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保华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晓燕

- 作品数:26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有孔虫 浮游有孔虫 古环境意义 全新世 古环境
- 龚一鸣

- 作品数:147被引量:1,357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遗迹化石 泥盆纪 西准噶尔 晚泥盆世 地层学
- 郭启梅

- 作品数:17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底栖有孔虫 有孔虫 古环境 沉积物 古环境意义
- 翦知湣

- 作品数:165被引量:1,04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 研究主题:浮游有孔虫 南海北部 古海洋学 晚第四纪 西太平洋暖池
- 陈永权

- 作品数:120被引量:1,031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白云岩 寒武系 下寒武统 盐下
- 韩国济洲岛下西归浦组的时代及其古环境
- 2000年
- 韩国济洲岛下西归浦组的时代归属一直存在着争论。该段地层中浮游有孔虫 Globigerina calida calida、Beella digitata、 Globigerina bermudezi和 Globoquadrina conglomerata的发现表明了它应为中更新世 (晚 N 2 2带、即 Globigerina calida calida亚带 ,不晚于 40万年前 )的沉积。底栖、浮游有孔虫的定量统计分析揭示了下西归浦组沉积环境的变化 :下部的沉积环境为岸外中陆架暖水 ,而向上则演变成近岸内陆架温凉水。有孔虫组合的更替反映了下西归浦组沉积是一个由次一级的 3个亚海退和 2个亚海进组成的海退序列。
- 李保华朴柄权金东升吴相俊
- 关键词:中更新世古环境海退
- 苏盖特布拉克剖面肖尔布拉克组储层建模研究及其勘探意义被引量:12
- 2019年
- 明确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组储层的品质、规模及分布规律对指导寒武系盐下领域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柯坪地区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的解剖,阐明了肖尔布拉克组主要发育与藻(蓝细菌)有关的微生物白云岩(层纹石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和藻格架白云岩)、黏结藻屑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和含砂屑泥—粉晶白云岩,自下而上的岩相组合指示缓坡型台地沉积特征;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粒(晶)间溶孔和藻格架溶孔,总体具有中高孔—中低渗的特征,孔隙的发育与岩相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藻砂屑白云岩和具有格架结构的微生物白云岩储层物性最好;通过二维地质建模及基于数字露头的三维地质建模,揭示了肖尔布拉克组储层具有较好的层位性、相控性和规模性,古隆起围斜部位的中缓坡丘滩体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
- 郑剑锋陈永权黄理力严威倪新锋李保华郭晓燕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白云岩储层建模
- 泥盆系弗拉阶/法门阶之交事件沉积和海平面变化被引量:19
- 2001年
- 在华南板块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和西伯利亚板块南部活动大陆边缘弗拉阶 /法门阶之交识别出 7种物理事件相 :细粒钙屑浊积岩相、钙质角砾岩相、软变形灰岩相、含微球粒的粒泥灰岩相、凝灰质砾岩相、黑色页岩相和火山喷溢相 .它们在法门阶下Palmatolepistriangularis带底部和 /或上Palmatolepisrhenana带底部具有广泛的分布 ,可能是两次陨击事件记录 ,是良好的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对比标志 .弗拉期 /法门期之交的海平面变化不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 ,可分辨出 2种型式 (阶跃型和渐进型 )和 5种状态 (弗拉期最末期下降→法门期最初期上升、弗拉期最末期上升→法门期最初期下降、弗拉期最末期上升→法门期最初期上升、弗拉期最末期下降→法门期最初期下降、弗拉期最末期与法门期最初期海平面变化不明显 ) .弗拉阶/法门阶之交生物的阶梯状绝灭可能与从上Palmatolepisrhenana带底部至Palmatolepiscrep ida带不均匀分布的
- 龚一鸣李保华
-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集群绝灭泥盆纪法门阶生物灭绝事件
- 泥盆系一个天年级等时地层对比标志的初步厘定
- 龚一鸣李保华
- 关键词:泥盆系
-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被引量:4
- 2004年
- 南海南部~ 2 Ma BP以来的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表明 ,表层海水温度变化在更新世冰期旋回中波动比南海北部为小、保持比较温暖 ,但在长时间尺度上转换函数古水温仍然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转换函数古温度计算的低温时期并不与冰期相对应 ,表明南海南部具有独特的表层海洋演化特征 ,可能与次表层水体性质、上部水体结构等密切相关。过去 2 Ma BP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演化表明 ,南海南部海水温跃层呈现由氧同位素 MIS79期向~ 5 3期相对变浅 ,自 MIS5 3期向布容 /松山 (B/ M)古地磁界线附近变深 ,然后 ,自布容 /松山界线以来又相对变浅的演化过程。
- 李保华翦知湣黄宝琦Sarnthein M汪品先
- 关键词:海洋环境更新世南沙海区
- 北部湾中部海域底质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被引量:9
- 2010年
- 本文对北部湾中部海域水深2.4m到61m、共计18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浮游有孔虫丰度非常低,种类也较稀少,仅在南侧水深较大的少数站位有发现,且含量不超过5%;而底栖有孔虫则较丰富,多数样品中以含有螺旋式与平旋式的玻璃质壳类型为主,暖水或大型底栖有孔虫分子常见。和其它海区相较而言,该海域底栖有孔虫中胶结壳类含量偏高,可能与沉积物底质颗粒较粗及海水盐度较低有关。该研究详细报道了底栖有孔虫主要属种在北部湾的分布特征。与海洋环境对比显示,水深和沉积物底质类型是影响这些属种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而湾外温暖水团则是控制暖水种分子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
- 李保华孔晓敏王晓燕龙江平
- 关键词:有孔虫表层沉积物
- 南海中更新世以来的碳酸盐溶解作用变化与深水古海洋学特征被引量:9
- 2001年
- 研究发现位于南沙海区溶跃面之上的17957-2柱状样碳酸盐溶解作用的变化,在近0.8Ma以来CaCO3含量存在冰期高、间冰期低的“太平洋型”碳酸盐旋回,数次碳酸盐强溶解作用均发生在间冰期向冰期的转折.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南海长时间尺度的碳酸盐旋回以近500ka和近100ka等周期为主.与印度洋深海沉积物的粗组分综合指数及浮游有孔虫保存状况变化对比,南海碳酸盐旋回近500ka的周期可能反映了长时间尺度上大洋深水循环的特征.
- 李保华赵泉鸿陈民本翦知湣汪品先
- 关键词:更新世
- 长江三角洲DY03孔颗石藻及沉积环境浅析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研究了上海奉贤DY03孔的颗石藻化石。钻孔60.8-2m深度产颗石藻化石,涵盖上更新统的川沙组、南汇组,全新统的娄塘组、上海组和青浦组。颗石藻化石赋存于灰色泥、泥质粉砂或粉细砂中,但化石种类贫乏。群落面貌以Gephyrocapsa oceanica占绝对数量,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Helicosphaera hyalina和Heli-cosphaera wallichii等偶现,属典型的单种类组合。研究依据颗石藻定量统计,划分出两个海相层:第一海相层,孔深61-40m,属上更新统川沙组和南汇组,颗石藻丰度低,属种单一,代表了海侵过程中的潮上带环境;第二海相层,孔深24.8-2.0m,属全新统娄塘组、上海组和青浦组,颗石藻化石丰度较高,并有数个属种共生,反映当时的滨岸潮上带-河口滨海-浅海近岸海湾的环境演化过程。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之强度和范围都超过晚更新世发生的海侵。此外,本文仔细讨论了Gephyrocapsa oceanica的生态特征,显示其为一个盐度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广泛的暖水种。
- 钟石兰李保华王晓燕
- 关键词:颗石藻晚更新世全新世古环境长江三角洲
- 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其中,检测装置包括:采气树、显示器以及气体检测器;采气树包括沿垂向延伸的主管路以及连接在主管路上的多个分支管路;气体检测器固定在靠近主管路底部的分支管路上;气体检测器用于检测可燃气体...
- 李保华李晓磊李岩
- 文献传递
- 黑潮主流轴近两万年来的位移被引量:49
- 1998年
- 根据冲绳海槽南部 2 55柱状样的沉积速率、粒度、有孔虫黑潮标志种等的高分辨率记录 ,追踪近两万年来黑潮主流轴的位移 .研究表明 ,末次盛冰期黑潮主流轴曾东移出冲绳海槽 .至全新世距今约 6 50 0a前黑潮才经台湾东部海域再次进入冲绳海槽 ,使得该柱状样的沉积速率突然增大 ,粒度明显变粗 ,有孔虫黑潮标志种含量也显著增多 .但距今约 4 0 0 0~ 30 0 0a前黑潮标志种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的含量又急剧降低 ,反映黑潮主流轴又曾短暂东移或减弱 .
- 翦知SaitoYoshiki汪品先李保华陈荣华
- 关键词:黑潮古海洋学有孔虫冲绳海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