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663)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李遇梅许辉马红张雪静闵敏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脂肪间充质干...
  • 3篇细胞
  • 3篇分化
  • 2篇原代培养
  • 2篇体外
  • 2篇黑素
  • 2篇黑素细胞
  • 1篇低温冻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冻存
  • 1篇诱导分化
  • 1篇人脐
  • 1篇人脐带
  • 1篇人脐带间充质...
  • 1篇色素脱失
  • 1篇生物学

机构

  • 8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镇江市第二人...
  • 1篇江苏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二...

作者

  • 8篇李遇梅
  • 6篇马红
  • 6篇许辉
  • 3篇张雪静
  • 2篇李兴天
  • 2篇刘莉萍
  • 2篇闵敏
  • 2篇李小战
  • 2篇李淑
  • 1篇沈奕
  • 1篇顾文涛
  • 1篇刘影
  • 1篇葛帮友
  • 1篇黄海霞
  • 1篇黄彬
  • 1篇陈军

传媒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鉴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AD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台盼蓝染色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倍增时间,油红和Von Kossa鉴定成脂成骨多向分化能力。结果成功从脂肪中分离纯化得到hADSCs,呈放射状、河流状的梭形细胞。流式结果显示hADSCs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和CD166等,低表达或不表达CD45和HLA-DR。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显示自我更新及增殖能力强。成脂和成骨染色显示其有多向分化能力。结论实验表明建立了一种有效的hAD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李兴天黄彬黄海霞陈军李遇梅
关键词:体外
Q开关YAG激光及化学脱色法构建色素脱失动物模型的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Q开关YAG激光及化学脱色法对豚鼠皮肤黑素细胞的影响,从而构建色素脱失动物模型。方法分别应用Q开关YAG激光照射及5%H2O2化学脱色处理豚鼠黑色皮肤,肉眼观察皮肤颜色变化,HE染色和HMB45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皮肤黑素细胞的变化。结果 Q开关YAG激光照射3次后,豚鼠黑色皮肤变为白色,同时长出白色毛发,HE及HMB45染色后基底层未见黑素细胞。2个月后,照射区域皮肤及毛发仍呈白色,镜下基底层亦未见黑素细胞。而化学脱色法可使皮肤略变白,毛发仍呈黑色,HE及HMB45染色镜下基底层仍可见大量黑素细胞。结论 Q开关YAG激光可以构建短期稳定色素脱失动物模型,为色素减少性皮肤病的研究提供了可依据的动物模型。
张雪静刘莉萍马红许辉顾文涛李遇梅
关键词:黑素细胞动物模型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体外组织块培养原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改良方法,并观察其形态,免疫表型,成脂成骨分化等生物学特性。方法:从健康足月儿获得脐带,将血管剥离后,余下的结缔组织剪成小块,分别用传统植块法和改良植块法分离培养原代hUC-MSCs。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成脂成骨诱导分化检测其分化潜能,化学染色鉴定诱导分化结果。结果:改良植块法脐带组织贴壁培养3~4 d即可从组织块边缘长出长梭形成纤维样原代细胞,5~6 d后细胞可长满80%,比传统植块法原代细胞培养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时间,细胞传代后流水状或漩涡状生长,MTT法显示细胞增殖能力强,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CD90,CD105,CD73,CD166,CD29,CD44均阳性表达,阳性率均在95%以上,CD45和HLA-DR均阴性表达,阳性率低于2%;诱导分化实验及化学染色结果证实,该细胞具有成脂和成骨多向分化潜能。结论:应用与酶消化法相结合的改良植块法可以获得hUC-MSCs,比传统植块法缩短了原代培养周期,提高了细胞培养效率,所获得细胞贴壁生长,增殖能力强,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免疫表型,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作为种子细胞来源。
李小战马红许辉李淑李遇梅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诱导分化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黑素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建立体外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向黑素细胞分化的方法。 方法 由人皮下脂肪分离培养获得hADS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成骨成脂分化证明分化潜能。将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内皮素3 (EDN-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加到条件培养基中,促使第5代hADSC向黑素细胞方向诱导,诱导至第10周。未诱导组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素相关基因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KIT),多巴色素异构酶(DCT),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性别决定区域相关转录因子10(SOX10) mRNA的表达量,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诱导结束后,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细胞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 结果 流式细胞仪显示分离培养获得的hADSC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CD166,阳性率均在95%以上;低表达或不表达CD31、CD34、CD45,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成骨成脂分化结果显示hADSC具有分化潜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诱导10周后,MITF、KIT、DCT、TYR、TYRP1、SOX10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25 ± 0.012,0.042 ± 0.006,0.046 ± 0.013,0.036 ± 0.005,0.041 ± 0.003,0.225 ± 0.014,与诱导0周组相比,均有上调(P 〈 0.05)。诱导结束后,免疫细胞化学MITF、HMB45染色阳性,细胞免疫荧光TYRP1、S100阳性表达。 结论 由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所得细胞具有一定的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
闵敏张雪静马红许辉李遇梅
关键词:分化黑素细胞
无疱疮及类天疱疮患者激素治疗后糖尿病发病状况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天疱疮及类天疱疮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性糖尿病(GDM)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激素治疗的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住院患者,比较发生GDM和未发生GD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理类型、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日激素最大剂量、糖尿病家族史、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因素的差异。结果所研究对象中,25例(35.7%)发生了GDM,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起始量、日激素最大剂量、激素治疗时间、BMI、地塞米松使用是发生GDM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和日激素最大剂量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GDM发生的率为35.7%,BMI和日激素最大剂量可能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葛帮友沈奕刘影李遇梅
关键词:天疱疮类天疱疮糖皮质激素糖尿病
护士手湿疹的问卷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护士手湿疹的患病率、临床特征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47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基本信息、工作相关情况及手湿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432名(90.2%)护士完成问卷。自我报告的手湿疹患病率为22.3%(95例),而符合"基于症状诊断"的患病率为27.9%(119例)。皮肤干燥、过敏性鼻炎、有反复发作超过6个月以上的瘙痒性皮疹病史是本地区护士手湿疹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护士手湿疹的高发率与其自身的易感因素有关。
刘莉萍李遇梅许辉马红
关键词:护士湿疹
低温冻存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DSCs)冻存前和复苏后的生物学特性,为今后建立低温干细胞库提供实验支持。方法:采用0.1%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从腹部大网膜脂肪组织中分离hADSCs,体外培养扩增,将处于均一稳定生长状态的第3代hADSCs置于液氮中分别冻存1、3和6个月,复苏后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脂成骨诱导后鉴定多向分化能力,RT-PCR检测成脂特异性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2,PPARγ-2)和成骨特异性基因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表达情况。结果:随冻存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显示冻存前后细胞增殖能力均很强。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冻存前后细胞均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和CD166,低表达CD45和HLA-DR。冻存前后hADSCs均具有向脂肪细胞和骨细胞分化潜能,且RT-PCR结果显示,PPARγ-2和骨钙素mRNA的表达冻存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液氮冻存后的hADSCs具有高存活率,生物学特性保持稳定且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李兴天李小战马红许辉李淑李遇梅
关键词:冻存生物学特性干细胞库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体外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DSCs)的方法,并观察其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特性。初步探讨其体外成骨过程中出现成脂现象的原因及机制。方法 :剖宫产手术获得腹部皮下脂肪,0.15%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行MTT细胞增殖实验绘制增殖曲线,使用流式细胞及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行成骨成脂分化鉴定其分化潜能。通过RT-PCR技术检测成骨成脂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2,PPARγ-2)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分离培养,获得了大量旋涡状生长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MTT法显示细胞增殖能力强。流式细胞鉴定结果显示,CD29、CD73、CD105、CD166高表达,CD31、CD34、CD45、HLA-DR低表达。细胞免疫荧光结果与之相符。hADSCs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具有成骨成脂分化潜能。在成骨分化过程中同时伴有成脂发生。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成脂诱导组PPARγ-2 mRNA有时间依赖性递增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成骨诱导组骨桥蛋白,PPARγ-2 mRNA均有时间依赖性递增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了一种分离培养hADSCs简单可靠的方法。获得的细胞具有贴壁生长、增殖活性强、干细胞表型以及多向分化等特征。hADSCs体外成骨过程中,三酰甘油的形成对成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闵敏张雪静马红许辉李遇梅
关键词:成骨分化成脂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