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旭旭
-

-

- 所属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王玉琳

- 作品数:100被引量:622H指数:15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针刺 慢性疲劳综合征 电针 针灸 针刺疗法
- 刘佳

- 作品数:16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药治疗 恢刺法 恢刺 痉挛性斜颈 颈夹脊穴
- 张凯宇

- 作品数:4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针刺 EPLEY法 DHI 半规管 后半规管
- 韩玉生

- 作品数:128被引量:626H指数:15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补阳还五汤 痛风性关节炎 小鼠 针刺
- 侯志涛

- 作品数:51被引量:269H指数:10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 孔圣枕中丹 阿尔茨海默病 药理学研究
- 针刺晕听区为主结合改良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观察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比较针刺晕听区为主结合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与单纯应用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晕听区、百会、情感区、太阳为主,每天1次,6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34/37),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01);观察组在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针刺晕听区为主结合改良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
- 王玉琳秦旭旭刘佳张凯宇
- 关键词:针刺疗法
- 颈夹脊穴恢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6例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恢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例痉挛性斜颈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恢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头针,通过Tsui量表对治疗前后痉挛性斜颈患者肌张力改变进行评估,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7例,部分缓解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颈夹脊穴恢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玉琳刘佳秦旭旭孙申田张凯宇
- 关键词:痉挛性斜颈恢刺颈夹脊穴
- 针刺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Epley法复位后的残余头晕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经Epley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82例一次性Epley法复位成功的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予针刺晕听穴、太阳穴、风池穴为主,1次/天,6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在成功手法复位后不予任何额外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及眩晕障碍量表(DHI)的得分。结果:治疗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DHI评分在治疗1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可有效缩短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Epley法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并显著改善患者残余头晕的严重程度。
- 王玉琳秦旭旭刘佳张凯宇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半规管EPLEY法DHI
- 针刺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复位后残余头晕临床观察
-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科门诊诊断的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并经Epley手法复位后有残余头晕的...
- 秦旭旭
- 关键词:BPPVEPLEY法针刺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研究进展
- 2016年
- 多发性硬化是由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西药引起的副反应。从实验研究领域阐述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中医诊治多发性硬化提供参考依据。
- 王玉琳尹祖贤韩玉生秦旭旭刘佳侯志涛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