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立天
-

-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心元

- 作品数:102被引量:22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小儿 儿童 胃食管反流 神经母细胞瘤 急腹症
- 沈中阳

- 作品数:899被引量:2,23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供肝 儿童 肝移植治疗
- 邓永林

- 作品数:201被引量:5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治疗 再次肝移植 供肝
- 郑虹

- 作品数:319被引量:80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治疗 肝细胞癌 活体供者
- 朱志军

- 作品数:539被引量:1,224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儿童 活体肝移植 供肝
- 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病例组反流率、反流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手术组反流率和反流持续时间均较病例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5),半排时间延长(P<0.05);与病例组比较,手术组胃排空率升高(P<0.05),其半排时间缩短(P<0.05),而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动态胃排空显像是动态、定量评价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排空能力、反流状况及其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 李剑明陈立天于树鹏徐微娜张彩霞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胃排空反流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原位肝移植后并发脾动脉窃血综合征四例被引量:2
- 2007年
- 原位肝移植后的脾动脉窃血综合征(SASS)可导致肝动脉血流量低,灌注不足,血栓形成、闭塞,进而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移植物功能丧失。我中心在2005年共完成肝移植641例,其中有4例发生SASS,现报告如下。
- 陈立天沈中阳郑虹朱志军邓永林潘澄陈光
- 关键词:肝动脉血流量移植后并发肝功能异常血栓形成
- 胃食管反流胃肌电活动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正常儿与胃食管反流 (GER)患儿的胃肌电活动特点 ,认识小儿GER的病因及病理生理特征 ,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和指导。方法 :对 2 0例正常儿及 2 0例GER小儿进行胃电图监测 ,记录主功率 (DP)、主频率等指标。结果 :GER患儿主频值明显减低 ,胃电节律紊乱 ,以胃动过速为主。GER患儿大多存在胃动力障碍。结论 :胃动力障碍 ,胃 -幽门窦 -十二指肠蠕动不协调是造成GER的主要因素。
- 陈立天张继红李心元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胃电图
- 消化道胃肠起搏细胞分布的解剖学研究
- 2004年
- 陈立天李心元
- 关键词:胃肠起搏细胞分布消化道肠道运动CAJAL间质细胞ICC
- 小儿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治疗体会
- 2003年
- 目的 报告小儿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3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生长缓慢 ,症状不典型 ,以腹部疼痛时轻时重、右上腹肿块为主 ,均手术摘除肿瘤。结论 小儿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以腹部肿块为主 ,B超、CT和X线钡餐透视是主要检查手段 。
- 陈立天李心元吕庆杰
- 关键词: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儿童
- 供肝快速切取术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分析
- 2009年
- 在供肝严重缺乏的条件下,提高供肝切取的质量,尽量减少技术原因造成的供肝浪费尤为重要。笔者回顾性研究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方器官移植中心2004年1月-2008年8月间完成的1600例供肝切取手术,就供肝切取的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 陈立天沈中阳朱志军郑虹邓永林潘澄臧运金
- 关键词:肝移植肝切除术尸体脂肪肝灌注
- 胃食管反流动物模型及其病理生理演变的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新生哺乳动物造成胃食管反流的各种因素及其演变。方法 采用新生猪仔 ,制成破坏食管下端、食管裂孔防反流机制、胃壁部分浆肌层切除及幽门十二指肠不全梗阻等 4组模型 ,与对照组统一喂养。并采用钡餐透视、胃食管测压、pH值监测及胃肠激素的检测 ,系统观察各实验猪仔发生反流及转归的病理演变。结果 证实胃食管反流是综合因素所造成 ,胃蠕动缓慢、排空障碍是造成反流的主要因素。结论 胃食管的防反流机制是综合协调完成的。
- 张东威李心元陈立天刘鑫潘恩源肖福大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疾病模型病理生理
- 小儿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点
- 2002年
- 陈立天李心元吕庆杰
- 关键词:儿童病例报告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 生物电起搏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利用胃生物电音响治疗仪和生物反馈的原理 ,研究治疗小儿胃排空障碍。方法 :对 2 5例GER患儿采用便携式胃电记录仪记录进餐规律 ,记录主功率 (DP)、主频率 (DF)、正常慢波百分比 (N % )、胃动过缓 (B % )、胃动过速 (T % )百分比及不稳定系数等指标。参考胃电图记录的主频率结果选择适当的刺激参数 ,对患儿进行胃生物电起搏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胃电参数的变化及患儿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儿经胃生物电起搏治疗后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胃电节律趋于正常 ,餐后 /餐前功率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结论 :胃生物电起搏治疗可改善GER临床症状 ,使胃电节律紊乱正常化 ,协调胃 -十二指肠正常蠕动 。
- 陈立天张继红李勇李心元荣道建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胃电图生物电反馈
- 胰胃吻合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胰胃吻合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例内镜治疗失败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开腹探查、切除胰肠吻合口,采用单层捆绑式胰管胃黏膜吻合术进行残胰消化道重建。观察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从胰肠吻合至诊断胰肠吻合口狭窄的时间分别为72、37和21个月。3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37、210、120 min,出血量为210、350、180 mL。术后未出现胰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症状缓解,术后随访23、58和15个月未再发作。结论对于内镜治疗失败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病人,胰胃吻合术特别是单层捆绑式胰管胃黏膜吻合术是可考虑采取的手术方案。
- 王许安蔡炜龙翁昊吴文广周学平陈立天龚伟王平王雪峰刘颖斌彭淑牖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