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5-003)

作品数:27 被引量:410H指数:10
相关作者:何大双侯读杰向绪洪赵梦乔培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0篇深水
  • 10篇凹陷
  • 9篇南海北部
  • 8篇水区
  • 8篇盆地
  • 8篇珠江口盆地
  • 7篇白云凹陷
  • 7篇白云深水区
  • 5篇油气
  • 5篇重力流
  • 4篇断陷
  • 4篇岩石
  • 4篇岩性
  • 4篇岩性圈闭
  • 4篇圈闭
  • 4篇成藏
  • 3篇岩石物理
  • 3篇南海北部陆缘
  • 3篇勘探
  • 3篇储层

机构

  • 20篇中海石油(中...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海石油深海...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
  • 1篇贵州工程应用...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3篇侯读杰
  • 3篇何大双
  • 2篇邵磊
  • 2篇文晓涛
  • 2篇乔培军
  • 2篇赵梦
  • 2篇向绪洪
  • 2篇胡军辉
  • 1篇侯明才
  • 1篇赵中贤
  • 1篇黄可可
  • 1篇梅廉夫
  • 1篇邱华宁
  • 1篇黄思静
  • 1篇吴梦霜
  • 1篇邢凤存
  • 1篇陈程
  • 1篇云建兵
  • 1篇杜正聪
  • 1篇白秀娟

传媒

  • 6篇中国海上油气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陆缘超伸展区白云凹陷断陷结构演化与岩浆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断陷盆地的结构-构造主要受控于边界断层的构造作用,但是在盆地发育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岩浆作用发生时,断陷结构会受到显著的改造和影响.通过对位于南海北部陆缘超伸展区的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断陷结构差异演化特征的描述和分析,探讨陆缘伸展过程中岩浆作用的参与程度对洼陷结构样式和断陷构造-地层-沉积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白云凹陷主洼强烈伸展期间,岩浆作用不明显,上地壳发生脆性断裂,中下地壳则发生韧性伸展薄化,产生了壳幔拆离断层控制的宽深断陷,构造作用即地壳伸展拆离薄化作用是断陷发育的主要机制;然而,白云凹陷东部洼陷在经历了早期的脆性破裂之后,随即发生了显著的岩浆上涌作用,改变了上地壳的结构强度,脆-韧性转换面上移,产生了上地壳拆离断层控制的宽浅断陷,断陷结构受岩浆上涌作用的改造而表现出坡坪式拆离断层控制的半地堑系,沉积中心发生规律性迁移,构造-岩浆作用是断陷发育的机制.白云凹陷主洼与白云凹陷东部洼陷中岩浆作用参与程度的不同,不仅导致了洼陷结构样式及其演变过程的不同,而且断陷中的沉积充填体系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构成白云凹陷主洼的宽深断陷中发育了巨厚的中晚始新世上文昌组-恩平组,在北部缓坡和南部深洼区,这套地层依次由大型三角洲体系和深湖相沉积体系构成;白云凹陷的东部洼陷则受岩浆上涌改造,发育多隆凹结构的宽浅断陷,形成多个小物源供源的小型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而且沉积物中富含火山碎屑.研究成果对于白云凹陷成盆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同时对该凹陷的油气勘探亦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庞雄郑金云任建业王福国颜晖孙辉柳保军
关键词:白云凹陷岩浆作用
多种方法综合探讨白云凹陷深水沉积岩性圈闭边界被引量:2
2014年
为降低深水勘探风险,准确识别白云深水区岩性圈闭边界,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深水沉积岩性圈闭的边界进行研究。在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控制下,锁定岩性圈闭形成的有利区带;建立深水重力流沉积储层岩相组合正演模型;利用地震波形分析技术,识别储层与非储层,精细刻画水道沉积充填特征、扇体内部结构、砂体堆砌方式等微观结构;结合储层反演,以及多种地震属性,进一步综合识别岩性圈闭边界。研究成果总结了白云深水陆坡重力流水道砂岩,斜坡扇、盆底扇砂岩岩性圈闭的边界识别特征,并应用到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果。
石宁刘军颜承志柳保军胡琏张卫卫吴亚娇
关键词:白云凹陷岩性圈闭深水沉积重力流水道
白云深水区东部重力流水道岩性圈闭特征分析
2016年
白云深水区东部在早中新世时期处于两种沉积相带的交汇处:古珠江三角洲物源体系深水重力流水道砂岩沉积和东沙隆起台地生物礁物源体系碳酸盐岩峡谷水道沉积。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学研究表明,在白云深水区东部21.0Ma陆架坡折带下方,早期低位体系域发育的条带状优质重力流水道砂岩可以作为岩性圈闭的主力储层;晚期海进体系域大型碳酸盐岩、泥岩充填的峡谷水道,切割了下部早期低位体系域的重力流水道砂体,起到了有效的侧封作用,从而形成了重力流水道岩性圈闭,实际钻井资料证实该岩性圈闭为工业油气藏。
石宁
关键词:白云深水区重力流水道岩性圈闭
白云深水凹陷成藏体系划分与成藏模式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对白云深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断裂展布、沉积和构造等地质要素,以成藏体系划分原则为理论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2大类,其中,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N1,N2,N3和N4共4小类,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E1,E2和E3共3小类。根据沉积环境、油源、原油成熟度、油气运聚主导因素等,总结出白云深水凹陷各成藏体系特征,并提出3种具有代表性的成藏模式,即开放式、封闭式和复式成藏模式。其中,开放式成藏模式的断裂非常发育,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封闭式成藏模式的油气演化达到高成熟阶段,已热裂解成天然气,断裂、构造脊和砂体是其油气运移输导通道;复式成藏模式为晚期断裂、底辟带和构造脊共同控制油气成藏,其油气演化程度较高,已热裂解成天然气。北部番禺低隆起带N2,N3,N4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E2,E3成藏体系均为有利油气运聚区。
何大双侯读杰施和生朱俊章张鹏辉
关键词:成藏体系成藏模式珠江口盆地
OBS技术在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储层含气性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当前中国海底地震仪(OBS)技术主要用于地球深部结构或水合物的研究,还未见直接应用于油气勘探的实例。本文首次把能直接采集到转换横波地震资料的OBS技术应用于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油气勘探中。通过OBS数据采集并应用重新定位、重新定向、水陆检合并、波场分离、下行波镜像成像、转换波偏移等技术,在稀疏OBS间隔下获得了较高品质的纵波及转换横波地震数据,并通过纵、横波联合反演获得纵横波速度比用于识别储层及含气性。含气储层表现为低纵波阻抗、低纵横波速比的特征,与理论认识一致。实践表明该方法得到成功应用,并可有效推广到中国近海其他深水、超深水海洋复杂油气勘探区。
朱明颜承志张卫卫刘军郑彦鹏支鹏遥
关键词:OBS珠江口盆地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优质砂岩储集层特征及识别方法被引量:15
2015年
根据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及钻测井资料,立足于深水沉积学理论,研究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优质砂岩储集层特征及识别方法。白云凹陷深水区的油气发现主要来自深水重力流优质砂岩储集层,包括水道复合体、扇朵叶及水道-天然堤复合体砂岩。分析各类优质深水储集体的供源背景、输送通道、沉积体内幕结构、沉积过程、沉积流态发现,3类优质深水砂岩储集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物源区(陆架边缘)的沉积物组成:富砂物源背景下,陆架坡折下方易形成砂质碎屑流,发育水道复合体及席状扇朵叶体砂岩等优质储集层,可通过条带状地震下切、丘状外形、振幅异常等特征进行识别,利用单砂体平面追踪,结合砂岩波形识别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综合描述砂岩储集层分布;砂泥混合为主物源背景下,陆架坡折下方易形成砂泥混合的重力流,重力流对内部砂泥的分异作用是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在形成了水道-天然堤复合体沉积情况下,优质砂岩储集层分布于水道内或下方的朵叶体,可根据地震下切、振幅异常、地震线描、波形识别等方法综合分析储集层分布。
陈亮庞雄刘军韩晋阳冯轩胡琏郑金云彭光荣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
南海北部深水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14
2012年
对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渐新世至中新世的物源发生较大变化。渐新世时期,白云深水区不同区域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差异明显,表明沉积物物源不同。深水区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古珠江物源区,深水区东、西部沉积物中含有较多中基性火山物质,南部则主要包含基性火山物质,说明当时南海北部地区构造活动较强,存在较多火山活动,火山活动由北向南基性成分增多。渐新世末的白云运动使南海北部深水区产生强烈持续沉降,造成陆架坡折带北移,白云深水区从渐新世浅海陆架环境演化为中新世陆坡深水环境,中新世期间沉积物主要来自深水区北部的珠江三角洲物源,深水区东部存在东沙隆起源区,而深水区南部沉积物在中新世仍受到基性火山活动的影响。
吴梦霜邵磊庞雄乔培军向绪洪赵梦
关键词:稀土元素南海北部白云凹陷沉积学
白云深水凹陷高成熟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对白云凹陷采集的27个原油样品的芳烃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分布特征和相对含量表明,原油母质具明显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沉积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根据萘系列、菲系列、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优选有效的烷基萘、烷基菲、烷基二苯并噻吩成熟度指标,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原油成熟度特征。原油总体属于成熟-高成熟原油,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可划分为A、B两类,A类原油的成熟度高于B类原油。还选用有效的成熟度参数探讨了白云凹陷油气运移规律,如三甲基萘比值,该参数指示油气运移方向沿白云主洼中心向周围运移,且邻近番禺低隆起,运移方向由西向东,即沿着成熟度由高到低方向运移。
何大双侯读杰孙超施和生朱俊章
关键词: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原油成熟度油气运移白云凹陷
珠江流域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示踪意义被引量:25
2011年
珠江流域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与源区岩石特征具有极好的相关性,不同支流的重矿物组合及其代表性特征矿物差别明显。根据重矿物组合类型、重矿物特征指数及相关性分析可以把珠江流域源区类型从西到东分为3个区带,西部区带为西江上游源区,其重矿物组合类型为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白钛石+磷灰石,特征矿物为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铬铁矿,在该区域除大面积分布的碳酸盐岩外,发育变质岩和基性岩组合,有少量超基性和酸性岩浆岩;中部为西江中下游源区,重矿物组合类型为锆石+钛铁矿+磁铁矿+电气石+白钛石+绿帘石,特征矿物为辉石、白钛石、锆石、绿帘石,母岩出露区以碎屑岩类沉积岩为主,有少量变质岩和基性、酸性岩浆岩,其重矿物组合特征除了反映源区母岩的组合特征外,还由上游搬运而来的重矿物组合改造而成,属混合来源;东部为东江和北江源区,重矿物组合类型为角闪石+电气石+磁铁矿+钛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特征矿物为角闪石、电气石、榍石、石榴子石、矽线石,代表该区域大面积覆盖的酸性岩浆岩组合特征,夹部分变质岩及碎屑岩类沉积岩。研究结果显示,利用重矿物组合特征示踪珠江流域物源演变历史具有可行性。该研究结果对揭示珠江流域沉积物剥蚀-搬运-沉积规律,开展源汇对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向绪洪邵磊乔培军赵梦
关键词:重矿物分析珠江流域
珠江口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成因机制探讨被引量:56
2014年
珠江口盆地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东部,是新生代形成的被动陆缘伸展盆地。该盆地自下而上划分为中生代基底构造层、古新世—早渐新世裂谷构造层和晚渐新世以来的漂移构造层,各个构造层均代表了该盆地在被动大陆边缘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成因阶段。分析认为,该盆地裂谷阶段的构造格架具有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特征。两幕不同区域构造背景下的伸展作用是控制盆地东西分段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古新世—中始新世的伸展作用主要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发生,而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伸展作用是在印支半岛旋转挤出及古南海向南俯冲的背景下发生。盆地南北分带的构造特点受岩石圈伸展机制差异的控制:古新世—中始新世裂陷幕在厚地壳和薄岩石圈背景下以宽裂谷方式伸展,形成盆-岭式结构;晚始新世—早渐新世裂陷幕在正常岩石圈背景下发生窄裂谷方式伸展,裂陷作用集中在现今的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北部裂谷带经历加厚型地壳-正常地壳-减薄型地壳的伸展过程,而南部裂谷带则主要经历减薄型地壳-超减薄型地壳的演化过程,由此导致南、北裂谷带构造-沉积格局的显著差异。盆地漂移阶段的沉降过程与南海海底扩张期间地幔上升流向南迁移有关。
钟志洪施和生朱明庞雄何敏赵中贤刘思青王菲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伸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