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凤
-

-

- 所属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包头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
相关作者
- 张美云

- 作品数:46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血浆D-二聚体 癌胚抗原 变化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
- 刘爱勇

- 作品数:24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血浆D-二聚体 癌胚抗原 D-二聚体 变化及临床意义
- 高辉

- 作品数:18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B7-H1 结直肠癌 分子靶向治疗 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
- 王云华

- 作品数:14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血浆D-二聚体 癌胚抗原 D-二聚体 发病风险
- 段爱文

- 作品数:19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血清微量元素 血清 护理 复发转移
-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微量元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妇女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1名健康妇女、78例乳腺癌手术前和61例乳腺癌手术后血清中Fe、Zn、Cu、Mn、Pb、Cd、Cr、N i和Mo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三组血清中有些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血清Fe、Zn、Cu、Mn的含量乳腺癌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Fe、Zn、Cu、N i的含量乳腺癌手术前患者明显高于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乳腺癌手术后患者血清Fe、N i的含量恢复正常,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Cu/Zn值(1.38)仍高于健康对照组(1.12),其它元素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种微量元素与乳腺癌发病有明显关系,Fe、Zn、Cu、Mn、N i可能与乳腺癌危险的发生有关,而可能Mo为乳腺癌保护因素。
- 李晓凤巴彩霞柴劲丁建丽高峰王燕
-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前血清微量元素
-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预测肺腺癌患者肺CT内并发结节属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比较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three-dimensional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3D CNN)的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CAD)模型的检测性能与具有良好经验水平的放射科医师(三级检测)在薄层CT上检测肺腺癌患者肺内并发的肺结节的预测效能。方法该三维模型系统回顾性分析1 800例在多个机构接受薄层CT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患者进行建模,并对结节预测的3D CNN模型进行重新培训,并辅以专家增强。依托病理结果并由放射科医师及临床医师组成的协商一致小组进行再标注,进行深度学习后对模型再优化而得出。选取2015年至2018年在包头市肿瘤医院初治的肺腺癌患者238例,筛选其中拥有并发肺结节的患者,每例患者选取特征性结节1~3枚(不包含原发灶)进行测试。拥有结节病理检测结果或经临床医师治疗后确认结节性质的患者共74例,结节数量171枚。利用该3D CNN系统检测以上结节的属性。后期可利用该系统的回溯对照功能管理评估肺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测试组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截断组使用改进后的3D CNN系统进行结节属性预测,测试重新训练的CAD模型的检测性能。人工组使用人工判定模拟正常三级放射科医师CT检查报告模式检测该结节属性的检测性能。最终比较二组结节属性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结果再训练CAD模型检测性能比放射科医师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敏感度:89.57%vs 76.07%;特异度:86.79%vs 77.78%;AUC:0.887 vs 0.769,P=0.012)。人工联合AI对肺腺癌内并发结节的预测结果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8.68%,AUC为0.943。结论重新训练的基于3D CNN的CAD模型是预测肺腺癌内并发肺结节性质以供后续管理的准确有效工具。
- 王智王智李晓凤
- 关键词:肺腺癌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与癌胚抗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测定与血清癌胚抗原做对比,探讨其变化水平在临床判断病情和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9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并选取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同时测定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消化道恶性肿瘤组,血浆D-dimer水平明显升高(P<0.01)。在胃癌无转移、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3组患者之间,血CE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与无转移组之间CEA及D-dimer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D-二聚体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评估的指标之一。
- 李晓凤张美云刘爱勇王云华
-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D-二聚体癌胚抗原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与癌胚抗原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及血清癌胚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及癌胚抗原浓度。结果: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组D-二聚体阳性率2...
- 李晓凤姚宝平段爱文张美云
-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心肌核素显像及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胸部放疗致心脏损害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心肌核素显像、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胸部放疗心肌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后行超声心动图、^(99m)Tc-MIBI核素心肌显像检查。结果放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室间隔室壁增厚率、左心室后壁室壁增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核素显像(MPI)和心肌酶阳性例数和敏感性接近,均高于心脏超声的敏感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核素显像与心肌酶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评价放射引起与诱发的心肌损伤,早期以心肌酶谱改变、核素心肌显像较有价值,晚期心脏超声较有价值。
- 李晓凤高辉单丽萍刘爱勇张美云曹怀宇
- 关键词:放疗核素心肌显像超声心动图
- B7-H1和Bcl-2在人结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分析B7-H1及Bcl-2蛋白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B7-H1及Bcl-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B7-H1及Bcl-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及B7-H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而且B7-H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C+D)与无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A+B)相比,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高-中分化的结直肠癌组织中,B7-H1阴性组Bcl-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7-H1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期随访中,死亡的患者均B7-H1表达阳性。结论:B7-H1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生存期相关,且在高-中分化肿瘤组织中,提示与Bcl-2联合检测可能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李晓凤巴彩霞袁海清张美云白雪峰高辉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基因,BCL-2肿瘤逃逸B7-H1
- 索拉非尼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 刘爱勇焦建峰刘和平王军房丽君李晓凤刘铮张苏丁力赵志英王昊王冉冉李佳杨洁
- 1.以骨肉瘤细胞系为研究对象,观察索拉非尼作用后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2.检测不同剂量索拉非尼作用前后ERK的表达变化,以探讨MAPK通路在骨肉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其索拉非尼的作用。3.检测不同剂量索拉非尼作用前后VEGF...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肉瘤治疗索拉非尼
- 组织因子抑制物-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TFPI-2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化学法检测11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5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FPI-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期、肿瘤临床分期及年龄、性别、吸烟史、淋巴结转移、肿瘤标记物NSE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FPI-2蛋白的表达率较癌旁正常组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着NSCLC临床分期的增高及出现淋巴结转移,TFPI-2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TFPI-2的表达与NSCLC患者是否吸烟、年龄、性别、病理分型、肿瘤大小及肿瘤标记物NSE无关。结论 TFPI-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可能具有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侵袭、转移的作用,可为将来NSCL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 李晓凤吕艺华娜日苏白雪峰王丽赵子龙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TFPI-2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与癌胚抗原的临床价值
- 目的:通过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测定与血清癌胚抗原做对比探讨其变化水平在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l)水平对消化道恶性肿瘤9...
- 李晓凤张美云刘爱勇王云华
- 关键词:消化系肿瘤病理诊断预后因素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变化水平在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50例健康对照组,9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
...
- 李晓凤张美云刘爱勇王云华
-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大肠癌D-二聚体淋巴结转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