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作品数: 61被引量:115H指数:6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若凡
作品数:20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TMR 血管生成 VE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形态学
王琳芳
作品数:90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精子发生 精子膜蛋白 睾丸 特异基因 人睾丸
缪时英
作品数:81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精子发生 睾丸 特异基因 人睾丸 基因
刘克
作品数:34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人体解剖学 TMR 解剖学 CB-HRP
王冬
作品数:10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血管生成 VEGF TMR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心梗
人结直肠癌细胞Drosha基因敲除细胞模型的构建
2014年
目的为研究核酸酶Drosha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利用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染色体同源重组技术,构建Drosha基因敲除的HCT116结直肠癌细胞模型。方法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Drosha基因的同源臂,构建Drosha的AAV病毒打靶载体,通过病毒的包装、感染、抗生素新霉素(G418)药物筛选、PCR以及Western blot鉴定获得基因敲除阳性细胞株,通过Cre病毒感染去除抗性基因,最终建立敲除Drosha基因的结直肠癌细胞模型。结果经过两轮打靶,分别将DNA双链上的Drosha基因去除并经Western blot鉴定,获得Drosha-/-阳性的HCT116细胞株。结论通过AAV病毒介导的染色体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Drosha基因敲除的HCT116细胞系。
李芸侨李尚泽宋伟王任先张晓东王琳芳
关键词:基因敲除同源重组结直肠癌
组蛋白H3K4甲基化酶对转录因子NF-kappaB下游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组蛋白H3第四位赖氨酸(H3K4)的三甲基化是活跃转录基因的标志。三甲基化的H3K4可通过招募各种因子,如通用转录因子TFIID、组蛋白乙酰化酶SAGA,参与基因转录激活过程。Set1是在酵母中发现的第一个H3K4甲基化...
王翔朱坤李尚泽杜润蕾张晓东舒红兵李联运吴旻
关键词:NF-KAPPABP65
文献传递
"解剖别人",也"解剖自己":《妇产科临床解剖学》再版序
2020年
由我国著名临床解剖学家钟世镇院士为荣誉总主编的《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分册之一《妇产科临床解剖学》(主编:郎景和、张晓东)2009年第1版自问世以来,颇受欢迎,早已告罄。藉此,编者进行了修订再版,郎景和、张晓东两位教授的"再版序"讲述了重要的解剖和外科理念,值得推荐一读。
郎景和张晓东
关键词:临床解剖学妇产科临床外科理念主编
1,9-二取代β-咔啉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2021年
目的初步探索1,9-二取代β-咔啉(CZY1-4)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方法CZY1-4是一种新合成的1,9-二取代β-咔啉,具有抗肿瘤潜力。采用CCK-8实验经过CZY1-4浓度梯度(0、2、4、6、10、15、20、25、30、40μmol/L)处理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出两种对药物较为敏感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喉癌细胞系Tu177与舌癌细胞系Cal-27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浓度梯度(0、2、4、6、8μmol/L)进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随后分别以2μmol/L与4μmol/L的CZY1-4处理Tu177与Cal-2724 h后进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相关蛋白表达量变化,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内自噬小体形成情况等。结果经过上述浓度的CZY1-4处理24 h后,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生长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Tu177与Cal-27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两者的克隆形成能力也被显著抑制(P<0.05);Tu177与Cal-27的迁移能力被显著抑制(P<0.01);Tu177与Cal-27的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P<0.001);Tu177与Cal-27凋亡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自噬相关蛋白ATG5与LC3B,Benclin1蛋白表达量增加,呈剂量依赖性;自噬小体形成显著增加(P<0.01);药物对被敲除ATG5后的Cal-27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1)。结论CZY1-4能显著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相关细胞系的生长、增殖作用,并抑制细胞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实验初步验证该药物主要通过调控ATG5促进细胞自噬的发生进而发挥抗肿瘤效果。
谢章弘张晓东曹日晖华清泉
关键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自噬肿瘤治疗
高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基因的化学全合成被引量:5
1990年
采用固相亚磷酰胺法合成了编码高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基因。该基因有300个碱基对,共编码94个氨基酸,其中92%以上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从该基因的两个方向均可被翻译成具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该基因选用了植物所偏爱的密码子,并间隔地插入了编码赖氨酸的密码子,使之所编码的蛋白质可被胰蛋白酶消化。
张晓东杨迪汪训明闵永洁谢毅王鄂生王启松
关键词:氨基酸基因
红细胞分化相关因子EDRF1的反义RNA下调蛋白激酶C-α mRNA的表达被引量:2
2001年
为了研究通过功能筛选得到的一个新的红细胞分化相关的全长cDNA(命名为EDRF1)的功能 ,选择K5 6 2细胞作为模型细胞来观察反义EDRF1表达对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快速构建 ,同时得到了正向和反向插入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EDRF1 S(sense)及pcDNA3 AS(antisense) ,并通过改进的LipofectAMINE细胞转染和G418筛选 ,得到了稳定表达的细胞株 ,进行基因组PCR鉴定 ,证明了转染的高效性。NorthemBlot试验的结果表明 ,反义载体转染的K5 6 2细胞中 ,EDRF1在mRNA表达水平上受到下调 ,提示EDRF1反义DNA的表达可能抑制了EDRF1mRNA的正常转录。进一步 ,γ 珠蛋白和PKC α的表达在反义构建质粒转染K5 6 2细胞中的表达均受到下调 ,这可能传递了红细胞分化的负反馈信号 。
王敦成张晓东王建安赖春宁黎燕沈倍奋
关键词:反义RNA红细胞分化蛋白激酶C-Α信号转导珠蛋白
SHP-1在人类癌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s)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s)的协调作用维持了细胞内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平衡,对生长、分化、代谢、迁移和存活在内的多种细胞过程至关重要。酪氨酸磷酸化异常是PTKs和PTPs活性失衡的结果,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SHP-1(Src homology region 2 domain-containing phosphatase 1)又称为PTPN6,是一种主要在造血细胞和上皮细胞中表达的非受体型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是一种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重要蛋白,其通过对靶分子去磷酸化调控细胞反应。另外在很多癌症中也都发现了SHP-1蛋白表达的异常。本文全面的总结了SHP-1在癌症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从SHP-1的基本结构特征、在不同癌症中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与发挥的作用,以及现阶段针对于SHP-1的靶向药物进行阐述,旨在通过对现阶段SHP-1研究的总结,为未来SHP-1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李超张晓东
关键词:SHP-1癌症免疫信号通路细胞周期
心肌血液供应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1997年
目的:为了研究脊椎动物心壁结构及血液供应方式的演变,探讨心肌血管重建术的机理。方法:采用墨汁灌注及组织切片染色法,对鱼、蛙、蛇、鼠心心肌的组织结构和心腔与心室壁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除蛙心壁全层均为海绵状心肌结构外,心壁均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一般为致密心肌组织,由冠状动脉供血。内层为海绵状心肌结构,由心腔直接供血。随脊椎动物的进化,心壁由海绵状结构逐渐演化为较致密的心肌组织,冠状血管不断发育,其供血范围逐渐增加,而心腔与心壁交通血管逐渐减少。结论:当冠状动脉阻塞时,可以模仿低等脊椎动物心肌的供血方式,在心壁重建与心腔相通的管道。
张晓东陶平夏家骝夏家骝陈莉
关键词:心肌血液供应比较解剖学心室腔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5
2001年
通过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纯化 ,获得一株单一类型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提纯的病毒粒子经SDS-酚抽提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组dsRNDA ,回收纯化第十片段S10。S10经DMSO变性 ,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PCR扩增后 ,克隆在pGEM T载体上。对重组子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克隆片段全长 76 3bp ,起始密码AUG位于 3~ 5残基 ,终止密码UGA位于 74 7~ 74 9残基。推测Dp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 2 4 8个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 2 8kD。和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多角体蛋白基因相比较 ,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89.3%和 97.6 %。
杜建宇张珈敏郭海涛张晓东胡远扬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
胎儿左心室壁血管与心腔交通的研究
1997年
目的:从发生学角度探讨心肌血管重建术的供血机理。方法:本文采用不同胎龄的人胎心13个,用墨汁灌注血管、组织切片染色法,观测左心室壁与心腔的血管交通状况。结果:显示人类胚胎早期的心脏,心室壁结构类似海绵状,心腔与心壁间存在着许多窦状通道。这类管道包括肉柱间隙、心肌窦样管等,其排列、配布及在心室壁的分布范围随着胎儿生长、结构重建而不断变化。其胚胎发育过程重复了种系发生的各个阶段。结论:提示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从心腔直接供血,与人胚早期者相类似。
张晓东陶平夏家骝夏家骝陈莉
关键词:胎心心室壁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