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1CSH04)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夏循祥陈健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巡游
  • 1篇一国两制
  • 1篇游行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文化
  • 1篇知识治理
  • 1篇人类学
  • 1篇社会运动
  • 1篇社会治理
  • 1篇生态人类学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垃圾
  • 1篇农村垃圾处理
  • 1篇权力
  • 1篇文化逻辑
  • 1篇无权
  • 1篇两制
  • 1篇垃圾
  • 1篇垃圾处理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3篇夏循祥
  • 1篇陈健民

传媒

  • 1篇社会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当代港澳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农村垃圾处理的文化逻辑及其知识治理——以坑尾村为例被引量:16
2016年
一个村庄不同时期的垃圾处理有着不同的文化逻辑,包含着不同的治理知识。传统社会中"无国家的治理"以及改革开放前的地方制度基本能够有效处理垃圾。随着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科层治理、市场治理与网络治理都处于失灵状态,使农村垃圾发展为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从生态文明的高度,"知识治理"能够为垃圾处理提供共享观念、行动工具和行动资源。
夏循祥
关键词:垃圾处理社会治理知识治理生态人类学
香港七一与“一国两制”
2012年
香港七一所展现出来的节日文化,展示了香港的多元文化和复杂政治。当巡游与游行都成为节日的惯常实践,香港七一就被不同力量赋予不同的物质与文化形式,有了自身的特殊传统。一个节日,两种表述,是"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政治构想在政治性节日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建制派团体与反对派团体两大阵营的各自表述,暗合了"一国两制"这一政治构想,也扩展了"一国两制"的文化内涵。
夏循祥
关键词:政治文化
论无权者之权力的生成以香港利东街居民运动为例被引量:9
2014年
香港利东街的反拆迁运动是香港近年来抗争历史最长、反响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居民运动。作为"无权者"的组织,"H15关注组"凝聚和动员外部多元化的行动者和网络,开展文明而具有建设性的抗争行动,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展示了普通人在城市规划与重建方面也具备强大的生产性力量。政府部门也因此在具体施政和治理理念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改进。"无权者之权力"的生成和增长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改变具体情境下的原有权力关系结构,推动社会变迁。
夏循祥陈健民
关键词:权力社会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