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197)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素琴刘艳飞王佳力吴维康黄可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动力学
  • 2篇氧化碳
  • 2篇热分解
  • 2篇热分解动力学
  • 2篇二氧化碳
  • 2篇分解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英文
  • 1篇三元共聚
  • 1篇三元共聚物
  • 1篇酸酐
  • 1篇酸酯
  • 1篇碳酸酯
  • 1篇马来酸酐
  • 1篇聚碳酸
  • 1篇聚碳酸亚丙酯
  • 1篇聚碳酸酯
  • 1篇环氧
  • 1篇环氧丙烷
  • 1篇共聚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黄可龙
  • 2篇吴维康
  • 2篇王佳力
  • 2篇刘艳飞
  • 2篇刘素琴

传媒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Fixation of CO_2 by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to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 in ionic liquid using effective silver-coated nanoporous copper composites被引量:12
2010年
With high surface area,open porosity and high efficiency,a catalyst was prepared and firstly employed in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and electro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DMC).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for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in ionic liquid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ogram(CV).The effects of various reaction variables like temperature,working potential and cathode materials on the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were also investigated.80%yield of DMC was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Xuan Yun Wang Su Qin Liu Ke Long Huang Qiu Ju Feng De Lai Ye Bing Liu Jin Long Liu Guan Hua Jin
关键词:ELECTROCATALYTICNANOPOROUS
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酐的热分解动力学(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新型三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酐(PPCMA)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动力学.设计并引入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非线性约化法(NLA),对共聚物热分解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了计算.研究发现,虽然用非线性约化法计算的表观活化能相对误差值稍大于用传统计算方法Flynn-Wall-Ozawa(FWO),Tang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计算的相对误差值,但其分析合理且计算过程更为简便.此外,固态反应模型拟合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热分解过程对应多个反应机理.整个热分解过程,表观活化能值处于70-135kJ·mol-1之间,指前因子处于5.24×104-9.89×107min-1之间.同时,通过对表观活化能值的比较,初步解释了聚碳酸亚丙酯(PPC)与PPCMA热解温度差异的原因.
吴维康王佳力刘素琴黄可龙刘艳飞
关键词:聚碳酸酯二氧化碳热分解动力学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丙交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热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二氧化碳(CO2)、环氧丙烷(PO)与D,L-丙交酯(D,L-LA)的三元开环共聚,得到一种新型热塑性脂肪族聚碳酸酯(PPCLA).对PPCLA结构进行了FTIR、1H-NMR、13 C-NMR及1H-1H COSY表征,表明D,L-LA开环嵌入PO-CO2分子链中,并对共聚过程聚合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设计并引入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非线性约化法(NLA),通过与FWO和Tang两种无模型方法比较,前者所得表观活化能(Ea)值更接近Vyazovkin无模型法,各转化率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6.5%.整个分解过程表观活化能值处于66.6~140.3kJ.mol-1之间.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表明,PPCLA热分解反应分为多步.
王佳力刘素琴黄可龙刘艳飞吴维康
关键词:二氧化碳热分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