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1021019-3)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曾建潮莫思敏谢丽萍徐卫滨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群算法
  • 2篇微粒群
  • 2篇微粒群算法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结构
  • 1篇自组织
  • 1篇网络
  • 1篇小世界
  • 1篇小世界网络
  • 1篇斥力

机构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莫思敏
  • 2篇曾建潮
  • 1篇徐卫滨
  • 1篇谢丽萍

传媒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具有自组织种群结构的微粒群算法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提高微粒群算法(PSO)的性能,模仿人类解决问题时的交互方式,提出一种基于适应值驱动、以朋友机制局部择优自组织种群结构的微粒群算法。以环形结构作为算法的初始结构,每代算法执行后,微粒根据其适应值,采用不同的阈值来决策是否需要建立新连接,并通过选择邻居的邻居中适应值最优且优于其本身的微粒,以概率P进行连接。通过这样的演化机制,逐步增加结构的平均聚集系数和降低平均路径长度,以达到近似小世界特性的网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阈值,概率P对结构演化过程及算法性能的影响都非常大。在适当的概率P值下,基于该演化机制的微粒群算法获得了比基于其他结构的微粒群算法更好的性能。
莫思敏曾建潮徐卫滨
关键词:微粒群算法小世界网络
扩展的微粒群算法被引量:17
2012年
微粒间的作用方式是影响微粒群算法的关键因素.为克服微粒群算法的早熟问题,提出一种扩展的微粒群算法(EPSO).基于拟态物理学中的引斥力思想,重新构建微粒间的作用方式.通过微粒间适应值的比较定义微粒间作用的引斥力规则,使微粒在所有微粒对其产生的引斥力的合力方向上随机地移动寻找最优解.扩展的微粒群算法与相关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它能够有效提高微粒群算法的全局优化性能.
莫思敏曾建潮谢丽萍
关键词:微粒群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