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22102310409)
- 作品数:8 被引量:101H指数:4
- 相关作者:时秋英徐甜甜刘晓辉史小艳单岩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并实践,检验其效果。方法采用已构建好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干预模式对干预组30例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2组患者均于开始透析后1周内及1月后或出院前,接受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评估。结果应用MHD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进行MHD患者早期临床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下降,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下降,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HD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时秋英臧格徐甜甜刘晓辉史小艳董永欣
-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干预
- 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终末期肾脏病(ESRD)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与生活质量下降、高病死率、高的疾病负担有关,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显著增加[1]。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应用最广泛的替代疗法[2],由于治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患者生存质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3],其中以 MHD 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最为明显[4]。因此,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探究影响患者运动的因素,为临床制定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针对性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 董永欣时秋英徐甜甜臧格
-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影响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
- 基于达标理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分析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7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的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家庭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SAS评分、SDS评分、家庭关怀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家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刘晓辉时秋英
-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干预血液透析焦虑抑郁
- 青年尿毒症患者等待供肾不同阶段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青年尿毒症患者等待供肾不同阶段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例等待供肾的青年尿毒症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并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归纳出4个主题,(1)早期(0~6个月):怀有希望;(2)中期(7~12个月):应对无效;(3)持续期(13~24个月):不确定感;(4)后期(2年以上):严重的负性情绪。结论青年尿毒症患者等待供肾期间的心理体验复杂多变,医务人员应根据青年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支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徐甜甜时秋英董永欣臧格史小艳
- 关键词:尿毒症
- 授权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4
- 2016年
- 世界范围内约有200万名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应用血液透析疗法来维持生命,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随着透析技术的应用,ESRD患者长期带病生存,往往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需求,甚至比医护人员更加了解疾病的症状特征。患者自身才是疾病管理的最重要参与者,有权利也有能力进行疾病管理。而传统的健康教育强调患者依从专业人员的医疗方案,被动参与疾病管理,导致患者的积极性下降[2];
- 徐甜甜时秋英董永欣臧格冯溪
- 关键词:疾病管理血液透析疗法透析技术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行为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初建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借鉴应激理论、Roy适应模式、积极心理学等理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压力源和影响因素,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帮助患者降低心理刺激,调动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其心理适应水平,同时为临床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心理干预模式。
- 时秋英臧格徐甜甜刘晓辉史小艳
- 关键词:血液透析早期心理干预
- 中青年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命质量的多中心调查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中青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及适合中青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透析方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的中青年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血液透析患者76例(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54例(腹膜透析组),使用KDQOL-SFTM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总体生命质量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腹膜透析组患者在疼痛、情感所致工作和生活受限方面的得分均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在社会功能、工作状况、睡眠方面的得分均高于血液透析患者(P<0.05)。结论中青年慢性肾衰患者透析方式的选择对生命质量的总体影响尚不明显,合理的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家庭、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透析后的疾病管理对生命质量的提高更为重要。
- 史小艳时秋英徐甜甜崔冰王柠
- 关键词:中青年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多中心调查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5
- 2013年
-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终生的肾脏替代疗法.是维持生命的主要方式。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NKF—K/DOQ)工作组发布的NKF.K/DOQ指南首选推荐长期透析血管通路[1],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Cimino和Brescia建立动静脉内瘘以来,以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长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2]。
- 刘晓辉单岩时秋英
- 关键词:疼痛动静脉瘘肾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