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5056)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建华陈明丽邹爱美杜卓于永亮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原子
  • 1篇电热
  • 1篇电热原子吸收
  • 1篇阴离子
  • 1篇阴离子交换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法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法
  • 1篇原子吸收法测...
  • 1篇原子荧光
  • 1篇原子荧光法
  • 1篇顺序注射
  • 1篇氢化
  • 1篇氢化物
  • 1篇氢化物发生
  • 1篇氢化物发生-...
  • 1篇氢化物发生-...
  • 1篇离子
  • 1篇离子交换

机构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2篇王建华
  • 1篇邹爱美
  • 1篇陈明丽
  • 1篇于永亮
  • 1篇杜卓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顺序注射-样品预处理模块系统-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被引量:8
2007年
将样品预处理模块与自动化顺序注射系统相结合,建立了未经稀释的海水中痕量铜的分离富集方法。铜-PDC螯合物在样品预处理模块中被吸附在聚四氟乙烯微珠填充柱上,用少量甲醇洗脱后,将洗脱液引入电热原子吸收中测定。进样体积为1.0mL时,富集倍率为20,检出限为0.015μg/L,采样频率为26次/h,线性范围为0.05-1.00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0.50μg/L)。利用本方法分离富集并测定了标准海水样品NASS-5及近海水样中的铜含量,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
于永亮杜卓王建华
关键词:顺序注射电热原子吸收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纯铜中镉被引量:13
2007年
用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柱选择性吸附CdCl4^2-阴离子,以实现其与大量铜基体的分离。在标准溶液中匹配适当基体浓度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实现了铜/镉质量比为2000—50000的纯铜中痕量镉的测定。在基体铜的浓度为50mg/L的样品消化液中,镉的检出限为0.2μg/L;精密度为3.0%(n=7,3.0μg/L),镉浓度在1.0—25.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本法适用于纯铜中痕量镉的测定。
陈明丽邹爱美王建华
关键词:阴离子交换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纯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