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08010301067)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志平张磊张丽亚胡晨李杰坤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安徽省濉溪县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夏大豆生育期对光周期和主要气象要素的响应——以濉科国审豆为例被引量:6
- 2020年
- 对2009—2010年和2014—2018年度黄淮南片、长江流域夏大豆国家区试参试种生育期及同期各承试点的可照时数和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3个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濉科国审豆3个品种的种植地维度每南移1°,花前期、花后期、生育期分别缩短0.41、0.64、1.06d。夏大豆播种后(6.0±1.8)d出苗,需积温(142.6±36.2)℃·d;出苗至开花需积温(965.9±73.0)℃·d,积照(505.2±37.2)h;开花至成熟积温(1736.5±166.4)℃·d。花前期主要取决于花前积照、积温、降水量,主导因子是光周期;花后期主要取决于花后积温、日照时数,温度起主导作用;生育期则是花前期、花后期的叠加,没有增减效应。广适夏大豆花前期对环境参数回归系数较小,花后期较大。
- 周景春汪腊宝殷晗赵雪松柏吉林纪永民张存岭
- 关键词:夏大豆生育期光周期气象因子
- 夏大豆生育期对光周期和主要气象要素的响应——以濉科国审豆为例
- 2020年
- 对2009-2010年和2014-2018年度黄淮南片、长江流域夏大豆国家区试参试品种生育期及同期各试验点的日照时数和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濉科国审豆3品种种植地每南移1纬度,花前期、花后期和生育期分别缩短0.41、0.64和1.06 d。夏大豆播种后6.0±1.8 d出苗,需积温142.6±36.2℃/d;出苗-开花需积温965.9±73.0℃/d,积照505.2±37.2 h;开花-成熟积温1736.5±166.4℃/d。花前期主要取决于花前积照、平均昼长;花后期主要取决于花后积温、日照时数;生育期则主要取决于平均昼长、花前积照和花后积温、日照时数;花前期主导因子是光照,花后期温度起主导作用。广适夏大豆花前期对环境参数回归系数较小,花后期较大。
- 张军舰
- 关键词:夏大豆生育期光周期气象因子
- 优质高产濉科系列大豆品种选育的经验和体会被引量:5
- 2018年
- 民营科技企业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1992年开始涉足大豆杂交育种,25a育成审定10个品种,集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于一身。其中,国审2个(濉科998,濉科8号),安徽省审9个(濉科928、濉科998、濉科8号、濉科9号、濉科12、濉科15、濉科20、濉科23和圣豆30),湖北省审1个(圣豆27);濉科8号和12通过河南省引种备案。申请植物品种权10个,获得授权4个。在安徽省育成审定品种的单位中,位列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阜阳市农科院之后,居第三位。育种过程中,纪永民创新团队不断修正育种目标,优化杂交育种方式,目测评分选择优势株(品)系,注重良种良法配套。优化组合设计,搭建"产学研、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的研发平台,锁定4个配合力高的亲本:郑59、郑90007和徐豆12、中黄13;SSR标记辅助选择,创造两条育种路径。
- 纪永民王书平赵晋铭黄志平周景春张存岭何祖安丁祖明
- 关键词:杂交育种
-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蒙9803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介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蒙98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蒙9803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98年以洪引1号为母本,郑49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蒙9803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550.75kg/hm2,比对照品种中豆20增产1.14%,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4d,单株有效荚数36.8个,单株粒数67.1个,百粒重19.0g,籽粒蛋白质含量46.31%,脂肪含量19.69%,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蒙9803是高产、中粒、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和黄淮海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 李杰坤孙文勤张磊黄志平张丽亚胡晨胡国玉
- 关键词:高蛋白大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