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无)

作品数:2 被引量:96H指数:2
相关作者:谢安邦吴立保袁广林周巧玲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全人
  • 2篇全人教育
  • 2篇教育
  • 1篇大学教学
  • 1篇大学教学改革
  • 1篇通识
  • 1篇通识教育
  • 1篇全人教育理念
  • 1篇教育理念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改革

机构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铁道警官高等...

作者

  • 1篇周巧玲
  • 1篇吴立保
  • 1篇谢安邦
  • 1篇袁广林

传媒

  • 2篇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学全人教育与通识教育论析被引量:31
2008年
全人教育作为对现代教育"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教育要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整全知识、完备人格以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全人"。而通识教育就是从人类文化知识的角度,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给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达到人格的完善。因此,通识教育为全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袁广林周巧玲
关键词:全人教育通识教育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教学改革被引量:70
2008年
全人教育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通过与社区、与自然界以及与像同情和和平之类的精神价值相联系,来寻找生命的认同、意义和目的。全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年轻人对生命固有的敬畏和热爱学习的激情。这种教育不是通过把世界浓缩为结构化的学术"课程"来实现的,而是直接与环境的交往中产生的。全人教育的艺术在于反映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人类进化的需要。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学习观和教育目标对指导现代大学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吴立保谢安邦
关键词:全人教育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