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Siprobe-2)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椿镛楼海苏伟姚志祥吕智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幔
  • 2篇地块
  • 2篇远震
  • 2篇软流圈
  • 2篇上地幔
  • 2篇上地幔各向异...
  • 2篇剪切波分裂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厚度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学
  • 1篇地震学证据
  • 1篇地幔流
  • 1篇断裂带
  • 1篇远震层析成像
  • 1篇远震接收函数
  • 1篇深部
  • 1篇深部构造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缘

机构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5篇王椿镛
  • 2篇楼海
  • 1篇李红谊
  • 1篇吕智勇
  • 1篇姚志祥
  • 1篇赵启光
  • 1篇苏伟

传媒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地学前缘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华南地块下方活动地幔流的地震学证据
<正>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产生了地球表面最高的地形和复杂的地表变形。不少学者对两大板块之间南北缩短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对升高地形的重力效应进行了研究和数值模拟。然而,至今人们并未对块体向东挤出和环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弯...
王椿镛常利军刘琼林Lucy M Flesch
华南及印支地块上地幔各向异性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壳幔变形的约束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开始了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果。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大陆地区建成了超过1200个的宽频带地震台站。基于这些台站的地震记录,利用剪切波分裂分析算法获得一大批远震事件的快波...
王椿镛常利军丁志峰吴萍萍Lucy M.Flesch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上地幔各向异性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远震层析成像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利用FMTOMO层析成像软件以及远震P波走时数据,获得青藏高原东缘地区300km深度范围内的P波速度结构,得到以下结果:①在60~140km深度范围内,102°E~104°E、29°N~31°N,四川盆地西南部存在一个相对低速区域;②在60~140km深度范围内,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在龙门山断裂带的西北侧区域出现相对高速的现象;③在190~290km深度范围内,青藏高原东缘西南区域存在着高速现象,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不再是高低速区域的分界带。
赵启光楼海王椿镛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远震层析成像
龙门山断裂带深部构造和物性分布的分段特征被引量:22
2010年
根据龙门山断裂带周边的固定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观测获得的宽频带地震记录,用多种地震学方法研究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深部结构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物性分布具有显著的分段特征。用远震接收函数H-k叠加方法计算了各个台站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地壳厚度总体变化是,地壳从东向西增厚,最小厚度为37.8 km,最大厚度是68.1 km。从东南向西北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急剧增厚,从41.5 km增厚至52.5 km。但是,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地壳厚度的差异在断裂带的南段和北段是不同的。在南段,地壳厚度急剧变化的分界线在中央断裂附近;在中段,分界线在后山断裂附近;在北段,则断裂带两侧地壳厚度差异很小。泊松比的空间分布是,松潘—甘孜地体北部和西秦岭造山带具有低泊松比(ν<0.26),扬子地台具有低—中泊松比(ν<0.27),松潘—甘孜地体南部、三江褶皱带和四川盆地具有中—高泊松比(0.26<ν<0.29)。除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及其附近,大部分地区均不具有超高的泊松比(ν>0.30)。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具有高泊松比(ν>0.30),而北段地壳则为中—低泊松比。高泊松比可以看成是铁镁质组分增加和/或部分熔融的证据,表明那里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是可能的。松潘—甘孜地体东南部地区的下地壳处于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部分熔融状态,它有助于青藏高原的下地壳物质向东运动。青藏高原东部中、上地壳向东运动受刚性强度较大的扬子地台的阻挡,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应变能积累。当应变达到临界值,发生急剧的摩擦滑动,释放积累的应变能,产生汶川Ms8.0地震。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不同地段,表现出不同的破裂特征和余震分布,可能与断层带的分段深部构造差异有关。
楼海王椿镛姚志祥李红谊苏伟吕智勇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厚度泊松比远震接收函数
华南及印支地块上地幔各向异性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壳幔变形的约束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开始了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果。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大陆地区建成了超过1200个的宽频带地震台站。基于这些台站的地震记录,利用剪切波分裂分析算法获得一大批远震事件的快波...
王椿镛常利军丁志峰吴萍萍Lucy M.Flesch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上地幔各向异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