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023)
- 作品数:4 被引量:123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京涛夏江宝陆兆华赵艳云孙景宽更多>>
- 相关机构:滨州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贝壳砂生境干旱胁迫下杠柳叶片光合光响应模型比较被引量:70
- 2013年
- 以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3年生杠柳(Periploca sepium)苗木为试验材料,模拟设置贝壳砂生境下的4种水分梯度,利用C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测定杠柳叶片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采用4种光响应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以比较贝壳砂生境干旱胁迫下适宜的光响应模型,探讨最佳光响应模型参数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4种模型对杠柳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拟合效果的优劣顺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后3种模型均为没有极值的函数,故不能很好地拟合光响应曲线光抑制过程,并不能直接求解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光响应参数拟合效果最佳表现为: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暗呼吸速率(Rd),直角双曲线模型的光补偿点(LCP),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Pnmax和LSP。4种光响应模型对干旱胁迫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适应各种水分条件,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较适合轻度干旱胁迫条件,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较适合重度干旱胁迫条件。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光响应参数表观量子效率(AQY)、Rd和LCP先升高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n)、Pnmax和LSP逐渐下降。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LSP分别比对照下降5.2%、16.3%和34.5%,Pnmax分别比对照下降17.8%、39.0%和59.0%。水分充足条件下,杠柳叶片光能利用最强,光照生态幅最宽;重度干旱胁迫下,杠柳叶片表现出明显的光饱和、光抑制现象,光能利用减弱,光合能力受到较大限制。
- 王荣荣夏江宝杨吉华赵艳云刘京涛孙景宽
- 关键词:光响应模型净光合速率光合参数
-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柽柳水分利用策略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在干旱、半干旱区甚至海岸带区,水分是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主要生态因子。开展海岸带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对阐明海岸带生态水过程和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植物群落演替趋势是非常重要的。以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优势灌木——柽柳(Tamarix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以稳定同位素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分析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及潜在水源和柽柳木质部d18O值的变化;利用Iso Source软件,计算潜在水源对柽柳木质部水分的贡献率,探讨柽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降水量充足的2013年7月20~22日,在柽柳吸收利用的水分中,有78.2%来自土壤水,包括30.3%的浅层(0~60 cm深度)土壤水和47.9%的深层(60~100 cm深度)土壤水,有21.8%来自浅层地下水;而在降水量偏少的2014年6月21~23日,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柽柳的主要水源由土壤水转变为浅层地下水,其对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比例分别为79.1%和20.9%。生长在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海岸带的柽柳可以通过转换水分的主要来源,以适应水分胁迫,这种水分利用策略有利于增强柽柳在植物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力,提高植物群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更好的阐述植物群落内的水分调节和分配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朱金方刘京涛陆兆华孙景宽夏江宝
- 关键词:柽柳氧稳定同位素黄河三角洲
- 莱州湾湿地柽柳叶片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35
- 2012年
- 以莱州湾湿地柽柳为研究对象,分析柽柳叶片N、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莱州湾湿地柽柳叶片中N、P含量及N/P分别为18.39~32.86g·kg-1、1.02~3.16g·kg-1和8.62~23.66;平均值为25.74g·kg-1、1.75g·kg-1和15.86。叶片中N、P含量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的"倒抛物线"型变化趋势;而N/P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逐步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莱州湾湿地柽柳的生长在生长季初期(5月)主要受N限制,而生长季中期和后期(7—10月)主要受P限制。柽柳叶片中N含量与土壤盐含量存在一定正相关(P=0.063),P含量与土壤盐含量呈负相关(P<0.05),N/P与土壤盐含量呈正相关(P<0.01)。
- 荣戗戗刘京涛夏江宝陆兆华郭彩虹
- 关键词:盐胁迫湿地柽柳
- 海岸沙丘植物群落分布、适应性和演替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4年
- 海岸沙丘植物分布在海陆交错带,在岸线防护和维持沙丘的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水文、生态、美学和社会经济服务功能。在生境条件日益恶劣和人类活动干扰日趋频繁的情况下,海岸沙丘植物处在破坏压力大增、恢复困难的境地。掌握海岸沙丘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适应机理和恢复机制,是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综述研究表明,海岸沙丘的气候特征是影响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和演替的第一要素;沙质土壤粒径较粗,通透性较大,水分和养分持蓄能力较弱,白天受热快、日灼、水分蒸发强烈和夜间降温迅速等土壤环境特点,是决定沙质海岸植物存活的另一因素;海陆交接的特殊环境和沙丘发育过程,导致沙丘形状、面积、高度、起伏特性、移动特点、海岸地理位置和陆源生物流等的生境片段化,是限制沙丘基因物种流的重要因子;此外,经济浪潮推动下的人类活动更是深深影响着海陆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改变着海岸沙丘的原有生境、植被格局和演替模式。海岸沙丘天然植物种类相对匮乏,种群单一,优势种明显,层次结构简单,外貌季相变化明显,微生境差异导致植物群落斑块化突出。大多数海岸沙丘植被系统中,优势植物是一年生到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但在热带海岸也有小范围的雨林植物分布。不同海岸生境中,沙丘植物衍生了相应的行为、生理生态适应机制。该地区不同植物群落受干扰的方式、强度、频率会影响演替的进程、速度以及方向,且逆向演替易于发生,并恢复困难。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沙丘植物的重要性日益引起关注的前提下,海岸沙丘植被格局及与环境因素关系、各演替阶段植物群落更替的驱动力分析、植物适应机理探讨、适生物种的筛选和恢复效果等的研究对于深入开展沙丘植物的保护和恢复工作,维持沙�
- 赵艳云陆兆华刘京涛夏江宝
- 关键词:海岸沙丘驱动力演替