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碧
作品数: 16被引量:42H指数:5
  • 所属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

相关作者

王缨
作品数:45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顺铂 小柴胡颗粒 组方
倪静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 老年 美罗华
马婷
作品数:26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学 平喘合剂 儿童 中医药疗法 古代中医
倪静
作品数:7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长链非编码RNA 下调 胃癌细胞增殖 胃癌MGC-803细胞
马婷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 老年 美罗华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分析
2024年
为了研究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并基于此分析对此类患者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干预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以便为医疗行业应对此类病症的老年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整理该院自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来医院血液科就诊的患者资料,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和要求,按照年龄为60岁及超过60为标准确认为老年ITP患者,从中选取了115年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下文统一以ITP代表该病症)患者,并分析了这些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了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进行了记录、整理、总结分析,主要分析老年ITP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所记录的内容有出血情况和出血量,预后方式和效果、骨髓象等。结果 研究对象有115例,并且都为60岁及以上的老人,年龄在60~91岁,平均年龄(67±0.65)岁,其中男性52例,女性63例。在这些研究对象中,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多,且越严重,出血现象、出血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也在提高。并且老年ITP患者中存在Th1/Th2免疫平衡紊乱,IFN-γ、IL-10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显著升高的表现。而从预后效果分析,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越差,有效性相对较低,60~69岁年龄范围内的患者治疗效率明显较高。有些患者甚至在治疗期间,因基础疾病,如肺部、心脏心脑血管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死亡,死亡例数占5.2%,还有部分老年ITP患者在治疗期间因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而继发感染,人数达到了25例。结论 老年ITP患者由于年龄较大,临床表现较为严重,且随着年龄增大,出血概率以出血量都大为增加,治疗效率也明显较差,存在多种不良表现和安全风险,并且老年ITP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感染还会造成病患死亡,因此临床上对于老年ITP患者的治疗方式需要审慎考虑[1]。
苗静汤林王瑾碧
关键词:老年
扶正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扶正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进行探讨。方法:以70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一组成员列入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加以治疗,另外一组成员列入观察组联合扶正散结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进展、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下降、肝损害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扶正散结汤联合化疗治疗取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得以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倪静王缨王瑾碧
关键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率
HIFU合中药对胰腺癌镇痛疗效及临床受益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对胰腺癌患者镇痛作用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群体队列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胰腺癌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1例接受HIFU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结果:观察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53.3%,P<0.01;观察组临床受益率74.2%,对照组33.3%,P<0.01。提示:高能聚焦热疗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能加强对胰腺癌的镇痛作用,提高临床受益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王瑾碧葛信国王缨孙文辉曹杰周俭蒋小燕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中药胰腺癌镇痛
竹节香附素A通过下调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HOTAIR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竹节香附素A是否可通过下调人胃癌细胞中HOTAIR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细胞株HGC-27、MGC-803、SGC-7901和胃黏膜上皮正常GES-1细胞中HOTAIR的表达。将胃癌MGC-803细胞分别用HOTAIR特异性小干扰RNA、竹节香附素A、siHOTAIR+竹节香附素A处理,并与阴性组对照,分别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三组胃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HOTAIR在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用si-HOTAIR沉默HOTAIR表达后,胃癌细胞增殖得到抑制。竹节香附素A对胃癌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竹节香附素A可下调胃癌细胞MGC-803细胞中HOTAIR表达水平(P<0.05)。竹节香附A与si-HOTAIR联合运用可明显下调HOTAIR表达,与单纯si-HOTAIR处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竹节香附素A可能通过下调胃癌MGC-803细胞中HOTAIR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马婷王缨王瑾碧倪静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胃癌MGC-803细胞
改良R-CHOP方案治疗老年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R-CHOP方案治疗老年B细胞NH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9例老年B细胞NHL患者,采用改良R-CHOP方案化疗(美罗华375mg/m2 dl,环磷酰胺750mg/m2 d2、4,长春新...
王缨王瑾碧马婷倪静
关键词:美罗华老年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年
目的探究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治疗以及预后中的临床评价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入的所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开展研究,设为实验组,应用PDD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检验。同时收录该院同期60名健康体检人员的一般资料及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4~6个疗程结束后,评价治疗前后,治疗有效及无效者之间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数值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血清指标均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数据为(18.65±3.67)μmol/L,对照组数据为(17.25±2.97)μmol/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8,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客观总缓解率为85.00%。结论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数据会出现明显增长状况,而采用PDD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缓解率,同时也能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数值。除此之外,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低对治疗效果的判定以及预后估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王瑾碧王缨倪静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改良R-CHOP方案治疗老年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R-CHOP方案治疗老年B细胞NH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9例老年B细胞NHL患者,采用改良R-CHOP方案化疗(美罗华375 mg/m2,第1天,环磷酰胺750 mg/m2,第2天、第4天,长春新碱1.4 mg/m2,第2天,表阿霉素60 mg/m2,第3天、第5天,地塞米松10~15 mg,第2~6天。21~28 d为1个疗程,共4~6个疗程),化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中7例达到CR,9例PR,无一例因化疗不良反应中断化疗或死亡。结论:改良R-CHOP方案对于老年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安全有效的。
王瑾碧王缨马婷倪静
关键词:美罗华老年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行健汤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存质量及疲乏状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行健汤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存质量及疲乏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癌因性疲乏患者45例,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均为脾气虚证,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行健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疲乏程度改善情况、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健汤能明显改善癌因性疲乏患者疲乏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马婷王缨王瑾碧倪静李华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
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联合消积止痛散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HIFU)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接受3~12次(平均6次)HIFU治疗,同时服用中药消积止痛散,对照组30例接受健择化疗。结果观察组CR3例,PR9例,PD3例,有效率38.7%,进展率9.7%;对照组CR1例,PR6例,PD14例,有效率23.3%,进展率46.7%;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进展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临床受益率67.7%,对照组36.7%,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能下调CA199、CEA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E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CA199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5.6±11.7)个月较对照组(8.3±7.0)个月明显延长,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3.5%、77.4%、51.6%、38.7%、3.2%;对照组分别为83.3%、56.7%、26.7%、6.7%、0%,其中1年、2年生存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无皮肤灼伤、胃肠道穿孔、胰瘘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无Ⅱ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能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肿瘤标志CA199、CEA有下调作用,无明显毒副反应。
葛信国王缨孙文辉曹杰周俭王瑾碧仲英李涛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胰腺肿瘤毒性
低剂量环孢素A联合激素治疗慢性ITP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低剂量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应用环孢素A(3 mg/kg)加泼尼松,对照组应用长春新碱加泼尼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ITP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王瑾碧王缨马婷倪静
关键词:低剂量环孢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