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928)
作品数:
3
被引量:12
H指数:2
相关作者:
周金桥
宋来君
刘秋红
郭新宾
王景涛
更多>>
相关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细胞
3篇
胶质
2篇
蛋白
2篇
星形
2篇
星形胶质
2篇
星形胶质细胞
2篇
星形胶质细胞...
2篇
人脑
2篇
神经胶质
2篇
神经胶质瘤
2篇
细胞瘤
2篇
胶质瘤
2篇
胶质细胞
2篇
胶质细胞瘤
1篇
蛋白酶
1篇
电泳
1篇
生物学
1篇
生物学行为
1篇
酸性蛋白
1篇
组织蛋白
机构
3篇
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3篇
王景涛
3篇
郭新宾
3篇
刘秋红
3篇
宋来君
3篇
周金桥
1篇
周健
传媒
2篇
中华神经医学...
1篇
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3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过氧化物酶1,6和GFAP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确定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过氧化物酶1(Prx1)、过氧化物酶6(Prx6)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5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23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和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Prx1、Prx6和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Prx1、Prx6在正常脑组织、Ⅱ级、Ⅲ级、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在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P<0.05)。结论 Prx1、Prx6和GFAP可能是临床评价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生物治疗的潜在靶分子。
周金桥
刘秋红
王景涛
郭新宾
宋来君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瘤
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相关蛋白表达谱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确定与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子。方法二维电泳技术比较分析12例正常脑组织和52例不同恶性程度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Ⅱ级23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ESI)串联质谱技术、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鉴定与恶性程度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子。结果共鉴定出15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其中热休克蛋白27、抑制素、葡萄糖调节蛋白78、过氧化物氧化酶1、过氧化物氧化酶6、膜联蛋白Ⅱ、组织蛋白酶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肌动蛋白(胞浆型1)、谷胱甘肽S-转移酶M这10种蛋白的表达在Ⅲ级和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升高,二硫键异构酶A3、αB晶体蛋白质、T复合体蛋白1(ε亚单位1、泛素C-末端水解酶同工酶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这5种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可有效鉴定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分子个体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周金桥
王景涛
刘秋红
郭新宾
周健
宋来君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恶性
二维电泳
siRNA靶向沉默组织蛋白酶D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胶质瘤细胞系U87中组织蛋白酶D(CD)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CDsiRNA、scramblesiRNA、空白对照siRNA转染体外常规培养的胶质瘤细胞株U87,RT.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转染后U87细胞CD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转染CDsiRNA、scramblesiRNA1~5d后U87细胞的增殖;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转染CDsiRNA、scramblesiRNA48h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48h后CDsiRNA组细胞CDmRNA、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转染scramblesiRNA和空白对照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3、4、5d转染CDsiRNA组U87细胞吸光度似)值低于转染scramble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转染CDsiRNA组滤膜细胞数低于转染scramble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5)。结论CD可能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胶质瘤分子生物治疗的靶点。
周金桥
王景涛
刘秋红
郭新宾
宋来君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小分子干扰RNA
组织蛋白酶D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