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5035)

作品数:6 被引量:112H指数:4
相关作者:赵景峰范敬龙彭文甫张宏俊马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营养化
  • 1篇融雪
  • 1篇数据融合
  • 1篇水量
  • 1篇水量平衡
  • 1篇水位
  • 1篇水位变化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变化背景
  • 1篇总氮
  • 1篇总氮总磷
  • 1篇总磷
  • 1篇稳定性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富营养化
  • 1篇SUS
  • 1篇TAI

机构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京海洋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内蒙古电子信...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新疆气象局

作者

  • 5篇赵景峰
  • 2篇彭文甫
  • 2篇范敬龙
  • 1篇魏文寿
  • 1篇杨存建
  • 1篇王广杰
  • 1篇秦大河
  • 1篇周介铭
  • 1篇郭晓寅
  • 1篇钟小兰
  • 1篇雷加强
  • 1篇马丽娟
  • 1篇刘丽梅
  • 1篇张太西
  • 1篇李琴
  • 1篇黎秋阳
  • 1篇长岛秀树
  • 1篇张宏俊

传媒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博斯腾湖的咸化机理及湖水矿化度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1
2007年
以盐量平衡为基础,把影响湖水咸化的原因分解为水量、矿化度、水面蒸发等咸化因子,从物理机理上解析了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1960-1999年的逐年资料分析,提出盐分交换率概念,定量地阐明了不同时期各因子对湖水矿化度稳定性的影响。在博斯腾湖的不同情景下,推算了湖水矿化度的极限值;从理论上指出博斯腾湖属于微咸湖泊,其稳定矿化度为1.1 g/L,博斯腾湖的咸化原因可归因于人类水土开发活动和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
赵景峰秦大河长岛秀树雷加强魏文寿
关键词:稳定性
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积雪融水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5
2010年
依据近50年来博斯腾湖流域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径流数据和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积雪融水资料,并借助相邻流域天山1号冰川物质平衡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开都河径流量及博湖水位的贡献率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多元线性拟合法和偏相关分析法研究表明,1号冰川物质平衡与大山口水文站年径流量具有显著反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28,但开都河年径流量变化并不能完全由冰川融水解释,降水和积雪融水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它们与大山口年径流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40,超过99.9%和99%置信度水平。气温、降水、积雪融水拟合年径流与观测年径流的相关系数达0.63,超过99.9%置信度水平。各季节分析表明,春、秋季的降水和气温对径流具有显著影响,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37;夏季主要是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径流的影响,其中积雪融水与径流的偏相关系数达0.51。夏季是一年中径流最大的季节,其变化主导着年径流量的变化,因此冰雪融水作为博斯腾湖的入湖水源,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马丽娟赵景峰张宏俊范敬龙郭晓寅
关键词:冰川融雪气候变化
博斯腾湖总氮总磷的时空分布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利用2001-2010年近10年的监测数据从年际、月际和空间三个层面对博斯腾湖总氮、总磷浓度的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0年博斯腾湖TN浓度年际变化较小,平均值基本上维持在0.85mg/L左右,该湖的TN浓度大部分属于Ⅲ类,达中营养化状态,在部分监测点监测到的TN浓度则属于Ⅳ类、劣Ⅴ类,富营养化水平已达富营养化、超富营养化;TP浓度年际变化相对较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2006年TP浓度平均值为最高,该湖的TP浓度基本属于Ⅱ类,为中贫营养化状态,但部分年限的部分监测点TP浓度超过Ⅱ类,富营养化水平较为严重;(2)博斯腾湖的TN浓度平均值月际变化较小,为0.7-1.0 mg/L,属于Ⅲ类,为中营养化状态。TP浓度平均值月际变化较大,属于Ⅱ类,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贫营养化。TN、TP浓度的最高值均出现在4月;(3)TN和TP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在该湖西北部黄水沟入湖口和西南部开都河入湖口处最高,其次为湖泊东部,湖泊的中部TN、TP浓度值均较低。全湖内TN浓度为0.77-0.97 mg/L,总体不超过Ⅲ类,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营养化;TP浓度为0-0.05 mg/L,总体不超过Ⅱ类,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贫营养化。因此,建议在每年的4月之前应着重控制黄水沟及开都河内的TN、TP含量,以控制该湖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的趋势。
何杨洋江浏光艳赵景峰
关键词:总氮总磷富营养化
近50a博斯腾湖逐年水量收支估算与水平衡分析被引量:28
2013年
据博斯腾湖流域1958-2010年期间主要河流开都河、黄水沟、清水河、孔雀河的逐年流量资料,结合焉耆盆地降水、蒸发要素的同期观测资料,对大湖区的逐年水量收支进行计算,并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对博湖大湖区残差水量进行了逐年分析。结果表明:(1)1958-2010年期间年均入湖水量14.34×108m3/a,其中入湖河水约占95%;年均输出水量13.96×108m3/a,其中大湖区输入孔雀河水量约占43%,湖面蒸发耗水量占57%;湖区年均蓄水量71.57±3.92×108m3/a,湖水年均水位为1 047.01±0.94 m;(2)极端水文年度水量平衡分析指出:1986年为最枯年份,入湖河水是多年平均值的62%,而出湖河水量是多年平均值的153%,导致年内湖区水位下降0.94 m;2002年最丰年份入湖河水是多年平均值的2.6倍,致使年内水位上升0.80 m;(3)残差水量逐年"正负"变化指出,湖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过去53 a间湖水补给地下水的年均水量为0.87×108m3/a。
刘丽梅赵景峰张建平彭文甫范敬龙张太西
关键词:水量平衡
Dynamic Changes of L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By the Case Study of Chengdu City被引量:4
2012年
Chengdu City is in the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disturbance derived from human activities on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 remarkablely in recent 20 years. The pressure on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population is also increasing and land use in Chengdu has changed enormously. As struc- ture and function of land ecological system change obvious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productivi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goal and strategic task from now o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research l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hengdu City in the past ten years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aspects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98 to 2008, as per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values from 2009 to 2019 in Chengdu City were predicted through calculation result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deficit of land use from 1998 to 2008 increased in Chengdu City. The ecological deficit of land use within the city center was in high levels in the past ten years, an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kept raising, especially in areas, such as Shuangliu, Chongzhou, Qingyang among 9 city areas, 4 counties and 6 districts in Chengdu City. There is fanlike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deficit of land u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ocial and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is uneven distribution, which is not in sustainable de- velopment situ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in Chengdu City is not sustainable, and the ecological foot- print is uneven distribu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change of l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Chengdu Ci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city government in the pro- cess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in new Tianfu Xinqu, and redevel
彭文甫钟小兰黎秋阳李琴
基于不同算法的遥感影像融合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遥感影像融合使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丰富的光谱信息,遥感影像融合算法是近年来遥感领域内的研究热点,而针对不同的遥感影像,有关学者提出了很多融合算法,但是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保真度和空间信息融入度却一直是遥感融合效果研究的焦点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融合方法进行评价.以ETM+影像为例,通过ENVI软件作为遥感影像处理平台,选择均值、标准差、偏差指数、相关系数等评价指标,进行PCA变换、Multiplicative变换、Brovey变换和Wavelet变换等4种全色与多光谱遥感影像融合算法试验,并对融合试验结果进行定量评价,探讨ETM+影像融合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最佳的遥感影像融合算法是Wavelet变换融合,Multiplicative变换融合要优于Brovey变换融合和PCA变换融合.这一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全色高分辨率和多光谱特性,挖掘的数据潜力奠定了基础.
王广杰周介铭杨存建赵景峰
关键词:ETM+影像数据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