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4AA649060)

作品数:25 被引量:461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培军巩宗强钟鸣张辉苏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俄罗斯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降解
  • 8篇生物修复
  • 8篇土壤
  • 8篇污染
  • 7篇固定化
  • 5篇多环芳烃
  • 5篇污染土
  • 5篇污染土壤
  • 4篇生物降解
  • 3篇油污染
  • 3篇双加氧酶
  • 3篇微生物固定
  • 3篇微生物固定化
  • 3篇降解菌
  • 2篇多环芳烃污染
  • 2篇真菌
  • 2篇生物表面活性...
  • 2篇石油污染
  • 2篇石油污染土壤
  • 2篇烃污染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俄罗斯科学院
  • 3篇东北大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沈阳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李培军
  • 7篇钟鸣
  • 7篇巩宗强
  • 5篇苏丹
  • 5篇张辉
  • 4篇周启星
  • 4篇许华夏
  • 4篇鞠京丽
  • 3篇张海荣
  • 3篇胡筱敏
  • 3篇李玉双
  • 3篇祝儒刚
  • 3篇蔺昕
  • 2篇台培东
  • 2篇李丽
  • 2篇牛明芬
  • 2篇王新
  • 2篇牛之欣
  • 2篇郭书海
  • 2篇孙铁珩

传媒

  • 6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化工环保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定化芽孢杆菌对地表水中油的降解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梅花状聚乙烯醇复合载体对芽孢杆菌(Bacillussp.)进行固定化包埋,研究固定化细菌在不同接种量、不同的油浓度下对油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菌的最宜接种量为5%,当油初始浓度为10—150mg.l-1时,固定化细菌对油的降解趋势是一致的.在相同的时间内,固定化细菌对油的降解率和CODCr去除率高于游离菌,120h时,固定化细菌对油的降解率可达72.19%,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70.23%;而游离细菌对油的降解率仅为41.56%,对CODCr的去除率仅为39.56%.
张辉李培军苏丹Verkhozina V A鞠京丽
关键词:固定化细菌地表水降解
亚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6株亚硝化细菌,筛选出亚硝酸盐氮积累速率较高的两株菌Y8和Y16,初步鉴定Y8菌株为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ns.sp),Y16菌株为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sp),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通过氨氮去除率或亚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来验证亚硝化细菌的活性,考察了生成的亚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与培养时间的关系、亚硝化细菌的活性与培养温度的关系、亚硝化细菌的活性与培养基pH的关系。Y8和Y16菌株在30℃、培养基pH为7.5、13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5d,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1.12%,75.36%。
张辉李培军胡筱敏王新
关键词:氨氮废水处理
双加氧酶活力对细菌降解菲的指示作用被引量:8
2005年
在液体培养基中选用两种石油降解细菌进行菲降解实验,研究了菲降解率和双加氧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菲降解率受其浓度的影响,当菲浓度为100mg·L-1时,其降解率为最高。而菲浓度高于100mg·L-1时,其降解率下降。实验发现在菲浓度为50~250mg·L-1条件下,细菌的双加氧酶活力与其菲的降解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对细菌降解菲具有指示作用,可将双加氧酶活力作为菲降解率变化的评价指标。
许华夏李培军巩宗强刘宛钟鸣陈素华
关键词:双加氧酶细菌降解
一株芘降解菌的培养条件优化及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株芘降解细菌Ⅱ,该菌株能以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通过对菌株Ⅱ培养条件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7.0,温度30℃,150mL容积三角瓶装液量50mL。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多环烃与重金属Cu2+的加入对此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2+浓度小于15mg/L时,茵株Ⅱ在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Cu2+浓度过高将导致茵体死亡。
马英杰钟鸣
关键词:生物修复多环芳烃
六株真菌对土壤中芘和苯并芘的降解及其动力学被引量:10
2006年
研究了6株真菌对土壤中芘和苯并芘(BaP)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6株真菌对芘和BaP的降解速率有显著性差异,降解率相差不大.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SF04),在42d内对BaP的降解能力最强,可达71.31%,对芘的降解能力相对最弱.镰刀菌(Fusariumsp.,SF11),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SF05),木霉(Trichodermasp.,SF02)和毛霉(Mucorsp.,SF06)42d对芘的降解率分别为86.22%,86.18%,85.41%,85.04%,对BaP的降解率分别为71.11%,69.44%,69.05%,69.72%.木霉(Trichodermasp.,SF02)和毛霉(Mucorsp.,SF06)对芘和BaP的降解速率均很快.
苏丹李培军鞠京丽
关键词:真菌动力学
柴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被引量:5
2007年
以市售0#柴油为惟一碳源对菌种进行筛选,得到2株高效降解柴油菌种Y1和Y2.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Y1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Y2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测定,为菌种的固定化提供了一定依据,以进一步对两株菌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油质量浓度为150 mg/L、菌种Y1和Y2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经过48 h批培养实验,Y1和Y2的除油率分别为79.25%和77.23%,并随初始油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观察到pH值显著影响两株菌的生理性质.
张辉胡筱敏李培军V.A.VERKHOZINA
关键词:除油率柴油微生物降解
菲降解细菌L2的培养条件研究及菲降解率测定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株菲降解细菌L2,该菌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通过对L2菌株培养条件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7.0,7.2。温度28~30℃,150ml容积三角瓶装液量50ml。并测定了12菌株对不同浓度菲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在培养7d后L2菌株对培养基中浓度为50、100、150mg/ml的菲的降解率分别为100%、96.4%和97.4%。
祝儒刚李玉双钟鸣周启星刘少霞
关键词:降解率
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79
2006年
介绍了我国土壤污染的突出特点及其危害,回顾了污染土壤从清洁技术研究到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研究的历程,总结了污染土壤修复取得的初步成果,提出了污染土壤修复的实质和系统技术方法。根据我国土壤污染的实际和修复需求,本文提出了当前本领域急需开展的研究内容,预测了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对环境科学相关学科的推动作用。
李培军刘宛孙铁珩巩宗强付莎莎
关键词:污染土壤
一株菲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被引量:21
2006年
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株菲降解细菌.试验证明该菌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不动杆菌属,命名为Acinetobactersp.L2.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发现,L2菌株与Acinetobactersp.DG880[AY258108]亲源关系最近.L2菌株培养7d后对菲的降解率达96·3%.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活力测定表明,L2菌株可能含有菲降解基因.
祝儒刚钟鸣周启星刘海宁李玉双
关键词:ACINETOBACTER
长期有机污水灌溉对土壤固氮细菌种群的影响被引量:24
2007年
固氮细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功能群之一,在土壤氮素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和固氮基因(nifH)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从微生物功能群角度,研究了长期有机污水灌溉对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固氮细菌种群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固氮细菌数量随土壤污染的增高而不同程度减少,亚表层自生固氮菌数量无明显变化。从DGGE指纹图谱结果来看,对照清洁土壤的固氮细菌种群多样性较丰富,其Shannon指数在表层为2.4674,在亚表层为2.8210,分别高于受有机污水灌溉不同年限的土壤固氮细菌种群shannon指数,且种群的相似程度有所差异,说明种群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改清灌3a和改清灌30a土壤固氮细菌种群shannon指数分别略有增加,但种群结构并没有得到完全恢复。污水灌溉对土壤固氮细菌种群的影响具有长期的生态效应,是导致土壤生态与结构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张晶张惠文苏振成李新宇张成刚
关键词:污灌固氮细菌NIFH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