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200)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1H指数:8
- 相关作者:李立清刘峥姚小龙马卫武黄贵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新型离心式脱硫塔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FLUENT软件和SIMPLE算法对新型旋流脱硫塔的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气相采用了RSM湍流模型,颗粒相采用了Lagrange坐标系下的随机轨道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气相流场具有强旋流特性;喷射液滴的直径、喷淋量和烟气流速影响其在塔内的分布:喷射液滴粒径越大、喷射量越小、烟气流速越大,入口段降温越少;塔体上方截面平均浓度随液滴粒径的增加而降低,随液气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烟气流速的增加会先增加至最高值然后降低。喷淋液滴在其他运行参数不变时,平均粒径范围为0.5~1 mm,会对进口烟气起到较好的净化与降温的作用,并使塔体上方喷淋液滴在截面z=4.15 m处浓度分布均匀且覆盖率高;在保证液滴粒径较小时,通过降低烟气流速或增加喷淋量可提高液滴喷淋覆盖率,使得烟气与喷淋充分接触。计算得到的气相流场分布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为进一步优化分离器结构提供了可靠依据。
- 李立清胡蔷黄贵杰叶恒棣
- 关键词:RSM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 矿热炉塌料事故CO扩散非稳态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2年
- 建立了铁合金车间自然通风三维k~ε模型,在动量方程中考虑浮力影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车间内风流组织和矿热炉塌料事故下的CO非稳态扩散.结果表明:各呼吸面的风流结构可分为主流区、涡流区和停滞区,在烟囱附近存在涡流分布,在主流出口边壁处存在停滞区;分析了不同风向和风速下不同通风时刻CO的迁移过程和分布规律,CO浓度在主流卷吸作用下从涡流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通风时间跟风速呈指数下降关系,为铁合金车间通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李立清黄贵杰胡蔷刘峥范耀煌袁国华黄燕
- 关键词:CFD模拟通风时间
- 活性炭孔隙结构在其甲苯吸附中的作用被引量:21
- 2012年
- 选用4种商用活性炭(AC),利用氮气绝热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了活性炭的物化性质。以甲苯为吸附质,在温度为298.15 K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孔结构对其吸附性能、吸附行为、表面覆盖率和吸附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是其吸附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孔径在0.8~2.4 nm之间的孔容和甲苯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斜率随甲苯浓度增加而变大。甲苯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一阶动力学方程式。活性炭孔结构是甲苯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在甲苯快速吸附阶段,微孔为吸附速率主要制约因素,在甲苯颗粒内扩散阶段,微孔和表面孔为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吸附末尾阶段,中孔和大孔为吸附速率的主要制约因素。4种活性积炭对甲苯的吸附能随其比表面变大而变大。
- 刘伟李立清姚小龙孙政刘峥
- 关键词:活性炭甲苯孔结构吸附动力学
- 氨法脱硫洗涤液离子浓度与pH值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应用电中性方程离解理论,建立了氨法脱硫洗涤液离子浓度与pH值的确定性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离子平衡值等于或者接近于1.0时,模型能准确描述氨法脱硫洗涤液各离子浓度与pH值的确定性关系;碱性离子与酸性离子相对浓度与pH值的相关点分布呈现一种随着碱性离子与酸性离子相对浓度增大,pH值下降的趋势。模型可作为氨法脱硫洗涤液pH值的合理判据。结合试验研究得到洗涤液硫元素存在形态与pH值之间的关系,提出模型修正方法。
- 石瑞顾庆伟刘峥李立清
- 关键词:电离平衡离子浓度PH值电中性
- 活性炭孔隙结构在其丙酮吸附中的作用被引量:22
- 2012年
- 为了探讨活性炭孔结构对其吸附的影响,分别用氮气绝热吸附、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活性炭表面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并以丙酮为吸附质,在温度为298.15 K下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丙酮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与吸附能。结果表明:活性炭样品的丙酮饱和吸附容量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有正相关关系。孔径在1.67~2.22 nm之间的孔容和丙酮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斜率随丙酮浓度增加而变大。丙酮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活性炭的孔是丙酮吸附速率主要制约因素,各吸附阶段吸附速率主要制约因素分别为:快速吸附阶段为微孔、中孔,颗粒内扩散阶段为微孔,吸附末尾阶段为中孔。丙酮在活性炭表面的覆盖率是丙酮分子与吸附剂内吸附位的作用结果,孔结构不同,吸附位分布不同,丙酮表面覆盖率小的活性炭吸附能大,表明活性炭孔结构对其吸附能产生影响。
- 刘伟李立清姚小龙孙政刘峥
- 关键词:活性炭丙酮孔结构吸附动力学
- 甲苯吸附与活性炭孔隙结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选用4种活性炭为吸附剂,7.537 g/m3甲苯为吸附质,在298.15 K下进行吸附试验,探讨了4种活性炭的甲苯吸附量与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关系。对活性炭不同孔径区间的孔容和甲苯吸附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4种活性炭均具有微孔吸附特征;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大则其甲苯吸附量大,活性炭孔径结构对甲苯吸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孔径在0.8~2.4 nm之间的孔容和甲苯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度R最大。
- 刘伟李立清刘峥孙政姚小龙顾庆伟石瑞
- 关键词:活性炭孔结构分子直径
- 三种VOCs物性对其在活性炭上吸附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1年
- 为了探讨VOC物性对活性炭吸附行为的影响,对活性炭表面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以甲苯、丙酮、二甲苯为吸附质,在同等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固定床吸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活性炭对3种VOCs的吸附量为二甲苯>甲苯>丙酮。将实验结果与VOC物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有机气体的吸附量随着吸附质的分子量、分子动力学直径、沸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现良好的正线性关系;而吸附质的极性指数和蒸气压则与活性炭吸附量呈现出相反的关系;3种活性炭对吸附质吸附能的排序均为二甲苯>甲苯>丙酮。
- 李立清宋剑飞孙政WANG Shaobin姚小龙刘伟刘峥
- 关键词:活性炭吸附能
- 带反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数据融合策略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现有数据融合技术对由融合引起的延时考虑较少,难以满足实时性需求的不足,提出一种带反馈的实时数据融合策略FRDA。对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实时自适应分级,将紧急数据迅速融合并传输给用户,达到延时和融合效率的折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带反馈的实时融合数据方法对不同服务加以区分,有效地保证了紧急数据的实时处理,且没有降低数据的融合精度。
- 唐飞岳吴炜陈明刚杨鼎强
- 关键词:数据融合
- 板材甲醛释放实验及其释放参数的测定被引量:11
- 2014年
- 采用1m3的小型环境模拟舱,测试了不同温度和装载度条件下胶合板、密度板、细木工板和复合地板中甲醛释放规律研究发现:甲醛浓度在初始阶段(0~3h)均迅速增大,随后速度慢慢减小,最后浓度趋于l匾定值;温度升高会促进板材内甲醛释放,温度每升高5℃,甲醛释放量会增加10%~30%;而装载度增大则会减少单位体积板材内甲醛的释放量.利用不同装载度条件下板材在密闭环境舱散发过程和平衡状态浓度,求解了影响板材释放特性的关键释放参数:可散发初始浓度Cmo、扩散系数Dm和分配系数尬模拟计算的浓度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吻合良好,为研究板材甲醛释放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 池东李立清马卫武
- 关键词:甲醛释放人造板
- 氨法脱硫洗涤液pH的计算模型被引量:2
- 2012年
- 应用酸碱质子理论,根据质子平衡方程建立了氨法脱硫洗涤液相关离子浓度与pH的相关性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脱硫洗涤液理论计算pH与实测的pH基本吻合。结合实验验证了影响洗涤液pH的硫元素存在形态与脱硫洗涤液pH之间的相图关系,并提出模型修正方法。模型可作为氨法脱硫洗涤液pH的合理计算方法。
- 顾庆伟石瑞刘峥李立清
- 关键词:离子浓度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