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E28B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E28B04)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冯连芳顾雪萍王嘉骏曾思李文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动力学
  • 2篇对苯二甲酸
  • 2篇对苯二甲酸乙...
  • 2篇乙二醇酯
  • 2篇模化
  • 2篇聚对苯
  • 2篇聚对苯二甲酸
  • 2篇聚对苯二甲酸...
  • 2篇聚对苯二甲酸...
  • 2篇规模化
  • 2篇二醇
  • 1篇动力学常数
  • 1篇缩聚
  • 1篇终缩聚
  • 1篇酯化
  • 1篇物性
  • 1篇相平衡
  • 1篇相平衡计算
  • 1篇模型化
  • 1篇聚酯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恒逸集团...

作者

  • 3篇王嘉骏
  • 3篇顾雪萍
  • 3篇冯连芳
  • 2篇曾思
  • 2篇李文艳
  • 1篇徐锦龙

传媒

  • 2篇石油化工
  • 1篇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规模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终缩聚的流程模拟被引量:1
2011年
归纳了目前已报道的关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终缩聚的动力学机理及参数、传质机理及参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考察了缩聚、醇解、酯化、水解、热裂解、二甘醇和乙醛生成反应的速率常数和传质因子对PET终缩聚的影响;采用工厂的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缩聚、醇解、热裂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对二甘醇、乙醛和PET的质量流量及PET的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较大;热裂解反应的速率常数、酯化反应速率常数对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流量影响较大;传质因子对PET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影响较大。根据修正后的PET终缩聚的机理模型,得到羧基转化率、PET的Mn、端羧基值等模型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对偏差在2%以内。
李文艳顾雪萍王嘉骏冯连芳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动力学传质缩聚
规模化聚酯装置酯化过程的机理模型化被引量:1
2010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酯化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物性计算、动力学常数的整定是实现聚酯工业生产装置模型化的2个重要部分。对聚酯酯化过程的各主副反应——酯化反应、缩聚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二甘醇生成反应进行机理分析和参数比较,确定了聚酯生产全流程模拟的动力学常数的合理范围。通过动力学参数对目标产物对苯二甲酸、二甘醇、乙二醇、PET质量流量影响的灵敏度分析,修正了反应动力学常数使之适应特定的工业装置,结合物性计算方程建立了规模化聚酯装置酯化工段的机理型数学模型。利用不同生产负荷的工业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其误差在3%以内。
李文艳顾雪萍曾思王嘉骏冯连芳
关键词:动力学动力学常数聚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酯化过程组分物性及相平衡计算被引量:4
2009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酯化过程中组分物性和相平衡的准确计算是实现PET工业生产模型化的前提。采用UN IFAC模型,通过再参数化法确定模型的基团交互作用参数,确定了PET酯化过程中组分物性的计算方法———再参数化后的UN IFAC模型。采用再参数化后的UN IFAC模型计算了PET酯化过程中各纯组分的物性(蒸发焓、摩尔定压热容和摩尔体积)、可挥发性二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和对苯二甲酸(PTA)的固液溶解平衡数据。计算值与文献值吻合较好,物性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3%,汽液平衡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不同乙二醇含量的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溶液中PTA饱和含量的计算值与文献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0.5%以内,表明该再参数化的UN IFAC模型可准确计算PET酯化多相物系中组分的物性。
曾思顾雪萍王嘉骏冯连芳徐锦龙
关键词:物性相平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酯化UNIFAC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