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道达
-

-

- 所属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国斌

- 作品数:548被引量:2,920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癌 结直肠癌 胃肿瘤 先天性巨结肠
- 陶凯雄

- 作品数:521被引量:2,538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肠间质瘤 胃肿瘤 胃癌 结直肠癌
- 卢晓明

- 作品数:117被引量:67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癌 肠内营养 腹腔镜辅助 胃肿瘤
- 陈剑英

- 作品数:36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细胞周期 结肠癌 肿瘤抑制基因 乳腺肿瘤
- 童强

- 作品数:181被引量:75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癌细胞 P27KIP1 超声内镜 早期食管癌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被引量:4
- 1995年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普外科(430022)陈道达十二指肠损伤分为开放性、闭合性二类,开放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表现,相似于其它开放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一般来说,诊断不会有多大困难。在钝挫性腹部外伤时,多为闭合性,此时,如破裂部位为十二...
- 陈道达
-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 胆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 1992年
- 过去一直认为胆囊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其报道日渐增多。由于胆囊腺瘤被普遍认为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
- 陈道达白植军
- 关键词:胆囊肿瘤
- 生存蛋白Survivin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生存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进一步研究化疗前后Sur vivinmRNA表达的差异。方法 :用RT PCR法研究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及人胃癌组织化疗前后SurvivinmRNA表达的变化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化疗药物处理前SurvivinmRNA的表达率为 2 5 % ,接受化疗的细胞株表达率为 70 % ;术前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SurvivinmRNA表达率为 60 % ,术前未接受化疗的表达率为 3 5 % ,差异显着。正常胃黏膜细胞未检测到Survivin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同的结果。结论 :Survivin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并且接受化疗后Survivin表达率增高 。
- 陈振勇陈道达朱鹏郑海
- 关键词:胃肿瘤
- 结肠肛管粘膜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42例报道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腹经肛门切除中、下段直肠癌,经肛门行结肠、肛管粘膜吻合术治疗距齿线2~5cm的42例低位直肠癌。结果:全组无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1~11年,术后局部复发率7.1%。5年生存率85.7%,半年后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结肠肛管粘膜吻合术是低位直肠癌合理、安全的术式。
- 尤伟陈道达
- 关键词:直肠肿瘤直肠结肠切除术
- RNA干扰靶向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技术能否有效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质粒表达载体pU6-EGFR-shRNA-1和pU6-EGFR-shRNA-2;脂质体瞬时转染后24、48、72、96、144 h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GFR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5组:A组:LoVo细胞组;B组:Lipofectamine2000组;C组:对照载体HK组;D组:pU6-EGFR-shRNA-1组;E组:pU6-EGFR-shRNA-2组。结果D组E组细胞转染shRNA后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G_0~G_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对数生长期延迟,以48 h效果最显著,和A组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干扰作用降低。结论两条EGFR-shRNA均可有效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EGFR表达,阻滞更多的细胞位于G_0~G_1期,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细胞增殖。
- 陶凯雄吴相柏王国斌陈道达张宁李新明
- 关键词: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大肠癌脱噬作用
- 腹腔粘连大鼠血清、腹腔灌洗液中IL-6、IL-8及TNF-α的变化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腹腔粘连大鼠血清、腹腔灌洗液中白介素 - 6 (IL- 6 )、白介素 - 8(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变化。方法 通过造成腹壁和盲肠浆膜的均一缺损制成大鼠腹腔粘连模型。术后 1、 3、 5、 7d取外周血和腹腔灌洗液测定 IL- 6、 IL- 8和 TNF- α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术后血清及腹腔灌洗液 IL- 6、IL- 8和 TNF- α升高 (P<0 .0 5或 P<0 .0 1)。
- 王勇陈道达田元张锦辉
- 关键词:腹腔粘连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
- 逆行高选迷走神经切断的研究被引量:5
- 1995年
-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后溃疡复发率高的原因:①迷走神经的解剖变异;②手术操作困难。均可导致胃底、体神经的分支切断不完全。针对该原因我们设计一改进HSV,1990年9月起实验研究,采用HRP神经逆行追踪等方法证明设计手术切断胃底、体迷走神经支配完全,胃窦“鸦爪”支迷走神经保留完好。
- 陈道达尤伟陶凯雄周友生胡进松田元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迷走神经切断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4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VEGF-C的表达,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mRNA在4株大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VEGF-C在53.2%的大肠癌患者中呈阳性表达;VEGF-C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的表达,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浸润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的位置、浸润深度和血管浸润均无明显相关。VEGF-CmRNA表达于大肠癌LoVo及LoVo-5-Fu耐药细胞株。结论VEGF-C的表达可能参与肿瘤淋巴管生成,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许天文陈道达陈剑英郑勇斌连彦军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大肠癌细胞株癌组织标本淋巴管浸润血管浸润
- 十二指肠胃泌素瘤被引量:1
- 1999年
- 1对胃泌素瘤认识的演进自从1955年Zolinger和Elison[1]描述了第1例卓-艾综合征(ZES,难治性消化性溃疡、高胃酸分泌和胰腺胰岛细胞瘤)以来,胃泌素瘤一直被认为主要位于胰腺。1960年Gregory[2]首次从ZES病人胰腺肿瘤中分离...
- 张建平陈道达
-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泌素瘤
- 运用腹腔镜技术根治性切除直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外科技术根治性切除直肠恶性肿瘤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腹腔镜技术根治性切除57例直肠肿瘤的手术方式与临床资料,其中高位直肠癌8例,中位直肠癌19例,低位直肠癌21例,肛管癌9例。结果55例在全腹腔镜或其辅助下完成根治性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36±25)min,平均出血量(85±38)mL;术后无伤口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漏、狭窄;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肿瘤标本切除长度(26.35±13.26)cm,切除淋巴结数目(12.35±9.67)个;随访4 ̄36个月,2例术后14个月、18个月腹腔广泛转移死亡。结论运用腹腔镜外科技术根治性切除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且在理论和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可,值得推广。
- 陶凯雄王国斌陈道达卢晓明龙跃平蒋春舫蔡开琳韩高雄张波王继亮
-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肿瘤根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