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晋锴
-

-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相关作者
- 刘荣厚

- 作品数:290被引量:1,596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生物油 沼气 热裂解 生物质 厌氧发酵
- 孙辰

- 作品数:36被引量:25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沼气 水稻秸秆 沼气发酵 厌氧发酵 能源利用
- 吴小武

-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生物质能工程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生物油 沼气 稳定性 热裂解 添加剂
- 崔婷婷

-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秸秆发酵 小麦秸秆 农业生产技术 能源化 沼气
- 武丽娟

- 作品数:23被引量:27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生物质能工程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厌氧发酵 沼气 沼液 接种物 小白菜
- 氨—生物联合处理对小麦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 小麦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秸秆资源量占秸秆总资源量的18.31%。我国秸秆利用率只占发达国家利用率的35%左右。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近年来各地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时常发生,秸秆燃烧热值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 吴晋锴
- 关键词:小麦秸秆厌氧发酵响应面优化
- 一种氨-生物联合处理小麦秸秆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的氨-生物联合处理小麦秸秆发酵产沼气的方法,通过将小麦秸秆依次进行氨预处理、生物预处理后进行完全混合式厌氧发酵来产沼气。本发明实现利用小麦秸秆高效稳定的制取沼气。它的特点是发酵周期短,产气稳...
- 刘荣厚吴晋锴
- 文献传递
- 霉的添加量对小麦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 运用试验室自制的小型厌氧发酵装置进行了小麦秸秆厌氧发酵试验.探讨了氨霉联合处理中霉的添加量对小麦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在预处理尿素溶液为35g/L 的浓度下,霉预处理pH=4,黄孢原毛平革菌和里氏木霉的...
- 吴晋锴刘荣厚
- 关键词:小麦秸秆厌氧发酵沼气
- 一种氨预处理小麦秸秆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的氨预处理小麦秸秆发酵产沼气的方法,通过将小麦秸秆经预处理后进行完全混合式厌氧发酵以制取沼气。本发明实现利用小麦秸秆高效稳定的制取沼气。它的特点是原料利用率高,产气稳定,产气量大,并且在发酵...
- 刘荣厚吴晋锴孙辰崔婷婷吴小武
- 霉处理pH值对小麦秸秆沼气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对其进行氨霉联合处理,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小型沼气发酵装置上进行厌氧发酵试验,研究氨霉联合处理中霉处理pH值(pH:3—7)对小麦秸秆沼气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黄孢原毛平革菌和里氏木霉的添加比例为1×10^8:1×10^8,霉预处理pH:4时,总产气量最大,为9123mL。在发酵第9天时,霉预处理pH=4的试验组日产气量最大,为980mL。厌氧发酵过程中的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气体中cH。最高含量为54.64%,较空白试验组提高3.62%,发酵时间缩短为22d。
- 吴晋锴孙辰刘荣厚
- 关键词:小麦秸秆厌氧发酵沼气
- 山西中部“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对山西省榆次地区东赵乡石羊坂村"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进行了调查,总结了该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并进行了相关的效益分析,最后针对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 吴晋锴刘荣厚
- 关键词:能源生态
- 一种氨-生物联合处理小麦秸秆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的氨-生物联合处理小麦秸秆发酵产沼气的方法,通过将小麦秸秆依次进行氨预处理、生物预处理后进行完全混合式厌氧发酵来产沼气。本发明实现利用小麦秸秆高效稳定的制取沼气。它的特点是发酵周期短,产气稳...
- 刘荣厚吴晋锴
- 利用不同粒径桃树枝制取可燃气体的方法
- 一种利用不同粒径废弃桃树枝生产可燃气体的方法,包括:①桃树枝的收集与晾晒,使其水分小于15%;②桃树枝的切割,使其长度为2~3cm;③气化炉预加料:用适量的块状木炭添满气化炉下部,随后将生物质颗粒燃料添加到气化炉内构成颗...
- 刘荣厚尹仁湛吴晋锴吴小武孙辰
- 文献传递
- 一种氨预处理小麦秸秆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的氨预处理小麦秸秆发酵产沼气的方法,通过将小麦秸秆经预处理后进行完全混合式厌氧发酵以制取沼气。本发明实现利用小麦秸秆高效稳定的制取沼气。它的特点是原料利用率高,产气稳定,产气量大,并且在发酵...
- 刘荣厚吴晋锴孙辰崔婷婷吴小武
- 文献传递
- 菌种添加量对生物预处理小麦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对小麦秸秆进行了氨-生物联合预处理,在实验室自制的小型厌氧发酵装置上,对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进行了厌氧发酵制取沼气试验,探讨了氨-生物联合预处理中,菌种的添加量对小麦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预处理尿素溶液质量浓度为35 g/L,生物预处理pH值为4,黄孢原毛平革菌和里氏木霉的添加比例为1∶1(数量级为109)的条件下,小麦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中沼气总产气量最大,为7 968 mL,较空白组提高了23.11%。发酵过程终了pH值、VFA和甲烷的变化均在正常的范围内,甲烷最高体积分数为51.33%,较空白组提高了6.01%,整个发酵过程历时23 d。
- 刘荣厚吴晋锴武丽娟
- 关键词:小麦秸秆厌氧发酵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