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1DWXJ03)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房伟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小说
  • 1篇都市
  • 1篇都市想象
  • 1篇心理现实
  • 1篇心理现实主义
  • 1篇异域
  • 1篇儒学
  • 1篇儒学传统
  • 1篇女人
  • 1篇重读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空间
  • 1篇乌鸦
  • 1篇现代性焦虑
  • 1篇小说创作
  • 1篇小说创作论
  • 1篇历史化
  • 1篇幻像
  • 1篇扶桑
  • 1篇《乌鸦》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房伟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创作与评论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再历史化”的可能性及其限度——艾伟小说创作论被引量:1
2014年
艾伟的小说创作在解构革命叙事的同时,坚持"建构"的启蒙叙事。他以心理现实主义和抒情隐喻的手法,形成了小说内在的再历史化诉求。这种写作的主题内涵与艺术特色,与艾伟的青少年时期的时代成长感受有关,也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然而,从解构历史走向"历史的和解",这种再历史化的小说创作也存在内在困境和难度。
房伟
关键词:心理现实主义
论主旋律小说的内在构成形态被引量:2
2013年
主旋律小说以民族国家叙事为基础,依靠"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核心要素,形成了新的叙事规范;另一方面,在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下,主旋律小说通过弹性处理,形成了"三重同心圆"的内在模式,创造了侧重点不同的叙事类型,但都统摄于"现代强国梦"的叙事目标。主旋律小说的内在构成,深刻反映了中国在一体化叙事解体后,主流文艺策略的生产方式变异。
房伟
1990年代小说"异域中国想象"的再反思——以《曼哈顿的女人》《扶桑》《乌鸦》为例
2016年
民族国家叙事作为现代性话语,也是西方理论旅行(萨依德语)的产物。1990年代中国日益融入西方全球化浪潮,民族国家想象更离不开主体与他者之间的碰撞、冲击、融合与相互的形象参照。1990年代有些“异域的中国想象”小说,如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周励的《曼哈顿的女人》、蒋濮的《东京没有爱情》、九丹的《乌鸦》与《漂泊女人》、严歌苓《扶桑》等,多描写异域中国人的精神漂泊经历,表达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的异域体验,并返观自身形成“现代中国”新形象期待视野。与阿来《尘埃落定》构建现代中国“内在秩序”相比,这些小说努力构建中国“外在秩序”。
房伟
关键词:90年代小说《乌鸦》《扶桑》女人《北京人在纽约》
传统的发明与现代性焦虑——重读《白鹿原》被引量:3
2016年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以"儒学复兴"为背景的标志性作品。该小说对儒家化宗法文化的弘扬,恰是在"文化复兴的现代中国"的新民族国家叙事下的一种"传统的发明"。然而,无论暧昧的两性奇观,还是浓重的历史虚无主义,都使得"传统的发明"在复杂的文化语境内遭遇了"再造传统"的现代性焦虑,从而使小说的叙事逻辑和价值取向充满悖论。这也暴露了后发现代中国在重塑现代民族国家叙事时的内在危机。
房伟
关键词:儒学传统现代性焦虑
“城市中国”:文化空间的幻像之舞——另一种有关上海的“都市想象”被引量:2
2018年
文学的现代城市形象,常以个体形象表征整体历史性:“城市作为记忆和文化的场所,是承载着历史的结构……天然合适的城市形式并不存在,不对称和错综复杂得到了推崇,而整齐均称和标准划一却遭到了遗弃。”①个人性、日常空间,在现代城市形象中,往往被赋予表征现代性的巨大所指意义。如本雅明对日常生活的迷恋,实际是对最小的个体因素的分析,发现存在的总体性。②现代性发育,常常将“城市”作为个体神话的符号,进而将这种抽象的“象征符号”作为权威性形象。
房伟
关键词:城市形象都市想象文化幻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