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波
作品数: 61被引量:434H指数:14
  • 所属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济南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刚
作品数:40被引量:317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网络药理学 股骨头坏死 生物信息学 分子机制 补肾活血胶囊
李刚
作品数:85被引量:610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网络药理学 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生物信息学 分子机制
徐展望
作品数:175被引量:873H指数:15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碎补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李念虎
作品数:120被引量:408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柚皮苷 补肾活血方 骨性关节炎 骨水泥渗漏 中医药疗法
李刚
作品数:99被引量:562H指数:14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中医药疗法 中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胸科
相关转录组分析鉴定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被引量:2
2023年
背景: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罕见的滑膜炎性病变,早期诊断缺乏相关生物标志物,m RNA已被证实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及相关转录组分析鉴定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发病机制,以用于疾病鉴别诊断。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相关的滑膜组织微阵列数据集,并用Network Analyst分析鉴定差异表达基因(P <0.05)。使用疾病数据库检索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相关的基因,并与差异表达m RNA取交集得到最终差异表达基因。利用Bio GPS对特异性基因进行组织/器官定位。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KOBAS 3.0和GSEA 4.1.0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并运用多重计算方法鉴定核心基因。利用Cytoscape构建竞争性内源性RNA(Ce RNA)网络。GEO数据集验证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此外,通过Xcell网站分析64种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的浓度,并计算丰度分数。结果与结论:在GSE175626数据集中共鉴别出2 546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 317个差异m RNA和229个差异长链非编码RNA。与疾病数据库中的相关基因取交集后最终得到7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0个被Bio GPS识别。与骨性关节炎患者相比,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免疫反应等方面。Cyto Hubba筛选出15个核心基因,MCODE识别出4个基因簇模块。GEO数据集验证了12个差异性表达核心基因。免疫与基质细胞去卷积分析发现12个核心基因与部分免疫细胞均有密切关系。结果表明:IL-6、TNF、CD163、KRAS、FN1、HMOX1、GAPDH、IL1B、PTPRC、MAPK1、CCR2、NFKBIA可能是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SNHG14-hsa-mi R-206-FN1和XIST-hsa-mi R-107-HMOX1/
刘源梁学振许波刘金豹李刚
关键词: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生物标志物
两种方式固定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后的力学稳定性被引量:20
2022年
背景: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L型"切口易发生皮瓣坏死等并发症,而撬拨复位后空心螺钉内固定可以很好地避免此问题,但仍然缺乏内固定效果的评价。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2种固定方式的固定效果与力学稳定性。方法:筛选1名男性志愿者(25岁,身高175 cm,体质量75 kg),应用断层CT对胫骨中段至全足行全层连续扫描。通过CT扫描数据,建立完整跟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分别行锁定钢板固定(锁定钢板组)及撬拨复位后空心螺钉加压固定(空心螺钉组)。对两组模型施加相同约束与载荷下比较2种固定方式的应力分布、位移情况及骨折块位移表现。结果与结论:(1)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应力集中于骨折线接触附近,最大Von Mises应力达53.948 MPa,横向空心螺钉相较纵向螺钉位移较大,最大位移达0.17537 mm;锁定钢板内固定应力与位移均集中于钢板中部螺钉孔附近,其最大Von Mises应力达129.95 MPa;骨折线位移空心螺钉组(0.01577 mm)小于锁定钢板组(0.02103 mm);(2)两组内固定的最大应力均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3)两组跟骨模型在距下关节附近发生最大位移;(4)结果表明,空心螺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具有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等优点,是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较为推荐的内固定方式。
温明韬梁学振李嘉程许波李刚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
手法复位治疗多发复杂性掌指关节脱位1例
2017年
复杂性脱位又称完全性脱位、不可复位性脱位。多发于食指,其次是拇指,其余指罕见,多因受过伸外力,关节囊掌板从掌骨颈部撕裂,掌骨头脱出于近节指骨基底的掌侧。从而掌板嵌压在两者之间,导致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与掌骨头关节面完全分离。因第3、4、5掌指关节由于其特殊解剖关系,第3、4、5掌指关节同时复杂性关节脱位国内外报道罕见,常常因为掌板嵌塞在近节指骨基底和掌骨头之间,严重阻碍近节指骨基底回位。单纯手法闭合复位非常困难,大多数患者往往需要行切开复位。许波收治1例第3、4、5掌指关节复杂性脱位患者,经手法成功复位后,掌指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无遗留畸形及疼痛无力等不适。现报告如下。
徐宝林李刚许波马良
关键词:手法复位掌指关节脱位多发
基于调查问卷结合临床考评分析医学本科生实习前培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解实习前培训对实习生的作用,分别在本科生培训前和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实习前培训的必要性。根据实习手册分项打分对比接受过和未接受过实习前培训的学生成绩,分析实习前培训的有效性。结果提示经过实习前培训,同学们对临床实习所急需了解和掌握的内容的熟悉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组的同学在临床能力与知识水平上明显优于未经过培训的同学,并且在总成绩上也优于未经过培训的同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了本科生实习前培训对本科生在实习前系统梳理所学知识,综合掌握实习所需的内容具有很大的意义。
李念虎徐展望许波
关键词:调查问卷实习前培训医学本科生
两种手术方式对儿童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对儿童肱骨髁间骨折(髁间T型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儿童肱骨髁间T型骨折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肘关节功能按Casssbanm方法评价,并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肘关节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深部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异位骨化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间T型骨折的治疗,闭合复位内固定显著好于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愈合快,且切口小,术中出血少。
王立斌王庚任大蔚许波
关键词:切开儿童肱骨骨折
跗骨窦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跗骨窦综合征(STS)是运动医学和骨科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常因创伤或炎症等原因造成踝关节外侧跗骨窦区长期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加之跗骨窦区域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治疗方法尚未统一,造成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致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患肢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目前,临床上常依据CT、磁共振成像和距下关节镜等进行诊断和治疗,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忽视了传统中医药疗法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国家大力发展传统中医药事业的背景下,传统中医疗法势必成为未来诊疗发展的新方向。
刘恩旭许波许波刘金豹谢国鑫李刚
关键词:跗骨窦综合征影像学表现传统中医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桂枝牛膝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葛根桂枝牛膝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检索、筛选葛根桂枝牛膝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靶标蛋白,与已知调控GA的蛋白靶标取交集作为候选预测靶标蛋白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图。采用DAVID数据库对预测靶标进行GO功能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葛根桂枝牛膝汤方中共有143个活性成分。葛根桂枝牛膝汤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7-O-甲基异琥珀酸醇、山柰酚、豆甾醇、美迪紫檀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成分可能通过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坏死性凋亡通路等调控TNF、IL-6、VEGFA、IL-1β、EGFR等靶点治疗GA。结论:葛根桂枝牛膝汤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信号通路在GA的治疗中发挥抗炎和镇痛作用。
张敬周刘金豹许波刘源李刚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网络药理学靶点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六味地黄丸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在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过程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六味地黄丸组方的药物有效成分及其预测靶点;利用疾病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症相关疾病作用靶点;将获得的关键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完成PPI网络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关键靶点的富集分析;通过Auto Dock Vina等软件完成化学有效药物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六味地黄丸组方化学有效成分69个、药物靶点蛋白128个及药物与骨质疏松症共同相关靶点81个;获得了IL6、TP53、VEGFA、TNF、JUN、MAPK1、EGF、EGFR、ESR1、CAT等PPI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通过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药物代谢、雌激素反应调节与细胞抗缺氧、抗衰老等生物学进程,调控TNF、药物代谢过程、HIF-1、VEGF、雌激素调节等信号通路,参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调控网络中的关键靶点与相关有效成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结论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揭示了六味地黄丸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后续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及实验验证提供了目标与思路。
温明韬梁学振李嘉程李刚李刚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骨质疏松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探究葛根素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初步分析葛根素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与靶点。方法葛根素是中药葛根主要的提取物成分,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物质和化合物数据库(PubChem)以及药物靶标的蛋白质数据库(Binding DB)分析葛根素的相关作用靶点,再结合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公共数据库中关于葛根素的相关芯片,借助R语言分析得到差异基因;同时检索治疗靶点数据库(TTD)等10个疾病数据库获得股骨头坏死相关疾病靶点,明确葛根素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基因,由此获得关键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并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1)通过检索TCMSP、PubChem、Binding DB三个数据库共获得葛根素相关靶点61个;检索GEO数据库确定葛根素相关序列号为GSE85871的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筛选出311个差异基因;(2)检索TTD等10个数据库共获得股骨头坏死相关疾病靶点135个;(3)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14个关键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图;(4)通过DAVID在线分析功能富集显示,葛根素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学进程主要涵盖内皮细胞增殖的调节、血管的生成、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蛋白质磷酸化的调节等,信号通路主要表现为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能有效地分析GEO数据库的原始基因芯片数据,通过芯片内在的生物学信息分析不仅能识别目前已知的葛根素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关生物进程和信号通路,还能发现一些新的通路或生物学过程,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分子
骆帝梁学振刘金豹许波许波
关键词:葛根素股骨头坏死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
血清微量元素与营养素对骨坏死因果效应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2024年
背景:多项临床研究观察表明血清微量元素和营养素与骨坏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血清微量元素和营养素与骨坏死之间是否存在遗传因果效应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血清微量元素与营养素对骨坏死的因果效应。方法:暴露因素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来自已发表的UK Biobank数据库以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公开数据库。结局事件骨坏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来自FinnGen Biobank数据库。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7种微量元素和3种营养素与骨坏死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逆方差加权、MR-Egger和加权中位数等方法进行因果推断,计算F值统计量以确保工具变量的稳健性,采用Cochran’s Q统计法和留一法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MR-Egger回归法、MR-PRESSO进行水平多效性检验。使用PhenoScanner数据库剔除具有水平多效性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与结论:经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血清硒、磷酸盐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E与骨坏死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血清硒、维生素C、维生素E对骨坏死有保护作用,磷酸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骨坏死的风险。研究过程中没有发现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孟德尔随机化统计效力(Power值>80%)显示上述4项结果可靠,研究结果对于开发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骨坏死的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刘艺刘源刘金豹李念虎朱巍明许波
关键词:微量元素营养素骨坏死单核苷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