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跃华
-

-

- 所属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廖亿粦

- 作品数:31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流动力学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术后镇痛 七氟醚
- 钟瑜婷

- 作品数:14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硬膜外麻醉 全身 全麻插管 苏醒期躁动 苏醒
- 张岳农

- 作品数:46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血流动力学 腹腔镜 超声引导 应激反应
- 曾志文

- 作品数:34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神经阻滞
- 曾志文

- 作品数:17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氯胺酮 胸腹腔镜 手术中 食管癌根治术 支气管镜检查
- 右旋美托咪啶辅助基础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辅助基础麻醉行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宫腔镜下宫颈息肉电切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麻醉方法均采用基础麻醉(舒芬太尼0.2μg/kg,布托啡诺0.02mg/kg),D组麻醉前十分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5μg/kg,15min内注射完毕,维持量0.2μg/(kg·h)至术毕),N组用同样方式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5min(T1),给药后10min(T2),扩宫颈(T3),膨宫时(T4)术中电切时(T5),术毕10min(T6)的MAP、HR、SPO2,评估并记录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在扩宫颈、膨宫和电切时的疼痛评分(数字疼痛评分法),4~6分采用心理安抚,酌情追加布托菲诺1mg,7分以上追加舒芬太尼5μg,处理后仍>7分改用静脉全麻,同时该患者剔出本次研究。记录患者术中的用药总量;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D组在扩张宫颈、膨宫以及电切时的疼痛评分及用药总量较N组明显减少(P<0.05);与N组患者相比,D组患者能得到更恰当的镇静效果(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D组比N组明显减少(P<0.05),D组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基础麻醉行宫腔镜下宫颈息肉电切术能有效减少精神类药物的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患者术前、术中的紧张心理,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更加舒适,增加满意度。
- 钟瑜婷廖亿粦林跃华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基础麻醉妇科宫腔镜手术镇痛
- 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PC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足月妊娠。ASAⅠ~Ⅱ级初产妇 ,随机分为A ,B两组 ,每组 3 0例。A组采用PCA泵注入 0 12 5 %布比卡因 +0 .0 0 16%芬太尼。锁定时间 15min。B组为对照组 ,分娩过程未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 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用药前 ,与B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产妇的产程 ,剖宫产率 ,尿潴留发生率 ,出血量等比较无差异。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和出生后 5min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
- 林跃华刘辉英曾金祥邓健芳
- 关键词:布比卡因芬太尼分娩镇痛低浓度
- 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观察
- 目的:探讨芬太尼在丙泊酚无痛人流中的作用和用法。方法:60例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缓慢静注丙泊酚2.5mg/kg;B组缓慢静注芬太尼2.0μg/ kg+异丙酚2 mg/kg;C组于术前5分钟先静注芬太尼1.0μg...
- 林跃华
- 文献传递
- 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对感染性休克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对感染性休克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以依托咪酯,维库溴铵和芬太尼等全身麻醉,每组15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1h(T2)及术后24h(T3)共3个时间点取动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2和T3时CRP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与T1比较、T3与T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是一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小剂量氯胺酮除了具有麻醉、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有效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对感染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
- 陈伟元曾志文张岳农林跃华
- 关键词:氯胺酮感染性休克C反应蛋白
- 剖宫产用高浓度(0.7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致脊神经损害
- 2009年
- 目的:讨论有关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0.75%布比卡因致脊神经毒性损害的可能性原因分析。方法:通过8例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医疗事件调查.发现2例为短暂性神经症状群(TNS).经治疗后2周内恢复;6例为双下肢功能障碍(瘫痪).观察了18个月,部分病例恢复。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对腰-硬联合麻醉用高浓度布比卡因致脊神经毒性损害的可能性与相关因素作充分的论证。结论: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发生严重脊神经损害与高浓度(0.75%)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明显有关,值得重视。
- 陈秉学林跃华
- 关键词:剖宫产术神经毒性
- 静-吸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 2002年
- 林跃华
-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治疗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处理方法差异分为高浓度组(0.5%)和低浓度组(0.375%),每组各60例。高浓度组产妇采用高浓度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低浓度组产妇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浓度组产妇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短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产妇的不良反应低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和高浓度无显著差异,虽然阻滞持续时间较短,但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钟瑜婷林跃华
- 关键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
- 甲亢病人行双瓣膜置换术一例被引量:1
- 2003年
- 林跃华陈伟元
- 关键词:双瓣膜置换术甲状腺机能亢进并发症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麻醉药物的镇静和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麻醉药物的镇静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身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ASA分级Ⅰ或Ⅱ级子宫肌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组(右美托咪定0.4 μg·kg^-1·h^-1,n=30)、B组(右美托咪定0.2 μg·kg^-1·h^-1,n=30)和C组(未用药,n=30).比较A组、B组和C组术前和术后1 h、12 h和24 h的镇痛(VAS评分)效果和镇静(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三组一般资料、术后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心率等、以及术后患者对镇痛效果和镇静效果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5,P>0.05),A组和B组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A组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低于B组(F=11.250,P<0.05;F=21.181,P<0.05).Ramsay镇静评分则高于C组[(3.67±0.18)比(2.13±0.11)],满意度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96.67%比73.33%、46.67%,χ2=25.953),Ramsay镇静评分和满意度则均高于B组(均P<0.05).三组术后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压(F=0.362,P>0.05)、脉搏氧饱和度(F=0.978,P>0.05)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68,P>0.05).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可促进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麻醉药物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其中以0.4 μg·kg^-1·h^-1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廖亿粦钟瑜婷邓靖单林跃华黄典
-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检查子宫切除术镇痛
- 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的效果
- 2013年
-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至2011年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130例,年龄在80~96岁,ASAⅡ~Ⅲ级。将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于L3-L4穿刺采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于L2-L3穿刺采用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快,(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麻醉后与术前比较波动较大(P<0.05)。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麻醉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麻醉平面可控性强、呼吸循环影响小等优点,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高龄患者的手术麻醉。
- 曾志文俞润英张岳农钟瑜婷林跃华王文贤
-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麻醉髋关节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