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195)
-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军涛张希明吕朝燕鲁艳刘国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被引量:22
- 2011年
-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群现状绘制径级结构图,编制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整体结构属于增长型,但梭梭种群幼苗个体少,Ⅰ、Ⅱ龄级个体数目少于Ⅲ龄级的个体数目。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种群偏离典型存活曲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有关;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影响,梭梭在Ⅲ~V龄级死亡率较高,种群在第Ⅳ级出现死亡高峰,且只有少量幼年个体能进入成年阶段,个体平均生存能力的期望在第Ⅳ级最大;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第Ⅱ、Ⅳ、Ⅵ、Ⅷ龄级的个体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适当的人工辅助恢复和现有植株及生境的保护是保持梭梭种群自然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 刘国军张希明朱军涛吕朝燕鲁艳
- 关键词:种群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时间序列预测梭梭
- 甘家湖自然保护区白梭梭种群特征与动态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了白梭梭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分析了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定量分析了白梭梭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甘家湖自然保护区白梭梭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I-Ⅲ龄级个体数占调查的白梭梭总数的79.82%;白梭梭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C(凹)型,且动态指数为29.22%;白梭梭生存函数值、累积死亡率函数值、死亡密度函数值和危险率函数值表明,累积死亡率从1龄级的0.130上升到3龄级的0.642,生存率从1龄级的0.870下降到3龄级的0.358;种群存活率呈单调较少趋势,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呈单调增加趋势;种群死亡密度单调递减,而危险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现象。
- 蔡新斌吴俊侠
- 关键词:白梭梭种群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