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70)
- 作品数:17 被引量:76H指数:6
- 相关作者:任云英刘淑虎王树声马冬梅余咪咪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福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陕南移民安置农村社区规模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该文以陕南移民安置工程背景下形成的的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安康市近三年移民安置社区建设问题的基础上,对移民工程背景下所形成的安置农村社区进行合理定位,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分析配套设施、产业结构、生态保护、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行政管理各方面对安置社区规模的影响,同时结合目前陕西省村庄规模等级标准,确定陕南移民安置农村社区的规模等级体系,为陕南移民安置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 余咪咪任云英刘淑虎
- 关键词:移民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 古村落人居环境构建原型及文化景观环境营造——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夏门为例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为了更好地继承和运用传统古村落历史人居环境设计方法,对夏门古村落历史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方法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走访,比较研究。结果夏门古村落其人居环境构建原型为"桃花源"+"坞堡",士族文化与人居环境要素共同构成其文化景观环境。结论自然山水格局融汇士族文化思想,创造"文荫泽被"的理想人居环境。
- 李慧敏王树声
- 关键词:古村落人居环境文化景观
- 基于本土营造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以甘肃省灵台县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目前小城镇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凸显,基于小城镇发展逐步趋同的现象,且普遍忽视其本土特色的问题,本文基于本土营造的视角下提出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以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甘肃省灵台县为典型案例,从灵台县的本土环境特色出发,探析灵台县域内小城镇空间发展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本土环境营造灵台县域小城镇的空间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县域小城镇群树状网络化的空间发展模式,以期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的本土营造提供思路。
- 刘玲玲任云英
-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
- 历史地理视角下移民对陕南城镇发展的影响
- 2015年
- 该文借陕南避灾扶贫移民工程这一契机,从历史地理学视角剖析了明、清、近代等不同历史时期陕南移民的社会背景以及移民对陕南城镇发展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城市人口数量和构成变化以及影响城镇分布,移民对城镇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使得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借鉴历史时期移民对陕南城镇发展的影响,立足当代陕南城镇存在的问题,从移民迁入地的选址、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移民对城镇发展的影响,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结合移民搬迁完善城镇体系布局、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选址和布局、确定合理的安置规模并布置相应的设施的陕南城镇发展的适宜布局的设想。
- 余咪咪任云英
- 关键词:历史地理移民
-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4年
- 首先以特征—问题—对策—机制为技术路经,述评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研究体系;其次,通过与西方相关研究阶段的对比分析,总结研究不足,展望研究趋向。研究表明,本土化的理论研究、"问题求解"的内容研究、"自下而上"的方法研究成为研究趋向。
- 刘淑虎任云英马冬梅
- 关键词:城市社会空间
- 陕南安康地区民居地域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以陕南安康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移民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两个影响角度提炼了安康传统民居在选址布局、营建技术、建筑装饰与色彩等方面的地域特色,针对当前安康传统民居现状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传统民居建筑在地域特色营造方面的理念和手法,提出安康传统民居传承与发展的策略,为当代新民居设计提供思路。
- 余咪咪任云英刘淑虎马冬梅
- 关键词:民居营建
- 西北干旱区绿洲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其动因分析——以库尔勒为例
- 2012年
- 库尔勒作为西北干旱区典型的绿洲型城市其城市形态呈现出阶段性发展,表现为点状积聚、飞地扩散、填充拓展、郊区新城的空间特征,并形成了适应孔雀河水系发展的组团格局。本文运用城市形态学、空间紧凑度、分形维数等分析方法对其空间格局及形态进行了梳理分析。结论表明其发展受其绿洲自然条件及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交通结构、经济及社会发展和政策引导及项目驱动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是库尔勒城市发展之本,区位优势及交通结构是决定性因素;资源条件、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等是库尔勒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政策推动以及城市建设等因素则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这就要求城市发展必须整合现有优势和资源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 任云英常仲嵛
-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西北干旱区
- 宇文恺:划时代的营造巨匠被引量:8
- 2013年
- 中国历史上名都大邑规划总是同著名规划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规划家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规划的精神,深入理解中国规划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隋代营造巨匠宇文恺的生平,分析了他所规划设计的大兴城、仁寿宫、洛阳城、明堂四个典型作品,并尝试从六个方面对宇文恺的规划设计思想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了其对中国本土规划的影响及其现代启示。与此同时,在分析前人对宇文恺所作历史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在规划设计领域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整体评述,对于整体认识字文恺的历史贡献和地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王树声
- 关键词:历史地位
- 介休古城规划设计方法初探
- 以山西介休古城为例,通过分析介休古城的自然环境,阐述了介休古城山水空间格局的营建特征。并利用今天的地理测绘成果,初步探讨了控制古城空间尺度的基本模数,从而提出了介休古城规划设计的几种方法。
- 王凯严少飞
- 文献传递
- 师家沟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探析被引量:3
- 2013年
- 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是聚落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特色,为了更好的继承和运用古村落中历史人居环境设计方法和理念,选取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师家沟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特点、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将人居环境营建的主要方式作为分析的重点,探寻古村落营建中将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规划理念及方法,为当代乡村聚落的营建提供参考,推动当代新农村的建设。
- 高茜
- 关键词:传统聚落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