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玲
作品数: 52被引量:106H指数:6
  • 所属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广西 南宁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袁志刚
作品数:80被引量:24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线粒体DNA 家系 精氨酸酯酶 蛇毒 帕金森病
胡启平
作品数:58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精氨酸酯酶 蛇毒 线粒体DNA 鼻咽癌 医学遗传学
马军
作品数:36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精氨酸酯酶 蛇毒 线粒体DNA 家系 鼻咽癌
舒伟
作品数:37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家系 TIE2 早衰 大鼠肝星状细胞 肝星状细胞
林有坤
作品数:176被引量:34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壮族 红斑狼疮 艾滋病
富钟瘰螈与广西瘰螈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比较解剖被引量:5
1998年
富钟瘰螈的舌和齿比广西瘰螈的略发达,雄性消化道远长于雌性的,个体的两肺长度差异也较后者大。
马军袁志刚方玲
广西汉族早老症家系三例病例研究--线粒体DNAD-环区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1个早老症家系中3例儿童早老症(HGPS)患者线粒体DNA D-环区(D-loop区)突变是否呈现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例HGPS患者及其父母、8例正常老人(正常老人组)的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结果正常老年人线粒体DNA D-loop区较Cambridge序列存在较多的突变位点,HGPS患者与正常老人组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单体型与其母亲一致;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发生新突变,也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存在差异。结论该家系3例HGPS患者在7岁前未发生线粒体DNA D-loop突变累积,且不同年龄患者均未见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推论线粒体DNA突变不是该家系HGPS患者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
李福记吴华裕韩焕钦陈凤平覃霞吕宇林有坤舒艳张伟峰方玲胡启平袁志刚舒伟
关键词:早老症D-LOOP区突变
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泄殖系统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用解剖学技术研究和比较了富钟瘰螈Paramesotriton fuzhongensis和广西瘰螈Paramesotriton guangxiensis的泄殖系统。结果显示两种瘰螈的泄殖系统基本相同,仅生殖腺在颜色和形状上稍有差异。它们具有后位肾,雄螈肾脏由副睾肾和尾肾组成。但雄螈尾肾发出的多条集尿管并不通往后位肾管而是向后汇合成副尿管通往泄殖腔。后位肾管主要起输精作用,而副尿管则负责输尿。结果揭示雄性泄殖管道有功能分离的趋势,这在两栖类中处于较高进化水平。
马军胡启平方玲陆俊佳侯伟袁志刚
关键词:两栖动物泄殖系统解剖学
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英文有声读本制作感想
2016年
制作《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英文有声读本,以帮助临床医学双语班和全英班的学生精准阅读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核心内容,并满足他们"听"的学习愿望。以《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中文读本为蓝本,将其翻译成英文文本,再录制为音频文件,最后读本印刷成书并附光盘。读本经临床医学2014级双语班和2015级全英班学生阅读,大多数认为"听"的学习方式对医学英语专业词汇的学习帮助很大。《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英文有声读本的制作是医学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探索医学翻译之路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周昌站韦龙方玲黄美霖曾秋丽万伊航
晖晖的故事
2020年
导读:儿童早老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OMIM 176670)是一种极端罕见且严重过早老化性疾病,全世界的发病率只有1/400万~1/800万。progeria这个词在希腊语是衰老的意思,造成儿童早老症的罪魁祸首是LMNA基因的突变,LMNA基因定位于1q21.1-21.3上,全长56.7kb,共有12个外显子,经可变剪切编码lamin A、lamin C和lamin B 3种核纤层蛋白,核纤层蛋白纤维在形态上似一层“纱布”一样紧贴内核膜,在支撑核膜结构、参与核膜构建以及维持细胞核的机械稳定性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LMNA基因突变后制造出“异常”的Lamin A蛋白,有缺陷的Lamin A蛋白摧毁了核纤层网架,破环了细胞核的稳定性,正是这种不稳定性导致了儿童早老症的发生。
方玲谢茵(图)
关键词:机械稳定性核纤层蛋白A蛋白
胃、肠癌细胞MTT法药敏试验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对胃癌、肠癌细胞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 MTT分析法对人体原发性癌细胞标本 (其中 15例胃癌 ,13例肠癌 )进行 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胃癌、肠癌细胞对 10种化疗药物均敏感 ,其中以 THP、DDP、MMC、5 - Fu对胃癌、肠癌细胞的抑制率较高。结论 :MTT法对临床化疗用药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黄洪柯方玲
关键词:MTT法药敏试验胃癌肠癌药物疗法
临床误诊与医生思维方法的关系
1999年
临床误诊并非个别现象,有学者统计80至90年代临床误诊率为25~30%,还有的学者对各种疾病死亡者作病理检查,发现生前误诊率达48%左右。误诊率如此之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医生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偏离医学道德原则,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诊断的技术设...
周华珍方玲
关键词:临床思维方法临床误诊临床医生医学伦理学前列腺特异抗原基本功
一个中国汉族皮肤和粘膜多发静脉血管畸形家系的单倍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家系的遗传方式,文章对一个中国汉族皮肤和粘膜多发静脉血管畸形(Mucocutaneous venous malformations,VMCM)家系进行了临床诊断。家系中连续5代都有患者,男女患者比例约1: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患者皮肤、口腔粘膜、舌头以及四肢等处可见蓝紫色、突出皮面、质硬、压之不褪色的瘤体,组织病理学显示,静脉血管的管腔极不规则,部分管壁存在缺失,部分管壁明显增厚。患者无消化道出血史,无心脏和脑部异常,临床诊断为VMCM。为了进行致病基因的定位和单倍型分析,采集了家族中26人的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并设计微卫星引物进行了连锁和单倍型分析。两点间连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D9S1121处有最大LOD值为Z=5.38(θ=0.00),单倍型分析的结果提示,致病基因定位于9号染色体短臂上D9S1121和D9S161之间约7 cM的范围内。文章首次报道了中国汉族VMCM家系,其致病基因定位定位于9p,与已报道的欧洲家系相同。用4个微卫星标记D9S1121、D9S 169、D9S161和D9S248确定了该家系致病基因的单倍型,为不同种族和人群VMCM疾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舒伟林有坤华荣罗彦彦方玲许淑茹何娜马军胡启平李晓龙袁志刚
关键词:血管畸形汉族
广西壮族线粒体DNA9-bp缺失频率的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广西不同地区壮族的mtDNA Region V区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PAGE和直接测序广西地区壮族样本线粒体DNA Region V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广西壮族样本中只发现标准型和短型两种多态。广西壮族的9-bp缺失频率平均为18.94%;其中广西南宁、柳州、百色和河池等地区的壮族9-bp缺失频率分别为22.22%、14.58%、12.50%和22.45%(P>0.05)。结论: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壮族人群的9-bp缺失频率虽有所不同,但没有明显差异。
季米娜胡启平窦霄云马军方玲袁志刚
关键词:壮族线粒体DNA
TLR5rs5744168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吴飞云林有坤方玲袁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