄彬

- 作品数:22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日语 日语教育 人才本土化 朝鲜族 殖民地
- 兰岚

-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最低工资制度 劳动力市场 最低工资 失业率 就业效应
-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劳动供给效应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争议的焦点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最低工资劳动供给效应进行分析。笔者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考察最低工资劳动供给效应,结果显示,最低工资对劳动供给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同样,经济增长也对劳动供给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失业率对劳动供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据此,提出提高立法层次、统一工资标准的内涵、统一最低工资调整时间,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等建议。
- 兰岚金喜在李盛基
- 关键词:最低工资失业率劳动力市场
- 中国对日劳务输出的特点和趋势被引量:4
- 2012年
- 一、中国对日劳务输出的方式
二战结束后,日本禁止企业雇用外籍劳动者。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1981年,法务省正式在签证类别上设立了"研修"的在留资格,以这种变通办法引进外籍"研修生"来日本研修,缓解劳动力不足。
- 宋德玲李盛基
- 关键词:劳务输出劳动力短缺日本经济研修生劳动者
- 中国农村财政支出的减贫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
- 贫困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一个国家贫困人口占有较大的比重,不仅影响该国的经济增长,而且还影响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是一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经济,而贫困不仅是市场效率问题,更是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解决贫困问题...
- 李盛基
- 关键词:财政支出农村贫困脉冲响应函数贫困分解
- 文献传递
-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分解被引量:4
- 2014年
-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调研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分析,报告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收入差距主要成因。通过采用Oaxaca-Blinder的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存在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劳动者的个体特征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教育的作用尤其突出;在排除了个体特征的影响之后,对于农村居民的歧视解释了城乡收入差距的47.1%,歧视仍然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社会不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实证结论可知,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该从教育投入、教育质量和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给予农村足够的支持。
- 朱金霞吕康银李盛基
- 关键词:城乡收入收入差距农村经济劳动经济
- 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劳动者薪资报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不同行业就业量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最低工资制度与各行业就业量的关系,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体现出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合理性方面各有偏重,仍需进一步完善。
- 兰岚金喜在李盛基
- 关键词: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就业效应
- 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及地区差距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缓解劳资矛盾的政策措施之一,其建立与否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是否合理一直是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定量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各省市、自治区失业率的政策效果,结果显示,部分省份的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产生影响,而大部分省份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不显著;若最低工资标准维持在社会平均工资的30%时,既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
- 李盛基吕康银徐雄彬
- 关键词:最低工资失业率
- 人力资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的空间计量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通过构建距离衰减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Benhabib-Spiegel模型探讨人力资本空间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取决于考察省区人力资本水平、邻近省区人力资本水平,以及考虑地理距离的考察省区技术追赶效应;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邻近省区人力资本对考察地区TFP增长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各省区若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就必须选择均衡适度的人力资本配置结构。
- 王文静刘彤李盛基
- 关键词: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
- 教育收益率差异对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教育数量和质量的收益率对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吉林省城乡教育数量和质量的收益率具有显著差异,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均高于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教育数量或者教育质量的提高均能够促进吉林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教育数量可以通过教育质量的改善提高其投资回报率。教育数量和质量交互项对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数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缩小城乡各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的作用。因此,应从确立城乡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 李盛基曲秉春金露
- 关键词:城乡教育收益率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利用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和贫困的影响,并运用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和减贫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低保制度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迁移式扶贫政策和农民市民化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低保制度会促进劳动供给;农村低保支出对农村的减贫效果较差,产生"负向激励效应",虽然能够缩小农村贫困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制度并不是减贫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才是减贫的主要动因。农村低保制度要充分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率。
- 李盛基吕康银朱金霞
-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脉冲响应函数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政策效果分析——以农村健康水平为视角
- 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从20世纪中旬萌芽到发展、辉煌,再到80年代逐渐衰落的过程。80年代后,我国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再加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导致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 李盛基
-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卫生服务公共政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