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梧挺
-

-

- 所属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
相关作者
- 张欣

- 作品数:1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传世文献 环境史研究 论题 史料搜集 生态
- 战继发

- 作品数:30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青年编辑 传统史学 弘光 古代清官 廉吏
- 陈鑫

- 作品数:1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传世文献 环境史研究 论题 史料搜集 生态
- 朱宇强

-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水灾 生态 开元 传世文献 环境史研究
- 赵九洲

- 作品数:22被引量:76H指数:7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系
- 研究主题:环境史 衰败 燃料 兴衰 环境史研究
- 汉唐时期“海东”地理含义的历史变迁被引量:2
- 2013年
- "海东"一词在汉唐文献中的地理含义有着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指称朝鲜半岛北部与辽东地区,到后来的泛称渤海以东地区。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中原地区的海上交通线的开辟与发展以及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政权之间的势力消长。
- 胡梧挺
- 关于北宋版《通典》所见之“靺羯”——对“靺羯”一词的文献学考察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将中华书局校点本《通典》中对"靺鞨"的记载与北宋版《通典》进行对比,并结合《集韵》的记载,作者认为"靺鞨"在《通典》等唐代文献中主要写作"靺鞨",其读音很可能是"wa jie",而"靺鞨"则由于《太平御览》对"靺鞨"读音的误注,以讹传讹并最终取而代之。
- 胡梧挺
- 鬼神与生死:中古鬼神之病及相关问题研究
- 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古时期“鬼神之病”的具体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若干问题。“鬼神之病”是在古人观念中由“鬼神”等超自然事物导致的疾病之总称。古人基于对“数术身体”的理解,将人的气息有无与心口冷暖情况视为生死的最后界限,因...
- 胡梧挺
- 关键词:中医理论辩证施治中古时期
- 文献传递
- 唐代东亚麝香的产地及其流向——以渤海国与东亚麝香交流为中心
- 2018年
- 药材是一种具有特定产地和疗效的特殊资源,因此,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世界,药材常常作为一种贸易品流通于各地区间。就唐代东亚地区而言,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各国间就存在药材交流,而渤海国由于地处东北亚交通线的核心地带,又与唐、日本等长期交往,因此,在当时东亚药材的流通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其与唐及日本的药材交流也见于中日史籍的记载。遗憾的是。
- 胡梧挺
- 关键词:渤海国《唐六典》《通典》《元和郡县图志》
- 渤海“振(震)国”名号新探——以唐朝册封周边民族爵号类型为视角被引量:2
- 2014年
- 关于渤海"振(震)国"名号的含义,国内外学界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唐朝册封周边民族爵号类型的分析,认为"振(震)国"并非国号,而是王号,其含义是"扬国家之威,救国家之急",而这里所说的"国家"是指"大唐"。
- 胡梧挺
- 关键词:唐代周边民族
- 从“海东盛国”到“辽东盛国”:隋唐至宋元地理观演变之一例
- 2014年
- "海东盛国"本来是史籍中对渤海国的称呼,但元代修撰的《辽史》却将之改为"辽东盛国",这主要是由于"海东"作为地理名词的内涵,随着时代的不同发生了变化。这一字之差体现出从隋唐到宋元时期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地理观的变化。
- 胡梧挺
- 关键词:地理观念
- 唐代东亚麝香的产地及其流向——以渤海国与东亚麝香交流为中心
- <正>药材是一种具有特定产地和疗效的特殊资源,因此,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世界,药材常常作为一种贸易品流通于各地区间。就唐代东亚地区而言,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各国间就存在药材交流,而渤海国由于地处东北亚交通线的核心地带,又与...
- 胡梧挺
- 文献传递
- 唐宋时期对小儿啼哭的认识与止啼之术
- 2020年
- 唐宋时期,人们对小儿啼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认识,既将之视为与小儿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又把它看做小儿某种诉求未被满足的表现。成人为了避免小儿啼哭对日常生活秩序造成过多干扰,采取了满足、恐吓及医疗等手段,以求儿童止啼。啼哭成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互动的一个媒介。
- 胡梧挺
- 关键词:唐宋时期
- “土地极寒,不宜水田”:日本遣渤海使眼中的渤海国风土与疾病
- 2023年
- 在古代东亚医疗观念中,特定地域的“风土”(自然地理与风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致病因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代日本对渤海国的风土与疾病都形成了独特的认识。通过对日本史料记载的永忠通信以及遣渤海使所配备药剂清单的梳理与分析可见,入唐学问僧永忠根据亲身见闻在其通信中提到的“土地极寒,不宜水田”是当时日本人对渤海国风土的基本认识,而因“不伏水土”所造成的呕吐下痢、瘟疫毒气及疮肿等则被认为是日本遣渤海使团在渤海国最易罹患的疾病。其中,又以霍乱与瘟疫最为突出,甚至被日本人视为渤海国的“风土病”。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渤海国与日本在“风土”上的显著差异,加剧了遣渤海使团罹患霍乱与瘟疫的风险。
- 胡梧挺
- 关键词:渤海国风土疾病
- 唐代东亚麝香的产地及其流向——以渤海国与东亚麝香交流为中心
- <正>药材是一种具有特定产地和疗效的特殊资源,因此,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世界,药材常常作为一种贸易品流通于各地区间。就唐代东亚地区而言,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各国间就存在药材交流,而渤海国由于地处东北亚交通线的核心地带,又与...
- 胡梧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